-
公开(公告)号:CN117712627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807762.8
申请日:2023-12-25
申请人: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IPC分类号: H01M50/457 , H01M10/0525 , H01M50/414 , H01M50/403 , H01M50/489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锂离子电池隔膜、锂离子电池及制备方法,多功能锂离子电池隔膜包括:作为支撑结构的隔膜材料;耦合形成在所述隔膜材料上的功能层;功能层在隔膜材料基体表面向外依次由聚多巴胺亲和层/多巴胺‑M‑O过渡层/网络状M‑O层/多巴胺‑M‑O过渡层交替构成;M为Zr,Ti,Si,Mn,Ni,Co,Al,Cr,Mg,Ca,Zn,Fe中的至少一种,网络状M‑O层为M醇盐水解后自身交联形成的聚合物,多巴胺‑M‑O过渡层为多巴胺与水解后M醇盐交联形成的聚合物。该隔膜具有低温下高离子输运能力及高温下高界面稳定性的特性,具有工艺简单、重复性好、成本低廉、便于规模化生产的优点,同时提供的锂离子电池具有高比能量、宽温度适应性、循环性能优良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663273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324735.8
申请日:2018-04-11
申请人: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IPC分类号: G01N3/10 , H01M10/0525
摘要: 本发明的测量锂离子电池机械形变应力的试验方法包括:在夹具上贴装压力传感器;选用未注液的开口锂离子电池置于夹具两端板间,调整夹具两端板间距等于电池壳厚度设计尺寸;往电池壳内注入惰性气体模拟电池充放电,激发电池壳产生机械形变,压力传感器感应机械形变产生应变信号,通过调控注入电池壳内的气体压强获得一系列应变信号数据,从而得到压力传感器工作曲线;选用激活后的锂离子电池置于两端板间,根据实测电池壳厚度或电池装配时厚度方向的尺寸要求确定两端板间的间距;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充放电循环,同时监测压力传感器的应变信号;根据压力传感器工作曲线计算电池机械形变应力。本发明可在不影响电池工作性能的前提下持续监测机械形变应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663273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1810324735.8
申请日:2018-04-11
申请人: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IPC分类号: G01N3/10 , H01M10/0525
摘要: 本发明的测量锂离子电池机械形变应力的试验方法包括:在夹具上贴装压力传感器;选用未注液的开口锂离子电池置于夹具两端板间,调整夹具两端板间距等于电池壳厚度设计尺寸;往电池壳内注入惰性气体模拟电池充放电,激发电池壳产生机械形变,压力传感器感应机械形变产生应变信号,通过调控注入电池壳内的气体压强获得一系列应变信号数据,从而得到压力传感器工作曲线;选用激活后的锂离子电池置于两端板间,根据实测电池壳厚度或电池装配时厚度方向的尺寸要求确定两端板间的间距;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充放电循环,同时监测压力传感器的应变信号;根据压力传感器工作曲线计算电池机械形变应力。本发明可在不影响电池工作性能的前提下持续监测机械形变应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76318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907563.2
申请日:2024-07-08
申请人: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IPC分类号: H01M4/139 , H01M10/058 , B07C5/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高一致性极片配组方法。通过对集流体面密度、极片面积的准确计算以及对极片面密度的精确分档,确定了极片重量分档要求,并制定了高一致性极片配组规则,提高了极片分档、配组精度,大大降低批次极片组的重量离散度和极差,确保了极片配组的高一致性,从而提升了锂离子蓄电池单体容量的一致性,降低了单体电池的容量离散度和极差,进而提高了锂离子电池单体及电池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492050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1910617207.6
申请日:2019-07-10
申请人: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IPC分类号: H01M50/583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置于锂电单体的可切断电流装置,包括电池盖、应变片、非金属推杆、金属推杆、弹簧、调节件、正极柱、固定导电环、活动导电环、底部绝缘环、中部绝缘环、顶部绝缘环、镀镍螺母、螺母。本例结构的工作原理为:当电池内短路时,其产生的气体达到临界气压时会促使应变片动作,从而推动推杆和活动导电环运动,切断活动导电环与固定导电环的连接,进而中止正极与外部电路的电连接,最终达到切断单体电流的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结构方式原理清晰,所需要的零部件较少,零件加工简单;可消除由单体失效引起的安全隐患,此装置内置于锂离子蓄电池单体中,可应用于民用锂电行业,特别适用于对密闭要求比较高的宇航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0120479A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910306577.8
申请日:2019-04-17
申请人: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IPC分类号: H01M2/10 , H01M2/20 , H01M10/0525 , H01M10/613 , H01M10/656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宇航用高压密闭绝缘式锂离子蓄电池组结构,包括锂离子蓄电池单体、箱体、倾斜楔形板、绝缘板、Bypass支架、电连接器、Bypass、液冷板、通风屏蔽盒,本例结构的特点在于:48只单体组成200V高压模组,4个高压模组串联实现800V高压输出;高压模组内部单体与结构件隔绝,保证电气绝缘;每个Bypass切换8个电池单体,可应对单体开路状况;结构件之间子母槽式设计可实现密闭式设计,同时能有效衰减电磁辐射;倾斜楔形板在连续调节电池组内部预紧力的同时达到强化结构强度的目的;通风屏蔽盒集成排气和屏蔽电磁辐射功能;液冷板可实现电池组温度的主动式控制。本发明提供的结构方式易于装配,输出电压高,可实现大倍率电流放电,温度一致性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4152882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111271848.4
申请日:2021-10-29
申请人: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IPC分类号: G01R31/378 , H01M10/42 , H01M10/058 , H01M10/0525
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批产质量问题规避方法,该方法通过每批次锂离子电池的先行件制作、电性能测试及拆解后极片表面状态观察、检测,验证了极片组与电池壳之间的松紧比是否恰当、当前的化成制度是否适用、极片组对齐情况是否满足要求,并给出能否按照先行件工艺状态开展批产的结论,有效避免锂离子电池层面的批次报废,将损失控制在极片层面,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进而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78246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064771.1
申请日:2022-01-20
申请人: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IPC分类号: G01R31/388 , G01R31/392 , G01R31/396 , H01M10/42
摘要: 本发明的锂离子蓄电池组自放电性能一致性评估及改善方法,对锂离子蓄电池组进行力学试验后开展自放电性能一致性检测,各并联块开路电压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V1,如果⊿V1≤V01,则说明自放电性能一致性良好,反之,自放电性能离散,则对不良并联块进行替换后重新开展力学试验、自放电性能一致性检测,直至满足要求为止;自放电性能一致性满足要求后,则继续搁置,各并联块开路电压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V2,⊿V2与⊿V1的差值⊿V,如果⊿V2≤V01,且⊿V≤V02,则说明自放电性能一致性良好,反之,自放电性能离散,则对不良并联块进行替换后重新开展力学试验、自放电性能一致性检测,直至满足要求为止。
-
公开(公告)号:CN114152882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271848.4
申请日:2021-10-29
申请人: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IPC分类号: G01R31/378 , H01M10/42 , H01M10/058 , H01M10/0525
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批产质量问题规避方法,该方法通过每批次锂离子电池的先行件制作、电性能测试及拆解后极片表面状态观察、检测,验证了极片组与电池壳之间的松紧比是否恰当、当前的化成制度是否适用、极片组对齐情况是否满足要求,并给出能否按照先行件工艺状态开展批产的结论,有效避免锂离子电池层面的批次报废,将损失控制在极片层面,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进而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571372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617231.X
申请日:2019-07-10
申请人: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IPC分类号: H01M2/10 , H01M10/0525 , H01M10/613 , H01M10/653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18650锂离子蓄电池组结构,包括:锂离子蓄电池单体、底板、侧板、压板、盖板、电连接器固定板、弹性板、电连接器、导流条、接地装置,本例结构的特点在于:所有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正极朝向一致,利于模块化扩展;锂离子蓄电池单体直接胶粘于在袖套式底板中,可以实现热量的快速传递;锂离子蓄电池单体之间彼此留有足够的空隙,可以释放蓄电池单体循环过程中产生的应力;蓄电池单体与压板之间有一层弹性板,通过调整弹性板的变形量可以实现蓄电池单体与底板的紧装配连接;高阻接地装置可释放蓄电池组结构件中积累的电荷。本发明提供的结构方式比能量高、导热性好、结构强度高,并且安全可靠,适用于小卫星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