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87580B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710288801.6

    申请日:2017-04-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设计的负极材料为纳米氧化钛与高导电性碳材料的原位复合物,其以多孔片状交联结构碳作为骨架,在骨架的片层上及孔径中均匀的填充有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其制备方法为:以氧化石墨烯作为第一碳源,以A作为第二碳源、以B作为掺杂源;将三者加入溶剂中混合均匀后,在160~200℃进行反应,得到有元素掺杂的交联态碳材料;然后采用高温碱蚀,形成多孔片状交联结构的碳骨架,接着通过水解含钛有机物和高温处理得到成品。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原料成本低廉、合成温度低;所得产品具有体积膨胀小、导电性高、比容量高、良好的倍率性能及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87580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710288801.6

    申请日:2017-04-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设计的负极材料为纳米氧化钛与高导电性碳材料的原位复合物,其以多孔片状交联结构碳作为骨架,在骨架的片层上及孔径中均匀的填充有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其制备方法为:以氧化石墨烯作为第一碳源,以A作为第二碳源、以B作为掺杂源;将三者加入溶剂中混合均匀后,在160~200℃进行反应,得到有元素掺杂的交联态碳材料;然后采用高温碱蚀,形成多孔片状交联结构的碳骨架,接着通过水解含钛有机物和高温处理得到成品。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原料成本低廉、合成温度低;所得产品具有体积膨胀小、导电性高、比容量高、良好的倍率性能及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一种具有孔隙结构的二氧化锡/碳/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654238B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710102926.5

    申请日:2017-02-2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孔隙结构的二氧化锡/碳/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合材料是由内层一维棒状二氧化锡/碳复合材料和外层氮掺杂石墨烯组成,其中一维棒状二氧化锡/碳复合材料由锡基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原位形成的超细纳米二氧化锡组成的纳米二氧化锡球颗粒、足够的预留膨胀空间以及起保护作用的导电碳壳组成。该复合材料是利用一维棒状的锡基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作为前驱体进行预热处理制备中间体,然后在该中间体的外层包覆氧化石墨进行进一步热处理获得。此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具有比容量高,循环寿命长和倍率性能优异等特点。该制备方法流程简单可控、成本低廉、产率高,适合工业大规模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