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2986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52239.2
申请日:2023-12-04
申请人: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液态铅基合金中的腐蚀试验方法及其应用,属于核反应堆结构材料腐蚀试验技术领域。其方法包括:制备已知氧化膜厚度的样品,分别获得氧化膜减薄动力学参数和氧化膜氧化增厚动力学参数,将氧化膜减薄和氧化膜氧化增厚动力学耦合,形成液态铅基合金腐蚀动力学模型。本发明提供的在液态铅基合金中的腐蚀试验方法,通过试验流程和试验参数的控制,可分离变量,单独研究氧化膜的氧化增厚过程和氧化膜的腐蚀减薄过程,避免其相互影响从而可获得各自物理过程的动力学参数,可以准确获取材料的腐蚀动力学参数,进而可准确的预测材料的氧化膜厚度以及金属壁厚减薄量,可有效支撑铅基液态金属环境下结构材料的腐蚀性能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6579194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211692654.6
申请日:2022-12-28
申请人: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分类号: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摘要: 本发明涉及控制棒落棒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考虑接触碰撞的控制棒落棒计算方法,步骤S1对落棒过程中涉及的几何结构建立三维实体仿真模型及其有限元模型;步骤S2得到控制棒组件和燃料组件基频f1、f2并对两者进行比较;步骤S3计算控制棒落棒过程中受到的流体阻力;步骤S4得到控制棒在落棒过程中受到的碰撞力FN;步骤S5为将控制棒受到的碰撞力转换为沿落棒方向的摩擦力,需采用修正的库伦摩擦定律;步骤S6运用多体动力学分析方法,综合考虑重力和浮力获得控制棒的落棒过程,得到控制棒的加速度、速度、位移特性。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控制棒落棒分析方法中对碰撞过程普遍考虑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038595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111333210.9
申请日:2021-11-11
申请人: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发明人: 卢川 , 杨雯 , 何航行 , 冉旭 , 刘余 , 邓坚 , 于颖锐 , 巨海涛 , 李垣明 , 张林 , 黄慧剑 , 辛素芳 , 刘卢果 , 倪东洋 , 王连杰 , 辛勇 , 王浩煜 , 刘松亚 , 张吉斌 , 李鹏飞 , 付冉 , 高希龙 , 陈建国 , 吕新知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水堆堆芯流量和功率两分区控制方法,涉及核反应堆堆芯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所述压水堆堆芯的横切面沿径向向外扩展依次设有第一流量区和第二流量区,第一流量区包裹第二流量区;所述第一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大于第二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本发明采用堆芯功率和流量分两区设计,在堆芯全寿期内中心区域始终保持较高功率水平以及外围区域始终保持较低功率水平,相比于现有的三区控制技术而言,在保证压水堆堆芯冷却剂流量降低性能以及堆芯出口温度的提高性能不削弱的情况下,有效降低了堆芯设计复杂程度高,实际应用过程中压水堆堆芯流量和功率协同控制的灵活性更强,同时降低实际使用成本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145013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710284.4
申请日:2022-12-29
申请人: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摘要: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ZrO2颗粒增强304L不锈钢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球磨混粉,分别称取一定质量的ZrO2颗粒与304L不锈钢粉末放入球磨罐中,加入适量配比的无水乙醇;步骤二、球磨之前在球磨罐中通入氩气,待氩气充满球磨罐内部后放入球磨机中进行球磨;步骤三、球磨结束后,将混合均匀的ZrO2颗粒与304L不锈钢粉末装入石墨模具预压;步骤四、将装好混合粉末的模具置于放电等离子烧结炉进行烧结成型。本发明所得的复合材料具备优良的性能,材料的成分均匀性得到较大提高,能够解决ZrO2P/304L不锈钢基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弱及热导率低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038594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111333194.3
申请日:2021-11-11
申请人: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发明人: 卢川 , 杨雯 , 何航行 , 冉旭 , 刘余 , 邓坚 , 于颖锐 , 巨海涛 , 李垣明 , 张林 , 黄慧剑 , 辛素芳 , 刘卢果 , 倪东洋 , 王连杰 , 辛勇 , 王浩煜 , 刘松亚 , 张吉斌 , 李鹏飞 , 付冉 , 高希龙 , 陈建国 , 吕新知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水堆堆芯流量和功率四分区控制方法,涉及核反应堆堆芯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压水堆堆芯的横切面沿径向向外扩展依次设有第一流量区、第二流量区、第三流量区,第二流量区包裹第一流量区,第三流量区包裹第二流量区;第三流量区的边缘间隔设置有多个第四流量区,第四流量区朝向第三流量区的中心嵌入设置;第二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大于第一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第一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大于第三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第三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大于第四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本发明通过相关物理、水力学和结构等的精细化协调匹配设计,实现了全寿期内堆芯径向功率的稳定分布以及与流量的匹配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038595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333210.9
申请日:2021-11-11
申请人: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发明人: 卢川 , 杨雯 , 何航行 , 冉旭 , 刘余 , 邓坚 , 于颖锐 , 巨海涛 , 李垣明 , 张林 , 黄慧剑 , 辛素芳 , 刘卢果 , 倪东洋 , 王连杰 , 辛勇 , 王浩煜 , 刘松亚 , 张吉斌 , 李鹏飞 , 付冉 , 高希龙 , 陈建国 , 吕新知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水堆堆芯流量和功率两分区控制方法,涉及核反应堆堆芯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所述压水堆堆芯的横切面沿径向向外扩展依次设有第一流量区和第二流量区,第一流量区包裹第二流量区;所述第一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大于第二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本发明采用堆芯功率和流量分两区设计,在堆芯全寿期内中心区域始终保持较高功率水平以及外围区域始终保持较低功率水平,相比于现有的三区控制技术而言,在保证压水堆堆芯冷却剂流量降低性能以及堆芯出口温度的提高性能不削弱的情况下,有效降低了堆芯设计复杂程度高,实际应用过程中压水堆堆芯流量和功率协同控制的灵活性更强,同时降低实际使用成本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038594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333194.3
申请日:2021-11-11
申请人: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发明人: 卢川 , 杨雯 , 何航行 , 冉旭 , 刘余 , 邓坚 , 于颖锐 , 巨海涛 , 李垣明 , 张林 , 黄慧剑 , 辛素芳 , 刘卢果 , 倪东洋 , 王连杰 , 辛勇 , 王浩煜 , 刘松亚 , 张吉斌 , 李鹏飞 , 付冉 , 高希龙 , 陈建国 , 吕新知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水堆堆芯流量和功率四分区控制方法,涉及核反应堆堆芯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压水堆堆芯的横切面沿径向向外扩展依次设有第一流量区、第二流量区、第三流量区,第二流量区包裹第一流量区,第三流量区包裹第二流量区;第三流量区的边缘间隔设置有多个第四流量区,第四流量区朝向第三流量区的中心嵌入设置;第二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大于第一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第一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大于第三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第三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大于第四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本发明通过相关物理、水力学和结构等的精细化协调匹配设计,实现了全寿期内堆芯径向功率的稳定分布以及与流量的匹配度。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