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3906408U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420264959.1
申请日:2014-05-2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射流泵组件及具有其的试油测试用井下管柱组件,所述射流泵组件包括:泵筒(100)以及用于选择性地插入到所述泵筒内的泵芯(200)和隔离套(300),所述泵筒形成有第一端口(100a)、第二端口(100b)和排液孔(100c)。在所述泵芯插入到所述泵筒内的状态下,所述泵芯的扩散管(6)与所述排液孔和第二端口连通,且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的连通被阻断;在所述隔离套插入到所述泵筒内的状态下,所述排液孔与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的连通均被阻断。由于隔离套的内腔尺寸可以设置为小于环空尺寸,从而使吸入液的排出更容易;在排出过程中,吸入液无需经过射流泵外,因而使求产更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203856456U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20121213.5
申请日:2014-03-18
IPC分类号: E21B43/11 , E21B43/267 , E21B47/06 , E21B47/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试油测试管柱,该试油测试管柱用于同轴地插入到井筒的套管(13)中作业,其中,所述试油测试管柱包括压裂排液部和射孔部,所述压裂排液部设置在所述试油测试管柱的第一油管上,所述射孔部设置在所述试油测试管柱的第二油管上,所述第二油管连接于所述第一油管的下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分别具有射孔、压裂、排液及测试功能的部件安装在试油测试管柱上,因此能够在单次试油测试管柱入井的情况下先后完成射孔、压裂、排液及测试作业,避免因更换管柱造成的工期延长及测试数据误差,缩短了试油周期,降低了施工费用,并且使求取地层数据更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5019875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410150678.8
申请日:2014-04-15
IPC分类号: E21B43/2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隔层隔离剂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所述隔离剂的物理特性,该物理特性包括与压裂液的配伍性;在确定所述隔离剂与所述压裂液的配伍性良好的情况下,检测所述隔离剂在所述压裂液中的上浮/下沉速度;确定所述隔离剂的地层遮挡强度;以及输出评价结果。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待评价的隔离剂综合进行物理特性评价、上浮/下沉速度评价以及遮挡强度评价,从而对隔离剂进行有效评价,并且评价方法考虑了地层的应用环境,因此评价的结果能直接应用于现场。
-
公开(公告)号:CN104863550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410067322.8
申请日:2014-02-26
IPC分类号: E21B43/114 , E21B49/08 , E21B43/26
摘要: 本发明涉及石油勘探开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力喷砂射孔与APR测试联作工艺,所述联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水力喷砂射孔作业将预测试地层射开;S2、封隔所述预测试地层,通过APR测试工艺将所述预测试地层的地层流体吸入APR测试装置并进行测试。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次下井作业就可完成整个射孔测试过程,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避免了炮弹射孔对地层的污染与破坏。在对含有底水的地层进行射孔时,可一定程度上减少底水上串的可能性。与常规炮弹射孔相比,水力喷砂射孔具有无压实带、避免二次污染等优势,利用水力喷砂射孔与APR测试工艺联作可减小射孔作业对原始地层数据的影响,适合于低渗并含有底水的海上油气藏测试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05003239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410150748.X
申请日:2014-04-15
IPC分类号: E21B43/2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压裂水平井压后效果评价方法,包括:建立基质线性流动方程;根据所建立的基质线性流动方程计算初始裂缝半缝长和初始缝间距;基于计算得到的所述初始裂缝半缝长和所述初始缝间距建立数值模型;以及基于所建立的数值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对日产气量和累积产气量进行拟合,以及根据拟合结果调整所述初始裂缝半缝长和所述初始缝间距以实现完全拟合。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将水平井多裂缝解析模型和水平井多裂缝数值模拟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上述方法既能避免数模的多解性又能提高解析解的精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275692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254620.3
申请日:2013-06-25
申请人: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监督监理技术分公司
IPC分类号: C09K8/68
摘要: 本专利涉及一种海水基压裂液,由海水基液和相当于海水基液重量0.1-0.8%的破胶剂、0.2-0.8%的交联剂组成,其特征是:所述海水基液由以下组分按重量百分比组成:0.3-0.6%增稠剂,0.1-1%助排剂,0.5-3%粘土稳定剂,0.01-0.1%杀菌剂,其余为海水;所述破胶剂为过硫酸铵或过硫酸钠;所述交联剂为氯化铝或醋酸锆;所述粘土稳定剂为氯化钾或氯化铵;所述助排剂为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或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所述杀菌剂为甲醛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优点是:本专利耐盐性能优异且能在弱碱性环境实现稳定交联。
-
公开(公告)号:CN103788937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410028371.0
申请日:2014-01-21
申请人: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监督监理技术分公司
IPC分类号: C09K8/68
CPC分类号: C09K8/685 , C09K8/605 , C09K8/887 , C09K8/90 , C09K2208/2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伤害海水基加重压裂液。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一种低伤害海水基加重压裂液,其特点是:海水基加重压裂液由海水基液、加重剂、破胶剂和交联剂组成,加重剂、破胶剂、交联剂和海水基液重量比为10-120∶0.1-1∶0.2-0.8∶100,海水基液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增稠剂0.3-0.8%、助排剂0.1-1%、温度稳定剂0.2-1%、杀菌剂0.01-0.08%、其余为海水。本发明采用无卤离子引入的加重剂,技术上具有低伤害、低成本、无腐蚀,适用于海水体系等优点,能有效保证深井、致密储层顺利地进行压裂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03788937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410028371.0
申请日:2014-01-21
申请人: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监督监理技术分公司
IPC分类号: C09K8/6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伤害海水基加重压裂液。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一种低伤害海水基加重压裂液,其特点是:海水基加重压裂液由海水基液、加重剂、破胶剂和交联剂组成,加重剂、破胶剂、交联剂和海水基液重量比为10-120:0.1-1:0.2-0.8:100,海水基液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增稠剂0.3-0.8%、助排剂0.1-1%、温度稳定剂0.2-1%、杀菌剂0.01-0.08%、其余为海水。本发明采用无卤离子引入的加重剂,技术上具有低伤害、低成本、无腐蚀,适用于海水体系等优点,能有效保证深井、致密储层顺利地进行压裂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03216203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310140504.9
申请日:2013-04-22
申请人: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监督监理技术分公司
IPC分类号: E21B23/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砂用顶部转换工具,特征是:包括机械脱手工具、旋转接头工具、模块密封单元、顶部循环短节、中心管变扣、油管短节和冲管变扣,机械脱手工具下部连接旋转接头工具,旋转接头工具下部连接顶部循环短节,顶部循环短节下部连接数个模块密封单元,模块密封单元底部连接冲管变扣,在机械脱手工具内部连接中心管变扣;机械脱手工具包括上接头、扶正环、心轴、方扣短节和下心轴,旋转接头工具包括上接头、坐筒、心轴和下接头,模块密封单元包括密封模块、密封圈和模块短节。优点是:可实现与外层防砂工具的可靠连接入井和有效顺利脱手,避免服务管柱过长而产生的旋转摩阻,大幅度降低现场作业风险,还可配合外层防砂管柱实现砾石充填作业和反循环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03216203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310140504.9
申请日:2013-04-22
申请人: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监督监理技术分公司
IPC分类号: E21B23/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砂用顶部转换工具,特征是:包括机械脱手工具、旋转接头工具、模块密封单元、顶部循环短节、中心管变扣、油管短节和冲管变扣,机械脱手工具下部连接旋转接头工具,旋转接头工具下部连接顶部循环短节,顶部循环短节下部连接数个模块密封单元,模块密封单元底部连接冲管变扣,在机械脱手工具内部连接中心管变扣;机械脱手工具包括上接头、扶正环、心轴、方扣短节和下心轴,旋转接头工具包括上接头、坐筒、心轴和下接头,模块密封单元包括密封模块、密封圈和模块短节。优点是:可实现与外层防砂工具的可靠连接入井和有效顺利脱手,避免服务管柱过长而产生的旋转摩阻,大幅度降低现场作业风险,还可配合外层防砂管柱实现砾石充填作业和反循环作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