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5338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510059213.X
申请日:2025-01-15
Applicant: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蝌蚪饲料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原料如下:黄粉虫粉8%~12%、大豆粉26%~32%、蚕豆粉8%~11%、益生菌液1%~3%、假蒟提取物0.5%~1.5%和余量全麦粉;所述益生菌液包括将乳酸菌、酵母菌和光合细菌进行混合培养而得;所述假蒟提取物包括采用乙醇浸泡提取假蒟的根和/或茎而得。本发明选用黄粉虫粉、大豆粉、全麦粉、蚕豆粉、益生菌液和假蒟提取物作为蝌蚪饲料的组分,科学配比,该配方综合考虑了蝌蚪的生长需求,既能提供足够的植物和动物蛋白,又能通过益生菌液和假蒟提取物提升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在降低动物蛋白质源的用量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提高蝌蚪的成活率和变态率,成本降低,制备方法简易,效果明显,适合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945314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93279.9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害虫振动干扰防控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利用人工合成的振动信号干扰美洲斑潜蝇交配行为的方法。所述方法主要通过精确合成与美洲斑潜蝇求偶信号相似的振动信号,并通过叶片表面传播干扰自然的求偶行为。本发明通过调节人工振动信号的频率、振幅、持续时间和信号间隔,可以有效地引发叶片共振,从而干扰雌雄斑潜蝇的二重唱交流,阻止其顺利完成交配,显著降低种群繁殖力,进而降低农作物损害。
-
公开(公告)号:CN119385113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93281.6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扰三叶斑潜蝇交配行为的振动信号合成方法,通过播放与三叶斑潜蝇求偶信号频率相似的人工合成振动信号,可以有效在叶片上引发共振,干扰斑潜蝇的自然振动信号,从而使雌雄间的交流被淹没,阻止其顺利完成交配过程,利用振动信号的合成和传播技术具有显著优势,它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害虫的种群繁殖能力,还避免了杀虫剂对环境的污染和害虫抗药性问题,是未来农业害虫防控的一种可持续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927891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805932.3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化负压静电灭虫装置,包括底座和杀虫模块,所述底座内设置有驱动电机、主控单片机和寻路模块,所述底座在驱动电机上方设置有轴孔,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轴孔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杀虫模块包括箱体、连接轴、静电网,所述连接轴和旋转轴可拆卸连接,所述箱体固定设置在连接轴上且连接轴穿入箱体内部,所述箱体外侧设置有扫虫刷,所述箱体上方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有负压吸收器,所述静电网设置在箱体内的连接轴上;通过设置旋转箱体带动扫虫刷来惊扰作物上的害虫,利用箱体上设置的负压吸收器和静电网来对害虫进行捕捉电击;本发明不使用农药,可循环使用,能够节约成本且减少人力达到防虫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18408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709078.0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IPC: A01N27/00 , A01N25/00 , A01N25/10 , A01N25/34 , A01N37/40 , A01N49/00 , A01N65/44 , A01P19/00 , A01M1/02 , A01M1/04 , A01M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夜蛾类食诱剂及诱杀装置,食诱剂包括:1‑10份香叶烯,1‑10份α‑蒎烯,1‑20份三氯蔗糖,1‑20份水杨酸甲酯,1‑25份香叶醇,5‑20份玉米花粉,20‑40份琼脂;食诱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先将三氯蔗糖与玉米花粉和琼脂加入水进行加热溶解制成溶液A;同时将香叶烯、α‑蒎烯、水杨酸甲酯、香叶醇溶于正己烷制成溶液B;然后将A、B溶液混合,并利用超声波溶解法加速溶解;待冷却凝固后得到固体的食诱剂。本发明采用黑光灯、食诱剂与电击网相结合,使昆虫不食用食诱剂便能被电击死亡,因此本发明的食诱剂及诱杀装置可以在不使用农药的情况下诱杀昆虫,故能减少对人和环境的危害,使用方便,简单,减少损失,节约成本,可广泛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77309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274470.7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莱氏绿僵菌HN2303.1及其应用,该莱氏绿僵菌(Metarhizium rileyi)HN2303.1,于2024年5月11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41220。本发明从自然感染的草地贪夜蛾幼虫僵虫上直接分离筛选的莱氏绿僵菌菌株HN2303.1,其分生孢子不仅对红脉穗螟、椰子织蛾幼虫致病力强,而且具有杀卵作用,可有效控制红脉穗螟、椰子织蛾的种群数量,环保无污染、不易产生抗药性,可以广泛地用于红脉穗螟、椰子织蛾等鳞翅目害虫的防治,另外,该菌株的分生孢子还具有耐高温特性,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仍能保持较好的防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184080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709078.0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IPC: A01N27/00 , A01N25/00 , A01N25/10 , A01N25/34 , A01N37/40 , A01N49/00 , A01N65/44 , A01P19/00 , A01M1/02 , A01M1/04 , A01M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夜蛾类食诱剂及诱杀装置,食诱剂包括:1‑10份香叶烯,1‑10份α‑蒎烯,1‑20份三氯蔗糖,1‑20份水杨酸甲酯,1‑25份香叶醇,5‑20份玉米花粉,20‑40份琼脂;食诱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先将三氯蔗糖与玉米花粉和琼脂加入水进行加热溶解制成溶液A;同时将香叶烯、α‑蒎烯、水杨酸甲酯、香叶醇溶于正己烷制成溶液B;然后将A、B溶液混合,并利用超声波溶解法加速溶解;待冷却凝固后得到固体的食诱剂。本发明采用黑光灯、食诱剂与电击网相结合,使昆虫不食用食诱剂便能被电击死亡,因此本发明的食诱剂及诱杀装置可以在不使用农药的情况下诱杀昆虫,故能减少对人和环境的危害,使用方便,简单,减少损失,节约成本,可广泛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975583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64778.8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红火蚁专用熏蒸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所述熏蒸剂含有2%~6%除虫菊素、2%~15%鸡蛋花提取物、吐温和乙醇。本发明通过多种有效成分的协同作用,能够更高效地驱避和杀灭红火蚁(包括对虫卵的有效破坏),大大降低了红火蚁的种群数量。所选用的成分相对低毒,对环境和非目标生物的危害较小,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本发明的熏蒸剂具有更高的效率,减少了药剂的使用量和施药次数,降低了防治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99380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488632.7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层肥料降解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含原料:改性PLA颗粒,氮肥,磷肥,钾肥,甘油,维生素E,紫外线吸收剂UVA,聚乙烯蜡和聚乙二醇。其中,改性PLA颗粒加入了低分子聚酰胺树脂和纳米纤维素,将氮肥、磷肥、钾肥分别粉碎至微米级,并对肥料降解膜原料的种类和配比进行优化,提高了降解膜的界面相容性,从而提高了其机械强度。本发明制得的双层肥料降解膜提高了降解膜的品质,提高了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使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的同时改善了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减少肥料的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从而提高了作物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453386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59213.X
申请日:2025-01-15
Applicant: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蝌蚪饲料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原料如下:黄粉虫粉8%~12%、大豆粉26%~32%、蚕豆粉8%~11%、益生菌液1%~3%、假蒟提取物0.5%~1.5%和余量全麦粉;所述益生菌液包括将乳酸菌、酵母菌和光合细菌进行混合培养而得;所述假蒟提取物包括采用乙醇浸泡提取假蒟的根和/或茎而得。本发明选用黄粉虫粉、大豆粉、全麦粉、蚕豆粉、益生菌液和假蒟提取物作为蝌蚪饲料的组分,科学配比,该配方综合考虑了蝌蚪的生长需求,既能提供足够的植物和动物蛋白,又能通过益生菌液和假蒟提取物提升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在降低动物蛋白质源的用量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提高蝌蚪的成活率和变态率,成本降低,制备方法简易,效果明显,适合工业化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