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29309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111085371.0
申请日:2021-09-16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Q10/0635 , G06Q50/06 , H02J3/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系统运行风险评估方法与系统,包括:获取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结果;根据潮流计算结果,分别计算电力系统各联络线潮流越限严重度、电力系统备用不足严重度以及电力系统频率越限严重度;根据电力系统各联络线潮流越限严重度、备用不足严重度和频率越限严重度,计算含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的电力系统运行风险;本发明将新能源出力不确定性带来的系统运行风险考虑在调度计划中,提升电力系统对风险的预判能力,保障电网安全运行,为调度运行人员提供参考,促进新能源高效消纳。
-
公开(公告)号:CN106532782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1611137881.7
申请日:2016-12-12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2J3/4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升风电利用率的热电联产机组运行优化方法及装置,包括建立热电联产机组的热‑电出力关系模型,确定热电联产机组的热出力调节范围;并在所述热电联产机组的热出力调节范围内,执行热‑电出力的联合优化,输出热电联产机组运行方式最优解。通过以上方案调整热电机组运行方式,优化热电机组出力,在保障居民供暖质量不变的前提下显著,提升了风电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505596B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1611114696.6
申请日:2016-12-07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2J3/2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提升风电消纳能力的储热罐容量优化配置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建立储热罐容量优化配置模型,包括储热罐容量优化配置目标函数及其对应的约束条件;采用分支定界法求解储热罐容量优化配置模型,完成储热罐容量优化配置。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提升风电消纳能力的储热罐容量优化配置方法和系统,综合考虑风电出力的随机性和波动性、用户的热负荷需求以及储热罐的储放热特性,实现供热机组出力灵活调整,提升风电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638818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524926.5
申请日:2018-12-13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CPC分类号: H02J3/008 , F24D19/1096 , H02J3/48 , H02J2003/007 , H02J2003/143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热式电采暖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方法和装置,先获取电力系统的弃风率;然后求解预先构建的容量优化配置模型,确定换热器装置和电换热装置各自的装机容量以及储热装置的储热容量。本发明实现了储热式电采暖系统中换热器装置和电换热装置各自的装机容量以及储热装置的储热容量的优化,提高了风电消纳能力,且降低了经济费用;且本发明能够在尽可能降低弃风率和经济成费用的基础上实现储热式电采暖系统中换热器装置和电换热装置各自装机容量以及储热装置储热容量的优化,最大程度松弛热电联产机组的“以热定电”约束,提升电网消纳风电的灵活性,并使电网在供暖期间的弃风率大大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4925969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374090.5
申请日:2022-04-11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分配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综合考虑责任主体的用电水平、可再生能源发/用电量及其盈利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兼顾多方面的利益和诉求,使分配方案更公平、更具可实施性,从而调动更方的积极性,更好的促进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和利用。本发明可为该区域内能源管理部门制定所在区域内的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分配方案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9345335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1811034439.0
申请日:2018-09-06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供电公司
IPC分类号: G06Q30/0601 , G06Q50/06 , G06Q40/0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弃风弃光电量的交易方法和装置,交易平台形成预设交易间隔的认购弃风弃光交易曲线发至电力调度中心,同时交易平台记录电力用户认购客观弃风弃光电量过程中形成的认购价格;电力调度中心修改风电和光伏发电计划并发至新能源场站,并控制新能源场站执行修改后的风电和光伏发电计划,同时发送信号给交易平台;当交易平台接收到信号时,交易平台确定交易周期内的实际总交易电量并根据认购价格进行结算,避免了市场价电量挤占保障利用小时电量,尽可能避免了新能源的浪费,保证了新能源场站的合理收益。本发明考虑到了联络线外送能力约束条件,根据联络线送电能力约束条件校核新的联络线交易计划,在实际中更具可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70090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083414.9
申请日:2024-01-19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6F18/24 , G06F18/23213 , G06F18/213 , G06N3/0455 , H02J3/00 , H02J3/38
摘要: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出力仿真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风光典型出力场景提取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待提取出力数据;将所述待提取出力数据作为预先训练的堆叠自编码器的输入,得到预先训练的堆叠自编码器输出的待提取出力数据对应的分类结果;其中,所述预先训练的堆叠自编码器中设有聚类模块,所述分类结果中每一类数据为一种典型出力场景。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有效地对高维出力数据进行聚类,进而实现风光典型联合出力场景的选取。
-
公开(公告)号:CN11766992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528331.8
申请日:2023-11-16
申请人: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50/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短期嵌套耦合的水风光互补优化调度方法及系统,包括:搭建水风光互补的中‑短期嵌套耦合模型,对模型的运行边界进行设置;设置模型的中期优化目标以及短期优化目标;基于中期优化目标以及短期优化目标对中‑短期嵌套耦合模型进行求解:通过POA算法优化计算,获取第一水位过程和第一水电出力过程,记录第一目标函数值;将第一水位过程和电出力过程传递至短期水风光互补过程,通过遗传算法对短期水风光互补过程进行优化计算,获取第二水位过程与水电出力过程;将第二水位过程与水电出力过程传递至中期水风光互补过程,通过POA算法优化计算,获取第三水位过程和水电出力过程,记录第二目标函数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921462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1910170396.7
申请日:2019-03-07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2J3/3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LSTM的新能源消纳能力评估方法及系统,将电网运行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后得到新能源消纳能力影响因素对应的数据;将数据带入预先建立的映射关系模型,获得电网接纳新能源的实际出力;基于电网接纳新能源的实际出力和电网接纳新能源的理论出力之间的平均绝对误差百分比和均方根误差,对新能源消纳能力进行评估;其中,所述映射关系模型包括:通过LSTM深度神经网络训练得到新能源消纳能力影响因素与电网接纳新能源的实际出力之间的映射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11489009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1911041460.8
申请日:2019-10-30
申请人: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铁 , 崔岱 , 王钟辉 , 唐俊刺 , 苏安龙 , 高凯 , 礼晓飞 , 王跃峰 , 刘纯 , 姜枫 , 刘淼 , 刘刚 , 孙明一 , 王顺江 , 张艳军 , 张宇时 , 许小鹏 , 曾辉 , 李家珏 , 梁晓赫 , 孙晨光 , 张建 , 从海洋 , 崔嘉 , 董健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站运行方式的优化计算方法。本发明包括:电动汽车充电站柔性控制方式建模;考虑电动汽车充电站与可再生能源消纳的电力系统优化建模;电动汽车电池充放电功率及补偿成本优化计算。本发明在保证调度周期内用电量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充放电功率转移,实现对电动汽车充电站的优化控制,有效减少可再生能源弃电量。本发明综合考虑电动汽车充电站用电量约束、用电功率爬坡约束建模、储能荷电状态SOC约束、电力系统负荷平衡约束和联络线注入功率约束等因素,计算结果更加符合实际电力系统调度情况,能够为调度员提供最直观的判断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