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07010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702841.X
申请日:2019-07-31
申请人: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E21D11/1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工隧洞边墙与底板衬砌施工用模板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提供一种制造安装简单,施工方法,能显著提高施工效率的水工隧洞边墙与底板衬砌施工用模板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所述的模板系统包括沿隧洞边墙外侧顺序布置的标准模板,还包括边墙与底板交界处的免拆拼装钢板,所述的免拆拼装钢板布置在边墙下部与底板接触部位的钢筋混凝土的外侧。所述施工方法的施工顺序为先进行边墙中的边墙钢筋和底板中的预留底板钢筋的绑扎,然后进行边墙和底板交界处加强钢筋的绑扎,接着根据现场状况裁剪免拆拼装钢板并将其拼装到位,接着在混凝土钢筋的外侧支设边墙中上部位置处的标准模板,最后浇筑完成采用所述模板系统进行边墙施工的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216839482U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20315750.8
申请日:2022-02-16
申请人: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连墙造孔施工辅助结构,用于实现地连墙槽孔的辅助施工,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高压旋喷桩组,两个所述高压旋喷桩组之间的间隙用于形成地连墙槽孔;所述高压旋喷桩组向地下的方向延伸,通过结构设计,能够有效的保证槽孔的稳定性,降低人员设备的安全风险,降低地连墙造孔中塌孔事故的发生的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210317338U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21231842.2
申请日:2019-07-31
申请人: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E21D11/1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工隧洞边墙与底板衬砌施工用模板系统,属于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装备设计制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制造安装简单,施工方便,能显著提高水工隧洞边墙与底板衬砌施工效率的模板系统。所述的模板系统包括沿隧洞边墙外侧顺序布置的标准模板,所述的模板系统还包括边墙与底板交界处的免拆拼装钢板,所述的免拆拼装钢板布置在边墙下部与底板接触部位的钢筋混凝土的外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088534U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20509947.9
申请日:2018-04-11
申请人: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E04B1/68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实现连续浇筑的混凝土施工变形缝结构。本实用新型在相邻两件衬砌混凝土的施工变形缝处预设有止水带,在施工变形缝内还预设有沥青木板,在垂直于衬砌混凝土迎水面的方向,沥青木板间隔布置;衬砌混凝土在施工变形缝的迎水面一侧预设有镀锌铁片,镀锌铁片、沥青木板、止水带与衬砌混凝土内的预埋钢筋固定成一整体;沥青木板位于施工变形缝内的端面呈尖锐状。本实用新型根据施工变形缝结构的工作原理,引入了带尖的沥青木板和镀锌铁片,充分利用标准长度的模具或钢模台车,实现混凝土结构按标准长度进行不间断浇筑,不仅简化了特殊结构部位的施工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低,简化了模板制造与安装,而且提高了施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219671413U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20442675.6
申请日:2023-03-09
申请人: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深厚软土地层的减沉抗倾复合抗滑桩墙结构,包括设置在堤防工程堤脚处的一排密排抗滑刚性桩,一排密排抗滑刚性桩靠近堤脚的内侧平行设置有一排或多排桩间排列间距大于密排抗滑刚性桩的桩间排列间距的疏排抗倾刚性桩;密排抗滑桩的桩顶和疏排抗倾桩的桩顶通过桩顶冠梁连接成整体。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抗滑桩墙结构,在堤防工程堤脚布置一排密排抗滑刚性桩和一排或多排疏排抗倾刚性桩,两排桩体通过冠梁连接形成框格式整体以增强整体刚度,提高了复合桩墙抵抗侧向荷载的能力,有效控制了复合桩体的倾斜变形,密排抗滑桩墙、疏排抗倾桩墙、桩顶冠梁和桩间土形成受力整体,能够避免桩墙墙体的刺入沉降和倾斜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208088251U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20508377.1
申请日:2018-04-11
申请人: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E02B8/06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闸蓄水期间的生态流量泄放结构,属于水电水利工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地下的生态流量泄放结构,与早期泄水洞结构并排布置,绕过早期泄水洞闸室,在早期泄水洞下闸及水库蓄水期间把水从上游引至下游,在满足生态流量泄放的同时抬高水位蓄水。生态泄放结构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均布置在早期泄水洞边墙上,并距离早期泄水洞底板一定的距离。在生态流量泄放闸室内,沿生态流量泄水洞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上游挡水闸门和下游挡水闸门。在早期泄水洞运行期,上下游挡水闸门均处于关闭状态;在生态流量泄放结构泄水阶段,上下游挡水闸门均完全开启;在生态流量泄放结构下闸阶段,上下游挡水闸门相继下闸。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