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平衡式的地下结构高内压模拟试验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02036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211190584.4

    申请日:2022-0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平衡式的地下结构高内压模拟试验系统及方法,涉及水利水电高压引水隧洞、地下储能硐室等地下工程领域,包括自平衡轴向加载系统,包括反力架和位于反力架内的自平衡液压缸,自平衡液压缸径向尺寸与试样相适配使得自平衡液压缸压力与试样产生的推力相等;围压加载系统,包括试样外圆周方向设置的围压加载板与垂直于围压加载板的围压加载油缸;内压加载系统,包括柱塞式乳化液泵站,向试样内注入乳化液施加内压并排出试样内空气;内压加载系统施加内压,自平衡轴向加载系统轴向加压、围压加载系统径向加压,通过测试系统采集试样的变形和内力。有效避免上压板与支护结构由于接触应力较大而影响内压荷载在衬砌中的内力分布。

    一种中心反力架式的大型构件高内压模拟试验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39004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303830.2

    申请日:2022-1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心反力架式的大型构件高内压模拟试验系统及方法,包括中心筒式反力架系统、轴向内压平衡系统和内压加载系统;中心筒式反力架系统,包括中心筒式反力架和位于中心筒式反力架内部的填充料,中心筒式反力架的外圈设置试样,试样与中心筒式反力架的外壁之间形成环形间隙;轴向内压平衡系统,包括沿着中心筒式反力架圆周方向布置的油缸和上密封板,油缸与上密封板相连,上密封板安装在试样的顶部,油缸无杆腔与环形间隙相通,油缸活塞截面积之和与上密封板承受液体推力的面积相等;内压加载系统向环形间隙内注入加载液向施加内压,有效避免上压板与支护结构由于接触应力较大而影响内压荷载在衬砌中的内力分布。

    一种自平衡式的地下结构高内压模拟试验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02036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190584.4

    申请日:2022-0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平衡式的地下结构高内压模拟试验系统及方法,涉及水利水电高压引水隧洞、地下储能硐室等地下工程领域,包括自平衡轴向加载系统,包括反力架和位于反力架内的自平衡液压缸,自平衡液压缸径向尺寸与试样相适配使得自平衡液压缸压力与试样产生的推力相等;围压加载系统,包括试样外圆周方向设置的围压加载板与垂直于围压加载板的围压加载油缸;内压加载系统,包括柱塞式乳化液泵站,向试样内注入乳化液施加内压并排出试样内空气;内压加载系统施加内压,自平衡轴向加载系统轴向加压、围压加载系统径向加压,通过测试系统采集试样的变形和内力。有效避免上压板与支护结构由于接触应力较大而影响内压荷载在衬砌中的内力分布。

    一种模拟非均质组合吸能结构渐进破坏的仿真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994471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310098956.9

    申请日:2023-01-31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模拟非均质组合吸能结构渐进破坏的仿真方法及系统,涉及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构建组合吸能结构单轴压缩数值计算模型,获取组合吸能结构的非均质屈服应力‑塑性应变曲线;建立带有组合吸能结构的装配式缓冲层结构模型,生成满足weibull分布的函数曲线,建立组合吸能结构的三维网格模型,输入填充材料物理力学参数,模拟填充材料的真实力学行为,采用SPH—FEM数值模拟方法以及位移加载的控制方式进行模拟非均质组合吸能结构渐进破坏的过程。实现组合吸能结构在隧道大变形过程中让压支护与吸能过程的精细模拟,研究非均质度对非均质组合结构的变形破坏特征与吸能效率。

    一种基于地应力的地下储气库堵头装置及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5316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330485.4

    申请日:2024-0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应力的地下储气库堵头装置及设计方法,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装置包括设置在储气库和无压隧道之间的堵头,所述堵头上设置有抗剪交界面;方法包括S1、数据采集;S2、计算所述抗剪交界面上受到的水平应力Po;S3、计算所述抗剪交界面上受到的法向应力σn和切向应力τ;S4、确定所述抗剪交界面的稳定性判据;S5、确定抗剪交界面的最小长度表达式。本发明通过构建与地应力有关的抗剪交界面的最小长度表达式,有效解决了传统堵头设计方法不考虑地应力的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公式优化堵头的型式和尺寸,以进一步提高的堵头的丰度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