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PTDN网络与PTDN网络的网间地址解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635747A

    公开(公告)日:2010-01-27

    申请号:CN200810117147.3

    申请日:2008-07-2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非PTDN网络与PTDN网络的网间地址解析装置。本发明提出的装置中,地址检索模块和主控制模块之间通过寄存器转发数据,将现有网络的地址与公共分组数据网的地址之间进行解析,这样可以保证数据传送的准确性和一一对应性;同时地址解析模块通过查询预设置的地址表存储模块实现现有网络的地址与公共分组数据网的地址之间的转换,使现有网络的数据包在公共分组数据网中能够转发,达到连接现有网络与公共分组数据网的目的。且地址检索模块是基于TCAM芯片的搜索架构建立,利用了TCAM内部算法和表管理功能。本发明提出的现有网络与公共分组数据网的网间地址解析装置可以级联,以提高查询的精度和速度,同时方便数据更新。

    一种面向连接和无连接的网络包交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91066A

    公开(公告)日:2006-06-21

    申请号:CN200510132859.9

    申请日:2005-12-27

    Abstract: 一种面向连接和无连接的网络包交换方法,该方法至少包括:建立面向连接和面向无连接的包交换网络,为该包交换网络的节点分配具有全局意义的固定地址;在该包交换网络的入口节点,根据面向连接用户数据包/流或面向无连接的用户数据包/流的载荷信息生成该包交换网络的包头,并按该包交换网络包头中的地址在该包交换网络中做转发或路由用户数据包/流;在该包交换网络的出口节点剥离该包交换网络包头,恢复面向连接用户数据包/流或面向无连接用户数据包/流的载荷信息。本发明具有面向连接的包交换网络技术在服务质量和安全保证方面的优势,同时能够达到面向无连接的包交换网络技术的扩展性。

    一种面向连接和无连接的网络包交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81130C

    公开(公告)日:2010-01-13

    申请号:CN200510132859.9

    申请日:2005-12-27

    Abstract: 一种面向连接和无连接的网络包交换方法,该方法至少包括:建立面向连接和面向无连接的包交换网络,为该包交换网络的节点分配具有全局意义的固定地址;在该包交换网络的入口节点,根据面向连接用户数据包/流或面向无连接的用户数据包/流的载荷信息生成该包交换网络的包头,并按该包交换网络包头中的地址在该包交换网络中做转发或路由用户数据包/流;在该包交换网络的出口节点剥离该包交换网络包头,恢复面向连接用户数据包/流或面向无连接用户数据包/流的载荷信息。本发明具有面向连接的包交换网络技术在服务质量和安全保证方面的优势,同时能够达到面向无连接的包交换网络技术的扩展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