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29310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063241.0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北京建筑大学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三重积分的建筑结构抗震韧性评估方法,包括:选取合适的地震动记录,并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有限元建模,对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进行地震作用下的非线性时程分析,得到结构的损伤数据;基于获得的结构损伤数据建立结构的概率需求模型,基于贝叶斯更新原理得到模型参数的后验分布,进而计算得到结构的易损性条带;基于获得的易损性条带,计算结构的直接经济损失条带,基于获得的结构损伤数据,计算结构在连续地震作用下的修复时间,获得修复时间的概率分布;引入多重积分的数学思想,考虑易损性和修复时间的离散性性,将传统抗震韧性计算公式拓展至三重积分,获得基于三重积分的抗震韧性计算公式,计算得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韧性中位值和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912931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063241.0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北京建筑大学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三重积分的建筑结构抗震韧性评估方法,包括:选取合适的地震动记录,并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有限元建模,对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进行地震作用下的非线性时程分析,得到结构的损伤数据;基于获得的结构损伤数据建立结构的概率需求模型,基于贝叶斯更新原理得到模型参数的后验分布,进而计算得到结构的易损性条带;基于获得的易损性条带,计算结构的直接经济损失条带,基于获得的结构损伤数据,计算结构在连续地震作用下的修复时间,获得修复时间的概率分布;引入多重积分的数学思想,考虑易损性和修复时间的离散性性,将传统抗震韧性计算公式拓展至三重积分,获得基于三重积分的抗震韧性计算公式,计算得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韧性中位值和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7251915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253785.9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北京建筑大学 , 桂林理工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14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考虑材料劣化和地震损伤的老旧结构余震韧性动态评估方法,包括:采用合适的数学模型,针对老旧结构的材料退化进行有限元建模;挑选所需要的主余震序列记录,并对老旧结构有限元模型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得到结构的主震损伤数据和主余震累积损伤数据;对主余震损伤数据进行分类,并与相应的余震强度参数构成参数对;构造余震动态概率需求模型,得到余震易损性曲线;计算结构的修复时间和经济损失;在经典的韧性评估公式中引入考虑结构损伤状态这一研究思想,将已获得的考虑损伤状态的修复时间和经济损失引入韧性评估公式,提出同时考虑材料劣化状态和地震损伤的老旧钢筋混凝土结构动态余震韧性计算公式,并计算得到相应的韧性曲线。
-
公开(公告)号:CN116882760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998848.7
申请日:2023-08-09
Applicant: 北京建筑大学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桂林理工大学
IPC: G06Q10/0635 , G06F18/214 , G06F17/15 , G06F18/2415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贝叶斯更新原理的主余震风险区间计算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工程场地的危险性分解结果,选取合适的主余震记录;基于贝叶斯更新原理得到结构的主余震需求模型和模型参数的后验分布,进而计算得到结构的主余震易损性曲线及易损性条带;获得工程场地的主震危险性曲线;得到主余震危险性曲面;计算结构的主余震风险曲线中位值,基于主余震需求模型和模型参数的后验分布,在主余震风险曲线中位值的基础上得到主余震风险区间。本发明能够实现更为全面地评估结构的在主余震序列作用下的风险水平和风险区间,解决了传统风险分析过程中无法进行风险区间估计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882760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0998848.7
申请日:2023-08-09
Applicant: 北京建筑大学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桂林理工大学
IPC: G06Q10/0635 , G06F18/214 , G06F17/15 , G06F18/2415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贝叶斯更新原理的主余震风险区间计算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工程场地的危险性分解结果,选取合适的主余震记录;基于贝叶斯更新原理得到结构的主余震需求模型和模型参数的后验分布,进而计算得到结构的主余震易损性曲线及易损性条带;获得工程场地的主震危险性曲线;得到主余震危险性曲面;计算结构的主余震风险曲线中位值,基于主余震需求模型和模型参数的后验分布,在主余震风险曲线中位值的基础上得到主余震风险区间。本发明能够实现更为全面地评估结构的在主余震序列作用下的风险水平和风险区间,解决了传统风险分析过程中无法进行风险区间估计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251915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311253785.9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北京建筑大学 , 桂林理工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14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考虑材料劣化和地震损伤的老旧结构余震韧性动态评估方法,包括:采用合适的数学模型,针对老旧结构的材料退化进行有限元建模;挑选所需要的主余震序列记录,并对老旧结构有限元模型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得到结构的主震损伤数据和主余震累积损伤数据;对主余震损伤数据进行分类,并与相应的余震强度参数构成参数对;构造余震动态概率需求模型,得到余震易损性曲线;计算结构的修复时间和经济损失;在经典的韧性评估公式中引入考虑结构损伤状态这一研究思想,将已获得的考虑损伤状态的修复时间和经济损失引入韧性评估公式,提出同时考虑材料劣化状态和地震损伤的老旧钢筋混凝土结构动态余震韧性计算公式,并计算得到相应的韧性曲线。
-
公开(公告)号:CN118228528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0189068.2
申请日:2024-02-20
Applicant: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北京建筑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考虑迟滞时间的震损结构状态相关韧性测算方法及系统,包括:挑选合适的主余震地震记录与工程结构的有限元建模;针对工程结构的有限元模型依次施加主震和余震记录,得到结构的损伤数据;根据结构的损伤状态,计算结构由于地震损伤造成的迟滞时间;根据结构的主震损伤状态,计算余震易损性曲面;将迟滞时间纳入到韧性评估公式中,提出考虑迟滞时间的震损结构状态相关韧性计算公式,并计算得到相应的韧性曲面。本发明的考虑迟滞时间的震损结构状态相关韧性测算方法,可用于建立工程结构的震后迟滞时间和对应的韧性指标计算模型,实时评价目标结构的动态韧性水平,为城市管理者制定灾后救援计划提供科学的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8228528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189068.2
申请日:2024-02-20
Applicant: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北京建筑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考虑迟滞时间的震损结构状态相关韧性测算方法及系统,包括:挑选合适的主余震地震记录与工程结构的有限元建模;针对工程结构的有限元模型依次施加主震和余震记录,得到结构的损伤数据;根据结构的损伤状态,计算结构由于地震损伤造成的迟滞时间;根据结构的主震损伤状态,计算余震易损性曲面;将迟滞时间纳入到韧性评估公式中,提出考虑迟滞时间的震损结构状态相关韧性计算公式,并计算得到相应的韧性曲面。本发明的考虑迟滞时间的震损结构状态相关韧性测算方法,可用于建立工程结构的震后迟滞时间和对应的韧性指标计算模型,实时评价目标结构的动态韧性水平,为城市管理者制定灾后救援计划提供科学的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774028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549148.6
申请日:2023-11-20
Applicant: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北京建筑大学
IPC: G01M7/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加载试验应用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改变测试构件试验加载方向的约束支座。所述的约束支座包括:第一盘座,一端设置有测试构件;第二盘座,与第一盘座的一端可转动连接,与所述第一盘座的轴线重合;第一连接件,配置为限制所述第一盘座和第二盘座之间的相对转动;其中,第一盘座的周边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二盘座的周边对应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一连接件插入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中。通过应用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用于改变测试构件试验加载方向的约束支座,通过采用测试构件转动的方案代替加载转动器调整位置的方案,有效地降低了试验难度的同时,还提升了试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21280644U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323122242.1
申请日:2023-11-20
Applicant: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北京建筑大学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载试验应用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水平转动的装配式加载试验支座。所述的一种可水平转动的装配式加载试验支座,包括:第一盘座,一端设置有被测构件;第二盘座,投影与第一盘座的投影重合,与第一盘座远离被测构件的一端可转动连接;第一连接件,配置为限制第一盘座和第二盘座之间的相对转动;其中,第一盘座的周边设置有沿自身高度方向、上下贯穿的第一孔洞,第二盘座的周边对应第一孔洞设置有第二孔洞,第一连接件插入所述第一孔洞和第二孔洞中。通过应用本申请所公开的装配式加载试验支座,采用测试构件转动代替加载转动器调整位置的方案,可在试验阶段实现被测构件的变方向连续性加载,降低了试验难度,提升了试验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