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701570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632301.1
申请日:2013-1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异构网络下收发机的设计方法,包括:获取小基站的预编码矩阵和宏小区用户的解码矩阵,根据所述小基站的所述预编码矩阵迫零小基站对小小区用户的干扰,得到所述小小区用户的解码矩阵;根据所述小小区用户的所述解码矩阵和所述宏小区用户的解码矩阵,计算得到宏基站的预编码矩阵。本发明通过获取小基站的预编码矩阵和宏小区用户的解码矩阵,消除了小基站对小小区用户的干扰;根据所述小小区用户的解码矩阵,从而消除了小基站到小小区用户的干扰;根据宏基站的预编码矩阵,从而消除了宏基站对所有用户的干扰,且该方法中使用的天线数目较少。
-
公开(公告)号:CN103701560B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310632284.1
申请日:2013-11-29
IPC: H04L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干扰对齐的预编码方法,包括:利用接收机与基站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计算多小区的解码矩阵;获取并根据接收机所在小区的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以及根据接收机所在小区的解码矩阵,计算发射机的预编码矩阵;根据所述发射机的预编码矩阵对下行数据进行预编码。本发明通过计算得到多小区的解码矩阵,以及根据多小区解码矩阵计算发射机的预编码矩阵,并根据该预编码矩阵对下行数据进行预编码,有效的减小了信道信息交互量和用户端天线数的使用,从而降低了系统的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701570B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310632301.1
申请日:2013-11-29
IPC: H04L1/06 , H04B7/04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异构网络下收发机的设计方法,包括:获取小基站的预编码矩阵和宏小区用户的解码矩阵,根据所述小基站的所述预编码矩阵迫零小基站对小小区用户的干扰,得到所述小小区用户的解码矩阵;根据所述小小区用户的所述解码矩阵和所述宏小区用户的解码矩阵,计算得到宏基站的预编码矩阵。本发明通过获取小基站的预编码矩阵和宏小区用户的解码矩阵,消除了小基站对小小区用户的干扰;根据所述小小区用户的解码矩阵,从而消除了小基站到小小区用户的干扰;根据宏基站的预编码矩阵,从而消除了宏基站对所有用户的干扰,且该方法中使用的天线数目较少。
-
公开(公告)号:CN103701560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632284.1
申请日:2013-11-29
IPC: H04L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干扰对齐的预编码方法,包括:利用接收机与基站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计算多小区的解码矩阵;获取并根据接收机所在小区的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以及根据接收机所在小区的解码矩阵,计算发射机的预编码矩阵;根据所述发射机的预编码矩阵对下行数据进行预编码。本发明通过计算得到多小区的解码矩阵,以及根据多小区解码矩阵计算发射机的预编码矩阵,并根据该预编码矩阵对下行数据进行预编码,有效的减小了信道信息交互量和用户端天线数的使用,从而降低了系统的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984300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210540826.8
申请日:2012-12-13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4-6-4混合协议网络中分布式网关系统和访问方法,方法包括:一个或多个分布式用户侧翻译CLAT网关接收IPv4客户端发起对处于网络地址翻译PLAT网关侧的IPv4服务端第一访问请求;根据CLAT网关中地址转换规则将第一访问请求中IPv4第一IP地址转换成IPv6第二IP地址,并基于IPv6第二IP地址发起对PLAT网关第二访问请求;在第二访问请求中还携带有IPv4的第三IP地址和第三端口,第三IP地址和第三端口由CLAT网关根据预设地址映射规则对IPv4第一IP地址和第一IP地址对应第一端口进行预映射形成。解决了应用层网关处理过程所带来的网关服务器压力问题和网络延迟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984300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10540826.8
申请日:2012-12-13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4-6-4混合协议网络中分布式网关系统和访问方法,方法包括:一个或多个分布式用户侧翻译CLAT网关接收IPv4客户端发起对处于网络地址翻译PLAT网关侧的IPv4服务端第一访问请求;根据CLAT网关中地址转换规则将第一访问请求中IPv4第一IP地址转换成IPv6第二IP地址,并基于IPv6第二IP地址发起对PLAT网关第二访问请求;在第二访问请求中还携带有IPv4的第三IP地址和第三端口,第三IP地址和第三端口由CLAT网关根据预设地址映射规则对IPv4第一IP地址和第一IP地址对应第一端口进行预映射形成。解决了应用层网关处理过程所带来的网关服务器压力问题和网络延迟问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