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6738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97637.9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华南师范大学
IPC: H01M10/0567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钠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及其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所述的添加剂为无水四硼酸钠Na2B4O7。当在电解液中添加Na2TB时,钠离子正极的循环稳定性、库伦效率和倍率性能都明显提高,循环稳定性显著提高的主要原因是添加剂中TB2‑阴离子优先氧化分解形成稳定的CEI膜,有效抑制了因CEI膜破裂导致的溶剂持续分解进而产生的容量衰退和库伦效率下降的现象。且上述优点适用于‑10℃‑55℃的温度范围条件。Na2TB添加剂通过对钠离子电池正极‑电解液界面修饰和优化,从而有效提高界面膜稳定性,降低电极界面阻抗,提升电池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738258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903983.3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华南师范大学
IPC: H01M4/04 , H01M4/02 , H01M4/139 , H01M10/056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调控界面化学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改变电极层间距,调整电极表面的离子分布,进而调控电极/电解液界面的形成实现界面优化。本发明发现,在界面电化学反应发生之前,电极层间距的尺度可以为溶剂化的工作离子提供纳米约束环境,较窄的层间距倾向于溶剂主导的界面化学;而较宽的层间距,在相同的电极电势下,表面的库仑斥力减弱,可以吸引更多阴离子进而构建阴离子主导的界面。这种改变电极微观结构以调控界面化学的方法,为构建优良的电极/电解质界面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同时,该方法适用性广,可应用于多种层状电极材料(如:MXenes或金属有机框架)。
-
公开(公告)号:CN111244433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010041072.6
申请日:2020-01-15
Applicant: 华南师范大学
IPC: H01M4/38 , H01M4/62 , H01M4/13 , H01M10/052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元胺复合材料、浆料、电极片、锂硫电池及制备方法。多元胺复合材料包括最内层的羧基化的碳基材料、位于中间层的硫和位于最外层的多元胺,多元胺上的部分或全部氨基与羧基化的碳基材料上的部分或全部羧基经过脱水缩合产生键合。该材料可提升硫的放电比容量,吸附多硫化锂,遏制硫的脱落。本发明还提供了该材料的一种制备方法。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浆料,包括导电剂、粘结剂、溶剂和该多元胺复合材料。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极片,包括集流体和位于集流体上的电极材料层,电极材料层是由所述多元胺复合材料形成的涂覆层,或由所述浆料涂覆在集流体上并去除溶剂后形成的涂覆层。
-
公开(公告)号:CN110783586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1149237.5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华南师范大学
IPC: H01M6/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功率密度一次电池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电化学领域,通过将导电锂盐溶于二乙二醇二甲醚中,利用二乙二醇二甲醚与锂离子的较强结合力,使二乙二醇二甲醚与锂离子共同嵌入CFx材料,形成二乙二醇二甲醚-锂离子-F的螯合产物,从而抑制电池放电产物LiF形成大晶,进而达到提高电池的倍率性能的目的。本发明电解液的组分简单且操作方便、经济,能显著提高一次电池的功率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785042B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710001014.9
申请日:2017-01-03
Applicant: 华南师范大学
IPC: H01M10/0567 , H01M10/0525 ,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热稳定性碳酸酯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高热稳定性碳酸酯电解液是在普通电解液中添加相当于普通电解液质量5%~10%的功能添加剂制备得到;所述功能添加剂的结构式如式(1)所示,式中R1为苯基、吡啶基或噻吩基;所述的普通电解液由环状碳酸酯溶剂、线型碳酸酯溶剂和导电锂盐构成。本发明的添加剂具有较低的闪电,可抑制电解液的燃烧并提高电解液的热稳定性;含有这种电解液添加剂的锂离子电池在高温的循环性能得到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08550902A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810562363.2
申请日:2018-06-04
Applicant: 华南师范大学
IPC: H01M10/0525 , H01M10/058 , H01M10/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及其原位制备方法,包括一体化的正极、负极和固态电解质,所述固态电解质由电解液原位形成,其组分包括无机锂盐和碳酸酯低聚物;所述电解液和每个电极的活性物质质量比为5:1~5:2。其原位制备方法为,直接将一定配方的电解液注入到电极之间,然后通过控制活化的充放电制度,使注入的电解液完全发生电化学反应,原位逐步形成多组分类固态电解质膜的全固态电解质,再将电解液反应发生的气体抽除,再密封,获得原位制备所得的全固态锂离子电池。这种原位电致成膜的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电极/电解质界面相容性高,电池倍率性能好,且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7732290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1082311.7
申请日:2017-11-07
Applicant: 华南师范大学
IPC: H01M10/0525 , H01M10/0566 , H01M10/05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稳定性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所述的电解液包括导电锂盐、有机溶剂和Mn(Ⅱ)离子稳定剂;所述的Mn(Ⅱ)离子稳定剂:Mn[(CF3SO2)2N]2。本发明的Mn(Ⅱ)离子稳定剂在充放电过程中能够沉积在负极SEI膜表面,在靠近钛酸锂表面起到修饰作用,稳定了锂离子扩散,从而有效减缓了循环性能的下降。含有这种电解液稳定剂的锂离子电池在0.005~2.5V下的循环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07195970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606850.X
申请日:2017-07-24
Applicant: 华南师范大学
IPC: H01M10/0567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7 , H01M10/0525 , H01M2300/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压、快充功能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该电解液是在普通电解液中添加相当于普通电解液质量1%~5%的功能添加剂制备得到;所述的功能添加剂为二氟甲基苯砜。本发明的功能添加剂二氟甲基苯砜可作为锂离子电解液的高压、快充成膜添加剂,由于该添加剂具有较低的氧化电位,在首次充放电过程中能够在正极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稳定的界面膜,优化了正极表面膜,抑制电极的表面活性,从而抑制电解液与电极活性物质的进一步接触及HF的形成,减少电解液主体溶剂在电极表面的氧化分解。含有该功能添加剂的锂离子电池在3~4.35V下的室温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得到改善,应用前景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04466138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410821531.7
申请日:2014-12-24
Applicant: 华南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储能领域,公开了一种锂硫电池球形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锂硫电池球形复合正极材料为多孔碳纳米球/硫/聚苯胺复合正极材料,具有“三明治”球形结构;本发明采用化学共沉积法载硫-原位聚合法包覆导电聚苯胺的一锅合成方法,形成多孔碳纳米球/硫/聚苯胺复合正极材料。所述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产物一致性、稳定性高。所得锂硫电池球形复合正极材料的电子和离子导电性强,载硫量高,抑制了聚硫化物的扩散,可用于制备锂电池复合正极片;所得锂硫电池复合正极片的电化学性能优异,循环稳定性和容量保持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244540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780463.9
申请日:2015-11-13
Applicant: 华南师范大学
IPC: H01M10/0567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含硼酸三乙酯添加剂的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电解液包括导电锂盐、有机溶剂和硼酸三乙酯添加剂。本发明的硼酸三乙酯添加剂优化了正极/电解液界面,降低正极的表面活性,抑制电解液的氧化分解,能提高高电压(4.8V)富锂为正极材料的锂电池的循环和倍率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