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流道微孔注射成型模具及其微开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47075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211052887.X

    申请日:2022-08-31

    Abstract: 一种冷流道微孔注射成型模具,包括托板、流道浮动块、顶出组件、浮动式流道、嵌装有型腔镶块的定模板和嵌装有型芯镶块的动模板,定模板与动模板闭合时型腔镶块与型芯镶块之间形成两个或多个模腔;动模板和流道浮动块均位于托板与定模板之间,动模板与托板固定连接,流道浮动块与托板滑动连接,且流道浮动块与托板之间连接有弹性元件,浮动式流道包括主流道和分流道,主流道穿过定模板,主流道经分流道连通模腔,分流道位于流道浮动块与型腔镶块之间。还涉及一种冷流道微孔注射成型模具的微开模方法,采用上述模具。本发明通过浮动式流道的设计,可避免多腔模情况下使用两板模形式流道漏料的问题,能顺利进行微开模,属于成型模具技术领域。

    一种自取向β-甘氨酸/聚乙烯醇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516807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598705.1

    申请日:2024-05-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压电材料领域,公开一种自取向β‑甘氨酸/聚乙烯醇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将聚乙烯醇溶液和甘氨酸溶液混合,将混合溶液静电纺丝,得到自取向β‑甘氨酸/聚乙烯醇纳米纤维膜,其中纺丝电压为12‑16kV。本发明所得自取向β‑甘氨酸/聚乙烯醇纳米纤维膜具有柔韧性、优异的时间和温度稳定性、宏观极化方向取向,且压电性能优异。

    交错式输送元件及交错式凸棱输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962273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309740.7

    申请日:2024-03-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错式输送元件及交错式凸棱输送装置,其中交错式输送元件包括套筒及沿套筒的轴向螺旋设置的凸棱,所述凸棱与套筒形成底槽,所述凸棱包括宽棱、多个正梯形凸棱和多个倒梯形槽口,所述宽棱的底面固定于套筒,多个所述正梯形凸棱和倒梯形槽口均设置于宽棱的上面,且所述正梯形凸棱和倒梯形槽口沿宽棱的螺旋方向依次交错分布,所述底槽的宽度大于正梯形凸棱的宽度。本发明具有多径向高度变化的流道,保证物料平稳向前输送,避免局部滞留,能量损耗低,使物料能够充分地受到螺杆挤压、揉捏、破碎作用,提高了物料的分散分布混合和塑化效果。

    一种改性三元乙丙橡胶、三元乙丙复合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17813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64445.X

    申请日:2017-12-22

    Inventor: 何和智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改性三元乙丙橡胶、三元乙丙复合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将EPDM、引发剂、MAH及St加入到混炼设备中混炼,得到MAH‑g‑EPDM;将MAH‑g‑EPDM、ATA配体和抗氧剂加入到混炼设备中混炼,得到改性三元乙丙橡胶,所述改性三元乙丙橡胶为ATA官能化的三元乙丙橡胶。本发明通过构筑多重氢键及金属‑配体配位的动态交联网络结构,协同共价键化学交联网络增强三元乙丙橡胶的强度及韧性,有效调节橡胶粘弹性,提高三元乙丙橡胶的阻尼性能,同时赋予材料自修复特性,在热环境下自主修复微损伤,延长使用寿命。

    一种三元乙丙复合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92259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711401143.3

    申请日:2017-12-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三元乙丙复合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将EPDM、引发剂、MAH及St加入到混炼设备中混炼,得到MAH-g-EPDM;将MAH-g-EPDM、ATA配体和抗氧剂加入到混炼设备中混炼,得到ATA官能化的三元乙丙橡胶;将ATA官能化的三元乙丙橡胶、氯化锌金属盐和硫化体系混炼均匀后硫化,得到三元乙丙复合弹性体。本发明通过构筑多重氢键及金属-配体配位的动态交联网络结构,协同共价键化学交联网络增强三元乙丙橡胶的强度及韧性,有效调节橡胶粘弹性,提高三元乙丙橡胶的阻尼性能,同时赋予材料自修复特性,在热环境下自主修复微损伤,延长使用寿命。

    基于反向偏心双螺纹槽的拉伸形变作用强化方法及螺杆

    公开(公告)号:CN103057088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210560816.0

    申请日:2012-12-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7/6018 B29C47/6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反向偏心双螺纹槽的拉伸形变作用强化方法及螺杆。通过在单螺杆螺纹槽中增设低于主螺棱的副螺棱,将螺纹槽分成反向偏心双螺纹槽,利用螺杆旋转时,双螺纹槽深度以180度相位差周期性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使物料在塑化输运过程中的拉伸形变作用被强化。实现该方法的螺杆由主螺棱,副螺棱和反向偏心的双螺纹槽构成,主螺棱和副螺棱间隔分布,相邻螺纹槽相对于旋转轴线往呈对称偏心排布;螺杆旋转时,物料随螺纹槽与料筒之间的间隙变化被塑化输送,可以强化拉伸形变作用。本发明能实现高分子材料的高效塑化输送,达到降低能耗,减少降解的效果。

    叶片挤出机进料口冷却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896763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210385196.1

    申请日:2012-10-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8/79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叶片挤出机进料口冷却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是将具通路的进料过渡套与冷凝器相连形成封闭空间,在进料过渡套的通路内装低气化点液态物质,液态物质吸热相变为蒸气时将热量带出,然后通过冷凝器将热量传递给料斗中的物料并在冷凝器内液化流回进料过渡套通道内实现对进料口循环冷却。冷却装置包括进料过渡套、冷凝器以及连接过渡套与冷凝器的冷凝管和料斗。本发明中,气体介质通过与进料过渡套上部相连的冷凝管进入冷凝器中并在冷凝器中液化为液体,液体通过冷凝管流回进料过渡套中,从而实现循环冷却。这种以汽化潜热方式传递热量比常用对流系统的热传递方式热流密度高,同时汽化的热量得到了循环利用,具有换热效果好、能耗低等特点。

    一种叶片挤出机排气方法及排气式叶片挤出机

    公开(公告)号:CN102837415B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210354402.2

    申请日:2012-09-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8/686 B29C48/4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叶片挤出机排气方法及排气式叶片挤出机。排气方法是使物料在具有确定几何形状、且容积由小到大再由大变小周期性变化的空间内实现排气,排气过程中物料主要受到拉伸应力作用。排气式叶片挤出机中,叶片排气单元串联安装在两个叶片塑化输运单元之间,当熔体进入到排气单元时,由于叶片、定子、挡板、转子所形成的封闭空间体积逐渐增大,同时由于排气单元转子与定子之间偏心距大,从而使得排气单元中熔体的压力急剧降低至负压状态,使得原来受到压缩的气体和气化了的挥发分就在熔体中发泡同时气泡破裂,逸出的气体从排气口排除。这种排气方式具有结构简单、排气单元体积小等特点。

    一种叶片挤出机排气方法及排气式叶片挤出机

    公开(公告)号:CN102837415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210354402.2

    申请日:2012-09-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8/686 B29C48/4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叶片挤出机排气方法及排气式叶片挤出机。排气方法是使物料在具有确定几何形状、且容积由小到大再由大变小周期性变化的空间内实现排气,排气过程中物料主要受到拉伸应力作用。排气式叶片挤出机中,叶片排气单元串联安装在两个叶片塑化输运单元之间,当熔体进入到排气单元时,由于叶片、定子、挡板、转子所形成的封闭空间体积逐渐增大,同时由于排气单元转子与定子之间偏心距大,从而使得排气单元中熔体的压力急剧降低至负压状态,使得原来受到压缩的气体和气化了的挥发分就在熔体中发泡同时气泡破裂,逸出的气体从排气口排除。这种排气方式具有结构简单、排气单元体积小等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