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竖井式贯流泵装置系列出水流道及其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93187B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1910858956.8

    申请日:2019-09-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前置竖井式贯流泵装置系列出水流道及其应用方法,属于水利工程泵站技术领域。其特征是:提供前置竖井式贯流泵装置系列出水流道12种方案的断面位置图和断面数据表;根据拟应用本发明的泵站的出水流道出口断面宽度和水泵名义平均流速在所提供的系列出水流道方案中确定适合的出水流道方案;本发明提供的系列出水流道不仅水力性能优异、应用方便,而且适应性强、覆盖面宽,可适用于各种不同出水流道出口宽度与不同水泵名义平均流速的多种组合情况,流道扩散段底边倾角、流道闸门段长度和中隔墩尺寸等可根据泵站的实际需要进行必要调整。本发明对保证前置竖井式贯流泵装置出水流道的水力设计质量,确保泵站的稳定和高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轴流泵导叶体整流效果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86296B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910889778.5

    申请日:2019-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轴流泵导叶体整流效果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属于水利工程泵站技术领域。其特征是:由轴流泵叶轮及叶轮室、导叶体进口切向流速传感器、轴流泵导叶体、导叶体出口切向流速传感器、出水流道、出水箱、电磁流量计、管道和电动机等组成;导叶体进口切向流速传感器和导叶体出口切向流速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导叶体进口和出口的平均切向流速,根据导叶体进、出口平均切向流速检测结果,经计算可得导叶体切向流速调整率,从而为评价导叶体调整其进、出口旋转水流切向流速的效果提供定量技术指标。本发明对改进轴流泵导叶体的水力设计和提高泵装置整体水力设计水平、保证低扬程泵站的稳定高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前置竖井式贯流泵装置系列进水流道及其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93188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859495.6

    申请日:2019-09-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前置竖井式贯流泵装置系列进水流道及其应用方法,属于水利工程泵站技术领域。其特征是:提供前置竖井式贯流泵装置系列进水流道12种方案的流道断面位置图及断面数据表、竖井断面位置图及断面数据表和导流圆台断面位置图及断面数据表;根据拟应用本发明的泵站的竖井外壁最大宽度和水泵名义平均流速在所提供的系列进水流道方案中确定适合的进水流道方案;本发明提供的系列进水流道不仅水力性能优异、应用方便,而且适应性强、覆盖面宽,可适用于各种不同竖井外壁最大宽度与不同水泵名义平均流速的多种组合情况,对于保证面广量大的低扬程泵站前置竖井式贯流泵装置进水流道的水力设计水平、实现泵站稳定和高效运行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轴流泵导叶体整流效果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86296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889778.5

    申请日:2019-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轴流泵导叶体整流效果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属于水利工程泵站技术领域。其特征是:由轴流泵叶轮及叶轮室、导叶体进口切向流速传感器、轴流泵导叶体、导叶体出口切向流速传感器、出水流道、出水箱、电磁流量计、管道和电动机等组成;导叶体进口切向流速传感器和导叶体出口切向流速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导叶体进口和出口的平均切向流速,根据导叶体进、出口平均切向流速检测结果,经计算可得导叶体切向流速调整率,从而为评价导叶体调整其进、出口旋转水流切向流速的效果提供定量技术指标。本发明对改进轴流泵导叶体的水力设计和提高泵装置整体水力设计水平、保证低扬程泵站的稳定高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竖井灯泡贯流泵机组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1686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946784.7

    申请日:2024-1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贯流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竖井灯泡贯流泵机组,包括主体组件,包括贯流泵本体,贯流泵本体一侧固定有固定套,固定套内设置有安装框,安装框内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和安装框的数量均为两个,分别位于固定套内部两侧,切换组件,设置于固定套内,包括转动件,转动件包括转动板。本发明通过两个过滤网的设置,可提高对水中杂质的过滤效果,以此避免水中的杂质会附着在叶轮表面的情况,通过切换组件的设置,在将外侧堵塞严重的过滤网更换过后,可将新换的过滤网切换至靠近叶轮的位置,使靠近叶轮的位置始终是新的过滤网,以此可有效保持对水中杂质的过滤效果。

    一种三维掘搅动力头气压密封装置及搅拌桩机

    公开(公告)号:CN11893355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93677.4

    申请日:2024-08-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掘搅动力头气压密封装置及搅拌桩机,包括双通道接头、钻杆和三维掘搅动力头;双通道接头包括固定部以及转动设于固定部内的转动部,转动部内设有第一空气通道和第一泥浆通道,固定部外设有供气接头和供浆接头;钻杆连接于双通道接头的下端,钻杆内设有与第一空气通道对接的第二空气通道以及与第一泥浆通道对接的第二泥浆通道;三维掘搅动力头连接于钻杆的下端,三维掘搅动力头内设有与第二空气通道对接的第三空气通道以及与第二泥浆通道对接的第三泥浆通道,第三空气通道与该三维掘搅动力头的内腔连通,第三泥浆通道与该三维掘搅动力头下部的泥浆出口连通。本发明能够减少腔体外部的泥浆因压力而渗入动力头腔体内部。

    前置竖井式贯流泵装置系列进水流道及其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93188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910859495.6

    申请日:2019-09-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前置竖井式贯流泵装置系列进水流道及其应用方法,属于水利工程泵站技术领域。其特征是:提供前置竖井式贯流泵装置系列进水流道12种方案的流道断面位置图及断面数据表、竖井断面位置图及断面数据表和导流圆台断面位置图及断面数据表;根据拟应用本发明的泵站的竖井外壁最大宽度和水泵名义平均流速在所提供的系列进水流道方案中确定适合的进水流道方案;本发明提供的系列进水流道不仅水力性能优异、应用方便,而且适应性强、覆盖面宽,可适用于各种不同竖井外壁最大宽度与不同水泵名义平均流速的多种组合情况,对于保证面广量大的低扬程泵站前置竖井式贯流泵装置进水流道的水力设计水平、实现泵站稳定和高效运行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预沉池自动吸泥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38492A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910944481.4

    申请日:2019-09-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沉池自动吸泥装置及其方法,包括预沉池,预沉池的一端设有进水口,另一端设有出水口;预沉池的进水口处依次设有第一淹没溢流堰、穿孔花墙,预沉池的出水口处设有第二淹没溢流堰;第一淹没溢流堰、穿孔花墙之间的预沉池底部设有一条簸箕斗,簸箕斗中连接有与簸箕斗贯通的吸水管;第二淹没溢流堰面向穿孔花墙一面的预沉池底部设有污泥坑,污泥坑中连接有与污泥坑贯通的排泥管,排泥管的另一端连接到排泥沟中;预沉池的池底自穿孔花墙向第二淹没溢流堰具有向下倾斜的斜坡。通过本发明,在淤泥沉降的同时对重点淤积部位的淤泥沉淀进行抽吸,节约排泥成本,提高排泥效率,改善排泥效果。

    一种低扬程泵站进水流道消涡系统及其设计验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2191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408248.1

    申请日:2024-1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的泵站设计技术领域内的一种低扬程泵站进水流道消涡系统及设计验算方法,其中低扬程泵站进水流道消涡系统,包括进水前池和若干进水流道,所述进水流道通过若干隔墩分隔,每条进水流道内设有水泵,所述隔墩向前延伸至进水前池,所述进水前池内与隔墩的未端分别连接有隔墙,所述隔墙与连接的隔墩位于同一直线方向,各相邻隔墙之间倾斜设置有安装高度相同的浮动式的消涡板,工作中,所述消涡板斜倾漂浮于流道水面并且下部淹没于水面以下。本发明的消涡系统,通过倾斜设置的浮动消涡板结构使低扬程泵站进水流道进口的立轴涡被有效消除,同时提供一种消涡措施的设计及验算方法。

    一种预沉池自动吸泥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38492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1910944481.4

    申请日:2019-09-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沉池自动吸泥装置及其方法,包括预沉池,预沉池的一端设有进水口,另一端设有出水口;预沉池的进水口处依次设有第一淹没溢流堰、穿孔花墙,预沉池的出水口处设有第二淹没溢流堰;第一淹没溢流堰、穿孔花墙之间的预沉池底部设有一条簸箕斗,簸箕斗中连接有与簸箕斗贯通的吸水管;第二淹没溢流堰面向穿孔花墙一面的预沉池底部设有污泥坑,污泥坑中连接有与污泥坑贯通的排泥管,排泥管的另一端连接到排泥沟中;预沉池的池底自穿孔花墙向第二淹没溢流堰具有向下倾斜的斜坡。通过本发明,在淤泥沉降的同时对重点淤积部位的淤泥沉淀进行抽吸,节约排泥成本,提高排泥效率,改善排泥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