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蛰入式海底沉积物探杆贯入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8811054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295437.2

    申请日:2024-09-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蛰入式海底沉积物探杆贯入机构,属于海底沉积物测量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法兰、电机舱支架、电机舱、伺服电机、联轴器、扭矩传感器和螺旋传动模块;其中安装法兰为该蛰入式海底沉积物探杆贯入机构的安装基体;电机舱支架以及螺旋传动模块通过螺栓分别安装在安装法兰的两侧;电机舱支架上固定有电机舱,电机舱内部密封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连接有扭矩传感器,其输出轴经过动密封后通过联轴器与螺旋传动模块的输入轴连接;螺旋传动模块包括固定套筒、一级套筒、二级套筒、三级套筒、主动螺杆、一级从动螺杆、二级从动螺杆和声波接收换能器。解决了现有的贯入机构存在难以同时满足贯入深度、减小整体体积以及精确贯入深度的技术问题。

    一种蛰入式海底沉积物探杆贯入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881105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295437.2

    申请日:2024-09-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蛰入式海底沉积物探杆贯入机构,属于海底沉积物测量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法兰、电机舱支架、电机舱、伺服电机、联轴器、扭矩传感器和螺旋传动模块;其中安装法兰为该蛰入式海底沉积物探杆贯入机构的安装基体;电机舱支架以及螺旋传动模块通过螺栓分别安装在安装法兰的两侧;电机舱支架上固定有电机舱,电机舱内部密封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连接有扭矩传感器,其输出轴经过动密封后通过联轴器与螺旋传动模块的输入轴连接;螺旋传动模块包括固定套筒、一级套筒、二级套筒、三级套筒、主动螺杆、一级从动螺杆、二级从动螺杆和声波接收换能器。解决了现有的贯入机构存在难以同时满足贯入深度、减小整体体积以及精确贯入深度的技术问题。

    海山背景下海底目标发现概率网格模型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9794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928027.0

    申请日:2024-0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山背景下海底目标发现概率网格模型构建方法,属于海洋安防技术领域,包括获取海山区域声学探测数据,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海山声场计算模型,通过三维射线理论计算海山平面的声传播损失与海山散射引起的杂波损失;在分级网格划分的基础上综合利用瞬时探测概率与累积探测概率建立海底目标发现概率网格模型,最后得到海山地形下发现概率。本发明采用上述一种海山背景下海底目标发现概率网格模型构建方法,从考虑地形变化的角度计算发现概率,充分考虑了复杂地形下声场的变化,为海底设备的布放和探测海底潜艇的航线规划提供参考。

    一种用于核电厂电气贯穿件的温度监测装置及装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3004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829052.9

    申请日:2023-07-07

    Abstract: 一种用于核电厂电气贯穿件的温度监测装置及装配方法,涉及测温元件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不适用于对密封性能有严格要求的核电厂电气贯穿件的多点温度监测问题。所述装置包括:多支双重绝缘K型热电偶,多孔PEEK密封模块,不锈钢保护套管、绝缘氮化铝粉末和密封盲堵组成;所述多支双重绝缘K型热电偶贯穿于多孔PEEK密封模块预留孔到达设定温度测点,所述多孔PEEK密封模块紧固于不锈钢保护套管安全壳一端,所述不锈钢保护套管空腔由绝缘氮化铝粉末密实填充形成绝缘隔离,所述密封盲堵装配于不锈钢保护套管安全壳另一端。本发明应用于核电厂电气贯穿件的温度监测领域。

    双层安全壳核电站的基础隔震与三维减震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081123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910397645.6

    申请日:2019-0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双层安全壳核电站的基础隔震与三维减震结构,包括:内安全壳、外安全壳、堆芯支撑结构、堆芯结构、水平隔震支座、液压传动机构、竖向隔震支座、竖向阻尼器,内安全壳与地基通过水平隔震支座连接,堆芯结构的承重构件与内安全壳的底板通过竖向隔震支座连接,堆芯结构的承重构件与内安全壳的侧壁通过竖向阻尼器连接,内安全壳与外安全壳之间通过液压传动机构连接。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双层安全壳核电站的基础隔震与三维减震结构,通过设置水平隔震支座、液压传动机构以及竖向隔震支座和竖向阻尼器的综合作用,产生三维的减震效果,可以实现了满足核电站特殊抗震安全要求,显著地提高了核电站结构的抗震安全性。

    一种光致变色上转换荧光开关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49432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2010298665.0

    申请日:2020-04-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致变色上转换荧光开关及其制备方法,该光致变色开关基于稀土掺杂晶体材料,具体为三层核-壳-壳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较低浓度的发光晶核、惰性分隔层和高浓度的光热转化壳层。本发明利用特定激发波段下光热壳层的加热效应降低另一种波长激发下晶核的荧光强度,从而实现单颗粒水平下光的“开—关”功能。本发明的光致变色开关具有尺寸小、易于数据读取、响应迅速、操作简便、可重复性高等优点,主要解决当前光致变色开关尺寸大、响应慢、数据读取困难、操作复杂、重复性差的缺点。

    新型核电站安全壳智能电气贯穿件及其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3720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571487.4

    申请日:2023-11-23

    Abstract: 新型核电站安全壳智能电气贯穿件及其监测方法,可改善现有常规型电气贯穿件性能不能实时监测问题。所述贯穿件包括:压力筒体组件、状态监测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状态监测模块包括:筒内温度监测组件、大气温度测点、压力感知组件和大气环境压力测点;温度监测组件安装于压力筒体组件内,用于监测筒体组件内温度并将温度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大气温度测点设置在压力筒体组件外部,用于监测大气温度并将温度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压力感知组件安装于压力筒体组件上部,用于监测筒体组件内气体压力并将压力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大气环境压力测点设置在压力筒体组件外部,用于监测大气环境压力并将压力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应用于核电监测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