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594895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553234.4
申请日:2013-11-08
申请人: 江苏省电力设计院 , 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分类号: H01R25/1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220kV GIS汇控柜航空插头针脚定义方法,该方法为:在变电站GIS汇控柜中应用航空插头代替原有端子排,用预制电缆代替原有控制电缆,将各间隔GIS汇控柜所用的航空插头按功能区分,配置航空插头芯数及数量,并对航空插头针脚进行定义。本发明在GIS汇控柜采用航空插头对传统电缆二次回路进行简化和优化整合,使回路接线清晰合理、针脚定义规范统一。使得变电站220kV GIS汇控柜航空插头的配置及定义模块化、通用化、标准化,可充分利用工厂预制电缆航空插头的质量与成本优势,不仅能大幅度降低变电站施工和安装成本、缩短建设周期、降低维护工作量,还能提升系统可靠性,实现变电站二次设备“即插即用”。
-
公开(公告)号:CN203608505U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320740816.9
申请日:2013-11-21
申请人: 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设计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分类号: H05K7/2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小功率离心风机的户外柜散热系统,包括机柜,所述机柜内设置有若干组离心风机,在离心风机的通风口设置有挡板。作为优选,所述机柜的顶罩为双层壳体结构,包括内层顶板和外层顶罩,所述离心风机固设在所述内层顶板上,所述离心风机的出风口位于内层顶板和外层顶罩之间。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小功率离心风机的户外柜散热系统安装便捷、散热性能优良、成本较低、工作可靠,解决了目前户外柜轴流风机风冷系统散热不足的问题,又避免了空调、热交换系统安装复杂,造价较高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109849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110048776.7
申请日:2011-03-01
申请人: 江苏省电力设计院 , 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取代功能实现变电站系统智能化检测和验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设定取代值:a)后台系统界面设定某个或多个数据对象采用取代值;b)规约处理程序向装置下发取代值,并置取代标志;c)装置采用设定值上送,该设定值具备取代标志;d)后台监控系统接收并识别装置上送的值;e)显示界面采用取代模式显示相应的上送的值;2)取消取代值。本发明通过在变电站系统中集成取代功能,直接在站控层单点完成对变电站系统参数根据测试需要进行设定取代值,形成完整的数据链,从而可以更为便捷、准确地模拟出变电站实际情况,实现对全站防误闭锁、顺序控制、远动等功能进行综合测试和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01989312B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1010549219.9
申请日:2010-11-18
申请人: 江苏省电力设计院 , 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F17/5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CAD的图形化智能变电站模型实现方法,在CAD中分别设置两个功能模块:图形编辑模块,用于绘制常规图纸和扩展属性定义功能;模型编辑模块,用于最终生成模型文件,支持文件的导入、导出、编辑和校验等高级功能,所述图形编辑模块与模型编辑模块通过访问XML数据库接口完成模型信息的共享操作。本发明通过开发一套基于CAD的图形化模型设计软件,将智能变电站设计及系统集成工作融合,实现在设计中除完成常规的变电站一、二次接线图外,还能够根据各设备厂商提供的ICD模型文件及变电站一、二次设备的配置原理完成全站完整的数据模型配置和变电站的数据流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2109849A
公开(公告)日:2011-06-29
申请号:CN201110048776.7
申请日:2011-03-01
申请人: 江苏省电力设计院 , 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取代功能实现变电站系统智能化检测和验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设定取代值:a)后台系统界面设定某个或多个数据对象采用取代值;b)规约处理程序向装置下发取代值,并置取代标志;c)装置采用设定值上送,该设定值具备取代标志;d)后台监控系统接收并识别装置上送的值;e)显示界面采用取代模式显示相应的上送的值;2)取消取代值。本发明通过在变电站系统中集成取代功能,直接在站控层单点完成对变电站系统参数根据测试需要进行设定取代值,形成完整的数据链,从而可以更为便捷、准确地模拟出变电站实际情况,实现对全站防误闭锁、顺序控制、远动等功能进行综合测试和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01989312A
公开(公告)日:2011-03-23
申请号:CN201010549219.9
申请日:2010-11-18
申请人: 江苏省电力设计院 , 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F17/5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CAD的图形化智能变电站模型设计方法,在CAD中分别设置两个功能模块:图形编辑模块,用于绘制常规图纸和扩展属性定义功能;模型编辑模块,用于最终生成模型文件,支持文件的导入、导出、编辑和校验等高级功能,所述图形编辑模块与模型编辑模块通过访问XML数据库接口完成模型信息的共享操作。本发明通过开发一套基于CAD的图形化模型设计软件,将智能变电站设计及系统集成工作融合,实现在设计中除完成常规的变电站一、二次接线图外,还能够根据各设备厂商提供的ICD模型文件及变电站一、二次设备的配置原理完成全站完整的数据模型配置和变电站的数据流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5953264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289094.X
申请日:2022-10-2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建模的屏柜模型集成设计系统与方法,属于变电站小室技术领域,包括:三维设备模型创建单元,屏柜模型集成单元:三维全景可视化展示单元,光纤回路可视化单元,该基于三维建模的屏柜模型集成设计系统与方法,通过基于三维模型的继电保护设备动态数据的监视,将三维场景建立模型与电气设备信息结合起来,实现了运维人员对变电站现场的远程可视化运维;通过三维建模方法,可以在不失逼真虚拟现实体验的前提下,构建出变电站保护小室的三维全景模型,实现现场景图像的精确展示,叠加上三维可视化展示内容,可以给运维人员提供顺畅的全景漫游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4996788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492791.9
申请日:2022-08-02
申请人: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F30/12 , G06F30/18 , G06F30/20 , G06F3/04883 , G06F3/0482 , G06F3/0354 , G06F3/041 , G06F11/30 , H05B47/10 , F21V33/00 , A47B37/00 , G06F113/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变电站物模型的设备信息配置方法、装置及系统,涉及变电站配置方法技术领域,包括设备信息配置系统、设备管理系统和设备信息配置装置,所述设备信息配置系统与设备管理系统双向电性连接,所述设备信息配置装置包括模型桌,所述模型桌的内部设置有主控制单元和存储模块,所述设备管理系统包括触控屏、模块控制系统、主控制单元和存储模块,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智能变电站在设计时只能通过实体搭建,搭建成本高,当搭建出现错误时,会造成设备损伤,影响智能变电站建设设计的效率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635955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1005286.1
申请日:2019-10-22
申请人: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泛在电力物联网全业务综合智能网关拓扑结构,包括若干个全业务综合智能网关柜,全业务综合智能网关柜内设置有综合智能网关插接底座,综合智能网关插接底座上设置有两个综合智能网关,综合智能网关插接底座上对称设置有与单个综合智能网关相关的网口,网口包括多业务模块接入通讯网口和监控后台接入通讯网口,多业务模块接入通讯网口通过网线与接入模块插接底座上的综合智能网关接入通讯网口相连,接入模块插接底座上设置有多业务模块。本发明提供的变电站泛在电力物联网全业务综合智能网关拓扑结构,能够满足变电站安全隔离的防护要求,灵活扩展,适配各种通讯业务类型,并使多个网关互为热备用,具备智能化及可管理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655116B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610883707.0
申请日:2016-10-10
申请人: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架空‑GIL混合线路继电保护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GIL两侧装设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2)在GIL段配置电流差动保护;(3)通过步骤(2)配置的电流差动保护,综合通过不同保护动作行为,判断对故障点进行定位;(4)在架空‑GIL混合线路的两侧变电站配置保护信号通信装置;(5)配置架空‑GIL混合线路的闭锁重合闸逻辑。本发明针对架空‑GIL混合线路,在GIL两侧装设PT、CT,使线路中电气量增多;利用GIL线路段本身的均匀参数,在GIL段配置常规的线路保护,从而比较容易的就可以实现对GIL故障区段识别的准确性和故障定位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