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58664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811410348.2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电新疆发电有限公司昌吉热电厂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相关向量机的供热机组热电关系预测方法及装置,包括通过获取基于训练样本预先训练确定的相关向量机预测模型,该训练样本为供热机组的运行数据,并利用相关向量机预测模型,预测供热机组不同热负荷下的最大发电功率和最小发电功率,最后在基于预测得到不同热负荷下的最大发电功率和最小发电功率,得到供热机组的热电关系。本发明通过供热机组的实际运行数据确定的热电关系,该方法不仅适用于各类型的供热机组中,而且基于相关向量机预测模型确定热电关系大大降低了工作量和确定热电关系的时间,且能够准确得到供热机组热电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1941709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359911.3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运行方法及系统,步骤如下:以系统总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在综合能源系统供能结构的基础上引入阶梯碳交易机制以及卡诺电池,建立计及低碳经济运行和需求响应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对所述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运行方案。本发明通过引入卡诺电池和需求响应策略,不仅提升了系统电-热供应的灵活性,促进了风电和光伏等新能源的有效消纳,还通过优化购能策略有效降低了系统的购能成本,减少了碳排放量,增强了系统的低碳经济运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44263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41810.1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F24D12/02 , F24D18/00 , F24D19/10 , F24D19/00 , F22B33/18 , F01D15/10 , F01K17/02 , F24D101/10 , F24D103/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升供热机组调峰能力的供热发电系统,属于供热机组调峰技术领域,包括循环水系统、热泵机组、电极热水锅炉、燃煤发电机组、太阳能发电机组、风能发电机组、热网加热器和监测控制器,通过使用燃煤发电机组、太阳能发电机组和风能发电机组为电网和电极热水锅炉分别提供电能,通过电极热水锅炉为热泵机组提供热水,以调节所述热泵机组的运行能力,热泵机组为循环水系统提供热水并能形成循环,通过热网加热器能对进入循环水系统内热水进行控制温度,通过监测控制器能实时监测和控制循环水系统内水温。本发明具有能调节供热机组的调峰能力,缓冲供热工况调峰压力,保障供热机组供热,满足供热需要,缓解机组热电冲突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310065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319556.0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F24D11/00 , F24D18/00 , F24D19/10 , F01D21/00 , F24D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供热机组运行灵活性的调控系统和方法,涉及发电技术领域,包括供热发电机组、储热系统、负荷分解判断模块和接收负荷指令模块;所述储热系统由串联相连的高温、中温、低温储热区间组成;所述储热系统的入口与高参数介质管道连通,所述储热系统的出口与机组回热系统热力接口相连通;所述储热系统的入口还与机组回热系统和供热母管连通,所述负荷分解判断模块与接收负荷指令模块之间电性连接。本发明通过获取多组运行机器的参数,可以对供热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包括平均值、标准差、最大值和最小值,这些统计指标可以直观地反映供热机组的运行情况和数据分布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762525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561693.7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煤电掺氢气化的气体发生器及气化方法,包括气化炉,所述气化炉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部壳体,所述气化炉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部壳体,所述顶部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台。该通过设置有第一反应仓以及第二反应仓并且在第二反应仓内连接有反应剂通入口,使其具备了可进行二次反应的效果,保证其能够对在第一反应仓内进行一次反应后的半焦进行进一步的反应效果,保证其能够对煤粉的利用更加的充分,同时减少加氢气化的能源损耗。通过设置有风轮以及搅拌叶使其在进行一次反应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使得第一反应仓内的煤粉与氢气接触的更加充分反应效果更好,通过设置有使其能够有效的起到对一次反应后的半焦起到传动效果,使用更加的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967514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89963.1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氢能耦合的火电机组调峰系统,包括火电模块、电解制氢模块、氧气存储模块、氢气存储模块和氢电模块,火电模块多余的电能输送至电解制氢模块,制备得到氢气和氧气,氧气经过脱水后进入氧气存储罐进行存储。氢气经过脱水后通过第一氢气存储罐和第二氢气存储罐进行,氧气存储罐中的氧气和第一氢气存储罐内的低压氢气可以用于燃煤锅炉助燃,将氢能掺烧实现碳减排,第二氢气存储罐中的高压氢气可以输送至加氢站或供氢能燃料电池发电,氢能燃料电池发电产生的电能输送至电网,从而实现火电与氢能的耦合调峰。如此设置,不仅实现了低碳发电,还提高了火电厂的经济效益,实现电力市场收益的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588375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551522.6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新疆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IPC: F03G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储热与重力蓄能的流沙储能系统及运行方法,该系统包括流沙提升系统、电加热棒加热流沙与热流沙储存系统、流沙重力势能发电系统、开式空气布雷顿循环发电与余热利用系统、冷态沙输运和储存系统。储能系统以易获取、几乎无成本的沙漠沙作为储能工质,在系统内同时利用沙子的重力和蓄热进行储能。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解决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的间歇性、低密度性和不稳定性造成的发电难以持续供应的问题。考虑到我国太阳能和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同时也是距离沙漠较近的地区,因此采用提沙储能发电技术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611714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211366642.4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新疆新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乌鲁木齐电力建设调试所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效风电机组的场后评估方法。基于风资源及机组发电量分析的在役风电场后评估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包括:以实际风场风资源和机组发电量分析确定低效机组,我们将风电机组轮毂高度和相关风速做相关性分析,进行高度方向上风机来流风速的折算,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进行功率分析与一致性判定,进一步探讨造成折算平均风速与实测平均,进一步分析目标风电场中低效机组,考虑了尾流效应和地形的影响,使用尾流模型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93644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140309.1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新疆新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乌鲁木齐电力建设调试所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电机组上游来流风速获取方法,其先获取自由来流风吹过目标风电机组风轮时的检测数据和目标风电机组前方相同高度处的上游自由来流风速数据;其次,对获取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并构建训练集;然后,将训练集中各个时刻的风速、风向、对风角度、功率、发电机转速、转子转速和发电量作为一个输入特征,每个时间步长作为样本,构建输入矩阵;将训练集中各个时刻的上游自由来流风速数据作为一个输出序列,通过LSTM模型训练输入特征与输出序列之间的映射关系,在不过分依赖风电机组前垂直风塔型测风雷达的情况下可以更加准确的检测风电机组上游实际来流风速。
-
公开(公告)号:CN108982012B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811112892.9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M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传感器的立式泵动平衡试验方法。该方法在与物理传感器安装角度成一定夹角处安装虚拟传感器,由坐标变换公式和物理传感器测得的振动值,计算虚拟传感器的振动值,并得到虚拟传感器测得的振动在两个方向上的耦合度,以耦合度最小原则确定刚度主轴线方向。将虚拟传感器安装在刚度主轴线方向,最大程度地将虚拟传感器所测出的两个方向上振动解耦。解耦后,立式泵变频运行过程中虚拟传感器所测振动随转速变化规律近似于单自由度系统,动平衡试验可以基于振动大侧虚拟传感器所测数据开展,降低了动平衡试验的难度,提高了动平衡试验的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