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枣树间作苜蓿的栽培及减氮施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30168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448734.4

    申请日:2018-0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枣树间作苜蓿的栽培及减氮施肥方法,包括:步骤一,选择较为肥沃的土壤,对其进行松土、除草处理后,再施入一定量的肥料;步骤二,将枣树幼苗采用人工扦插的方式将其植入所述土壤中,将苜蓿种子放入含有0.4~0.5mg/mL壳聚糖的乙酸水溶液中,进行超声处理;将苜蓿种子取出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干净,再将苜蓿种子加入浸泡液中浸泡处理1~3h;步骤三,取出自然晾干,并采用条播机苜蓿种子条播于步骤一的土壤中;步骤四,采用减量施氮的方法对苜蓿以及枣树进行改性氮肥的施入;其中,所述枣树幼苗与苜蓿种子采用间作的方式进行扦插与播种,且两者行数比为3:5。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大幅度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同时还能改善苜蓿的生长情况和产量。

    一种茴香的栽培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157081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711454102.0

    申请日:2017-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茴香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择土地,翻地、施肥;步骤二、对茴香种子进行浸泡处理;步骤三、采用条播机将步骤二中处理后的茴香种子条播于步骤一铺设地膜的土地上;步骤四、茴香出芽后,采用白天与黑夜交替灌溉的方式进行灌溉,白天采用喷淋式浇水灌溉,黑夜采用喷雾式浇水灌溉;并在茴香幼苗2~4叶期,喷施叶面肥;茴香苗出齐后及时间苗,有并相株的要间成单株,保持株距约5厘米,结合间苗拔除杂草。本发明提供的茴香栽培方法从种子处理进行管理,通过科学的处理,提升了种子的萌发率,而且缩短了茴香种子萌发的周期,提高了茴香产量;使用叶面肥进行喷洒,促进茴香对微量元素的吸收,提升了茴香的营养价值。

    一种茴香的栽培方法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157081B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711454102.0

    申请日:2017-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茴香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择土地,翻地、施肥;步骤二、对茴香种子进行浸泡处理;步骤三、采用条播机将步骤二中处理后的茴香种子条播于步骤一铺设地膜的土地上;步骤四、茴香出芽后,采用白天与黑夜交替灌溉的方式进行灌溉,白天采用喷淋式浇水灌溉,黑夜采用喷雾式浇水灌溉;并在茴香幼苗2~4叶期,喷施叶面肥;茴香苗出齐后及时间苗,有并相株的要间成单株,保持株距约5厘米,结合间苗拔除杂草。本发明提供的茴香栽培方法从种子处理进行管理,通过科学的处理,提升了种子的萌发率,而且缩短了茴香种子萌发的周期,提高了茴香产量;使用叶面肥进行喷洒,促进茴香对微量元素的吸收,提升了茴香的营养价值。

    一种麦后复播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

    公开(公告)号:CN211210463U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922265494.7

    申请日:2019-12-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麦后复播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包括:机架、扶手、滚轮;机架的上表面上固定设置有一种料箱,在机架的上表面、位于种料箱的出料口一侧还固定设置有一精量播种机构,精量播种机构的入种口与种料箱出料口相互连通,精量播种机构包括:一具有门体的外壳,外壳的后侧外部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一端上固定设置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一精量盘,外壳内还设置有一与精量盘相配合的环状限位圈;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精量播种机能够对播种粒数进行精确调节,且调节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和实施,适合大规模推广。

    小麦深松分层施肥免耕播种机

    公开(公告)号:CN211047802U

    公开(公告)日:2020-07-21

    申请号:CN201922018000.5

    申请日:2019-11-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麦深松分层施肥免耕播种机,包括:耕种单元,其包括深松分层施肥装置,条旋耕装置,导引滴灌带装置及镇压装置;实现耕种单元与拖拉机连接的悬挂架和机架;与耕种单元相配合的排肥装置、排种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麦深松分层施肥免耕播种机,其能够在一次行进过程中完成深松、分层施肥、条旋耕、条播、铺设滴灌带、镇压等作业,能节约农时、减少对土壤的扰动、节约机械成本、节水抑盐、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工作效率,生产成本和作业成本均得到有效控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