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6050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97723.7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玉米P450基因修饰玉米萜烯合成基因ZmDLS产生薄荷醇的方法,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构建玉米P450基因ZmCYP709E4与玉米萜烯合成基因ZmDLS共表达的重组菌株,利用所得重组菌株生产薄荷醇。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方法的应用。本发明利用基因组及转录组数据,筛选克隆玉米萜烯合成基因ZmDLS和玉米P450基因ZmCYP709E4,通过实验验证了ZmCYP709E4修饰ZmDLS产生单萜醇类‑薄荷醇。
-
公开(公告)号:CN110672749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1016404.9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铁皮石斛中挥发性萜类的方法,属于挥发性萜类物质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固相微萃取装置顶空萃取铁皮石斛1h后,取下萃取头插入气相色谱进样装置的气化室内完成解吸后,进行GC-MS分析。本发明运用Headspace SPME-GC-MS的方法检测铁皮石斛挥发性萜类,可通过目标物的峰值和峰面积对挥发物萜类进行初步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操作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980407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110768.2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玉米南方锈病病原真菌的染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成熟的多堆柄锈菌孢子堆中滴加吐温‑20溶液,静置后,得孢子悬浮液;将孢子悬浮液滴加在载玻片或玉米叶片上,并置于培养皿中的湿润滤纸上;之后,放置于光照培养箱中培养,得萌发孢子;将钌红染液滴加到萌发孢子上进行染色,之后水洗。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染色方法在玉米南方锈病的研究和玉米南方锈病抗性种质资源筛选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钌红染液对多堆柄锈菌染色,避免传统方法的安全问题,且大幅减少染色时间,同时染色效果好,经处理后可大幅度保留各萌发阶段的孢子,并维持菌丝结构的完整性,有助于玉米南方锈病的研究和玉米南方锈病抗性种质资源筛选。
-
公开(公告)号:CN11949829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55856.2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苏醇在制备抑制禾谷镰刀菌生长药剂中的应用及含有紫苏醇的药剂。应用的机理为紫苏醇破坏禾谷镰刀菌的菌丝细胞膜完整性。本发明首次发现紫苏醇对玉米致病菌禾谷镰孢菌的生长抑制作用,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紫苏醇通过破坏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麦角固醇抑制禾谷镰孢菌生长,且抑制作用优势于常见的杀菌剂多菌灵,为玉米抗致病菌的农药开发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391717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98931.9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丹参转录因子SmMYB9a,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一种所述的丹参转录因子SmMYB9a编码的表达蛋白,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的转录因子SmMYB9a可以响应低磷信号,参与丹参磷吸收,可正调控丹参酮的合成,促进丹参酮积累,为低磷信号与次生代谢信号之间的关联提供了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898141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89670.9
申请日:2024-01-2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低磷胁迫下提高铁皮石斛多糖含量的方法,在低磷处理下,采用30μmoL/(m2·s‑1)的光照强度及红光光质条件来栽培铁皮石斛。本发明方法能有效提高铁皮石斛中多糖的含量,该方法节约成本,耗能低,使铁皮石斛适应低磷环境的同时,提高其多糖含量,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543299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448376.4
申请日:2020-05-2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斛组培培养基及其应用,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所述组培培养基以改良的MS固体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所述组培培养基中磷浓度为60~65mmol/L。利用本发明的石斛组培培养基对石斛组培幼苗进行培养,培养得到的石斛植株长势良好,并且能够提高石斛的有效成分(多糖、生物碱和单糖)含量,还能够减少磷的使用量,提高磷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605073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77530.7
申请日:2012-03-2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Q1/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cDNA-SRAP技术分析棕色棉子叶衰老基因差异表达的方法,其步骤为,首先将待分析的材料用浓度为450-550ppm的乙烯喷洒处理18-24小时后提取子叶中的总RNA;再通过cDNA-SRAP PCR反应,对反应产物获得的特异性条带的进行回收、纯化以及序列的功能分析。本发明利用cDNA-SRAP技术在分子水平上分析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以期探明棕色棉子叶衰老的分子机制,加深对棕色棉叶片衰老的认识,为人为的调控彩色棉叶片衰老进程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12056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452334.6
申请日:2024-04-16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减少石菖蒲镉吸收及提高石菖蒲木脂素含量的栽培方法,石菖蒲在磷浓度为0.625mmol/L及镉浓度为100μmol/L的Hoagland营养液中进行水培处理。本发明的栽培方法能有效减少石菖蒲体内镉吸收量且提高石菖蒲的木脂素含量。该方法减少成本,增加产量,使石菖蒲在适应低磷环境的同时,提高其对环境的耐受能力并改善其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15819537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11485400.7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C12N15/82 , A01H6/62 , A01H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P2/ERF转录因子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转录因子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编码转录因子的基因,其全长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其编码区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本发明发现一种参与铁皮石斛挥发性萜类合成调控的AP2/ERF转录因子DoAP2/ERF89,通过酵母单杂技术、双荧光素酶试验,证明DoAP2/ERF89能够结合到DoPAE的启动子区域,激活DoPAE启动子的表达,增强DoPAE启动子活性,促进萜类的合成,在调控铁皮石斛萜类合成中起关键作用,本发明为转录因子DoAP2/ERFs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