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39565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217123.6
申请日:2023-09-20
申请人: 安徽理工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配电网负荷监测装置,涉及负荷监测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安装有电器元件,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盒,所述安装盒的内部,所述安装盒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双金属片、导热杆、第一导电头、第二导电头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根据着火点附近温度高于周围温度,控制着火点附近的电磁阀开启,便于根据着火点位置打开该处一定范围内的喷头进行灭火,进行精准灭火,避免同时开启所有喷头进行灭火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且能够在喷洒灭火材料时带动喷头往复移动,便于扩大喷洒灭火范围,进一步提高灭火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26955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198237.0
申请日:2023-09-15
申请人: 安徽理工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负荷监测采样装置,包括壳体,还包括:连杆组件,用于拔插电器上的线缆,以及限位组件,用于对线缆进行紧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基杆、滑杆、夹杆以及夹板,所述基杆在壳体内侧与壳体铰接,所述基杆顶端的套筒中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基杆顶端套筒两侧铰接有夹杆,两个所述夹杆上分别铰接有夹板,所述基杆与连杆组件连接,所述与散热组件连接;本发明,可自动中断配电器的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1768919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410158162.1
申请日:2024-02-04
IPC分类号: G06Q10/0631 , G06Q50/06 , H02J3/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压缩空气储能的协同调度方法,涉及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领域,包括首先对压缩空气储能调度请求信息进行分析,进而帮助优化储能系统的能量转换,能够指导储能策略的制定,并通过性能影响因子的分析,确定了可用储气库,同时分析模型得到各可用储气库的适配调度能量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性能数据选择最适合释放压缩空气的储气库,从而最大化系统的能量利用率,确保能够满足电力负荷需求,并且避免能量浪费或过度压缩,为分布式压缩空气储能的协同调度提供重要支持,提高了分布式压缩空气储能的协同调度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109146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387142.7
申请日:2023-04-12
IPC分类号: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F17/10
摘要: 本发明涉及储能电站安全评价分析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大型电池储能电站安全性分析评价方法,通过对储能电站电池室内存放单元格内的电池单体的表面温度进行采集,进而基于各存放单元格内电池单体的表面温度进行储能电站运行风险评价,有效弥补了以储能电站电池室内环境温度作为评价依据存在的评价局限,从而能够及时发现储能电站存在的安全隐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可靠度,与此同时在对储能电站进行运行风险评价时基于电池单体表面温度和电池单体所在位置的散热条件对运行风险的影响考虑采集各电池单体所在位置的空气风速,将其结合电池单体表面温度进行储能电站运行风险的综合评价,有利于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689190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58162.1
申请日:2024-02-04
IPC分类号: G06Q10/0631 , G06Q50/06 , H02J3/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压缩空气储能的协同调度方法,涉及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领域,包括首先对压缩空气储能调度请求信息进行分析,进而帮助优化储能系统的能量转换,能够指导储能策略的制定,并通过性能影响因子的分析,确定了可用储气库,同时分析模型得到各可用储气库的适配调度能量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性能数据选择最适合释放压缩空气的储气库,从而最大化系统的能量利用率,确保能够满足电力负荷需求,并且避免能量浪费或过度压缩,为分布式压缩空气储能的协同调度提供重要支持,提高了分布式压缩空气储能的协同调度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109146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387142.7
申请日:2023-04-12
IPC分类号: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F17/10
摘要: 本发明涉及储能电站安全评价分析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大型电池储能电站安全性分析评价方法,通过对储能电站电池室内存放单元格内的电池单体的表面温度进行采集,进而基于各存放单元格内电池单体的表面温度进行储能电站运行风险评价,有效弥补了以储能电站电池室内环境温度作为评价依据存在的评价局限,从而能够及时发现储能电站存在的安全隐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可靠度,与此同时在对储能电站进行运行风险评价时基于电池单体表面温度和电池单体所在位置的散热条件对运行风险的影响考虑采集各电池单体所在位置的空气风速,将其结合电池单体表面温度进行储能电站运行风险的综合评价,有利于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559684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35504.2
申请日:2023-05-12
申请人: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IPC分类号: G01R31/382 , G01R31/3842 , G01R31/392 , G01R31/396 , G01R31/367 , G01N21/88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池储能电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规模化电池储能电站运行状态监控评估系统,该系统包括:储能电站监控模块、储能电池充电质量评估模块、储能电池放电质量评估模块、储能电池运行安全分析模块、储能电池外观缺陷分析模块、储能电池健康状态评估模块、预警终端和云数据库,本发明综合分析储能电池对应的放电质量评估系数,弥补了现有技术中对储能电池所属放电对象关注度不高的缺陷,进而保证储能电池对应放电质量分析的精确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储能电池的运行效率,本发明对储能电池的运行安全进行分析,保障储能电池健康评估系数分析的精确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电池储能电站的充放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822836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546995.0
申请日:2023-05-16
申请人: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IPC分类号: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6/9537 , G06F16/9538 , G07C5/00 , G07C5/08 , G08G1/01
摘要: 本发明属于车网协同工作管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基于存量配电网的车网协同工作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车辆行驶数据提取模块、行驶路况信息提取模块、车辆换电需求评估解析模块、换电站数据提取模块、车辆换电匹配分析模块和车辆换电站确认反馈终端;本发明通过计算路况层面、行驶层面对应的耗电增量,进而根据车辆电池余量、车辆驶往地进行换电需求评估,并当需求评估时,进行换电站确认和反馈,有效解决了当前对换电模式的协同管理还存在一定的欠缺性和局限性问题,规避了充电模式管理中时间以及空间上的限制性,为长途行驶车辆和急于出行车辆提供了便利和参考,进而确保了长途行驶车辆行驶的顺畅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71119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91352.5
申请日:2022-07-27
申请人: 安徽理工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的工商业设备故障诊断方法和系统,通过采集工商业用户的总用电信息,并根据所述总用电信息提取工商业用户用电行为特征;然后构建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模型,将所述用电行为特征输入到所述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模型中,得到用电设备的设备种类、运行状态和功率消耗;提前构建多种工商业设备的设备故障诊断模型,根据所述设备种类选取对应的设备故障诊断模型,将所述运行状态和功率消耗输入至所述对应的设备故障诊断模型中,得到故障诊断结果。本发明公开的方法能够更好地适应工商业中的异构负荷,同时,无需对原始数据或特征工程进行任何繁重的预处理,端到端的算法结构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可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07911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891806.9
申请日:2022-07-27
申请人: 安徽理工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2J3/00 , H02J3/46 , H02J3/38 , H02J3/32 , H02J3/14 , G06Q10/04 , G06Q10/06 , G06Q50/06 , G06N3/12
摘要: 一种基于电价激励的工业厂级及微网负荷优化调度方法,包括:获取企业内多个用电负荷,并根据用电负荷计算每日总负荷;根据每日总负荷构建在预设的负荷时间调度约束条件下的电费计算模型,并根据计算最低电费下的负荷需求曲线;电费计算模型的目标函数为:minC=Wj·Cj‑x·ΔPa·Ca其中,Cj为对应j时段电价;ΔPa为企业参与电网削峰或填谷响应动作的功率;x表示电力公司发布响应需求的情况;输入得到的负荷需求曲线,根据预先构建的微电网负荷优化调度模型计算每个时刻的经济成本和燃料排放,并采用遗传算法计算最优解;本发明能够将需求响应电价补贴及工业用户采用生产过程中的余热发电融入优化调度模型中,实现对工业用户参与大电网削峰填谷和进一步优化自身用电经济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