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老旧建筑结构框架加固结构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32052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595425.5

    申请日:2024-05-14

    摘要: 本发明涉及建筑加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老旧建筑结构框架加固结构,包括数量为两个的支撑板、花篮螺栓、减震装置和数量为两组的锁定螺栓,两个所述支撑板相铰接,所述花篮螺栓铰接于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减震装置安装于上方所述支撑板顶部;使用时,通过角度调节设计满足不同角度的阴角,无需对应定制加固结构,通过减震设计能够使得本加固结构满足建筑的减震需求,提高了建筑加固的安全系数,通过调节机构能够不仅能够调节减震机构的体积和弹性势能,还能有效进行变形指示;解决了现有老旧建筑结构框架加固结构存在的体积大、无法适用于小空间阴角使用、无法起到对建筑阴角的减震保护作用、形变观察不够直观且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

    一种建筑物托换基础旋转移位纠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62910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010817990.3

    申请日:2020-08-14

    IPC分类号: E04G23/06 E02D35/00 E02D33/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提供一种建筑物托换基础旋转移位纠倾方法,涉及建筑物纠倾领域,在建筑物周围开挖环形工作坑,通过建立带有空间曲面的轨道基础铺设移位轨道,对倾斜建筑物设置托换梁构建托换基础,在截断独立基础和框架柱连接后,通过托换基础带动建筑物沿移位轨道的旋转移位,实现三维空间轨迹的有效纠倾;针对建筑物任意方向可能产生的整体倾斜,通过三维空间曲面轨道旋转移位实现纠倾,克服了目前二维路径纠倾难以对倾斜方向与主轴布置方向进行纠倾的限制,并且纠倾后可形成对任意方向地震作用力实现隔震的自恢复结构。

    一种建筑物托换基础旋转移位纠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62910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817990.3

    申请日:2020-08-14

    IPC分类号: E04G23/06 E02D35/00 E02D33/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提供一种建筑物托换基础旋转移位纠倾方法,涉及建筑物纠倾领域,在建筑物周围开挖环形工作坑,通过建立带有空间曲面的轨道基础铺设移位轨道,对倾斜建筑物设置托换梁构建托换基础,在截断独立基础和框架柱连接后,通过托换基础带动建筑物沿移位轨道的旋转移位,实现三维空间轨迹的有效纠倾;针对建筑物任意方向可能产生的整体倾斜,通过三维空间曲面轨道旋转移位实现纠倾,克服了目前二维路径纠倾难以对倾斜方向与主轴布置方向进行纠倾的限制,并且纠倾后可形成对任意方向地震作用力实现隔震的自恢复结构。

    一种用于砖混结构建筑物空间曲面旋转移位纠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62577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10818800.X

    申请日:2020-08-14

    IPC分类号: E02D35/00

    摘要: 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砖混结构建筑物空间曲面旋转移位纠倾方法,涉及建筑物纠倾领域,在建筑物周围开挖环形工作坑,工作坑的边坡外形为球体部分内表面对应的空间曲面结构,并使砖混建筑物的条形基础完全暴露,且均在工作坑范围内;在工作坑的边坡上对应其空间曲面结构铺设旋转移位轨道;针对建筑物任意方向可能产生的整体倾斜,通过三维空间曲面轨道旋转移位实现纠倾,克服了目前二维路径纠倾难以对倾斜方向与主轴布置方向不一致进行纠倾的限制,并且纠倾后可形成对任意方向地震作用力实现隔震的自恢复结构。

    一种用于砖混结构建筑物空间曲面旋转移位纠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62577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818800.X

    申请日:2020-08-14

    IPC分类号: E02D35/00

    摘要: 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砖混结构建筑物空间曲面旋转移位纠倾方法,涉及建筑物纠倾领域,在建筑物周围开挖环形工作坑,工作坑的边坡外形为球体部分内表面对应的空间曲面结构,并使砖混建筑物的条形基础完全暴露,且均在工作坑范围内;在工作坑的边坡上对应其空间曲面结构铺设旋转移位轨道;针对建筑物任意方向可能产生的整体倾斜,通过三维空间曲面轨道旋转移位实现纠倾,克服了目前二维路径纠倾难以对倾斜方向与主轴布置方向不一致进行纠倾的限制,并且纠倾后可形成对任意方向地震作用力实现隔震的自恢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