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81024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0734000.4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62 , H01M4/4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硅氧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所述硅氧负极材料包括硅氧内核,覆盖在所述硅氧内核上的碳包覆层,以及一端嵌入所述碳包覆层中,另一端游离于所述碳包覆层之外的碳纳米管。所述制备方法包括:用模板法将碳纳米管的一端置于硅氧化物的表面,得到处理后的硅氧化物,在所述处理后的硅氧化物表面包覆碳层,对包覆碳层后的硅氧化物进行热处理,得到所述硅氧负极材料。本发明提供的硅氧负极材料具有优异的离子电导率和电子电导率,并且循环性能优良,本发明提供的硅氧负极材料能够优化碳纳米管在负极极片中的分散。
-
公开(公告)号:CN11583229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667365.0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587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锂离子电池负极包括集流体以及包覆集流体的浆料膜;所述浆料膜包括N型导电有机物;所述N型导电有机物包括聚苯胺、聚苯胺衍生物、苝四酸酐、苝四酸酐衍生物,芳香二酰亚胺或芳香二酰亚胺衍生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通过将含有混合N型导电有机物的浆料涂布在集流体上的制备方法,将N型导电有机物添加到锂离子电池负极中,能够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快速充电能力,能够加速锂离子向负极扩散,减小浓差极化,有效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充电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411270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209245.6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4/13 , H01B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负极导电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负极导电剂进行酸化处理,得到酸化负极导电剂;(2)将含氧官能团的负极导电剂材料和溶剂混合,加入导电聚合物和有机酸,搅拌后加入聚合引发剂,经聚合反应得到接枝聚苯胺‑苯胺的负极导电剂分散液;(3)将接枝聚苯胺‑苯胺的负极导电剂分散液与有机酸混合,加入氧化还原引发剂,反应后加入碱调节PH后得到所述改性负极导电剂,发明通过在负极导电剂表面通过化学接枝导电聚合物的方式改善负极导电剂的分散效果,避免小分子的引入,从而兼顾提高分散效果以及提高导电效果,从而改善石墨、导电剂间的电荷传导,提升锂电功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410429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110666562.X
申请日:2021-06-16
Applicant: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131 , H01M4/62 , H01M4/1391 , H01M10/0525 , B01F23/00 , B01F23/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所述正极片通过使用含极性官能团的PVDF作为粘结剂,有效提高了粘结剂与正极活性材料的分子间作用力,从而提高了正极片的压实密度;通过氧极性官能团、N极性官能团和正极活性材料之间进行交联,形成了交联导电网络,提升了正极片的柔韧性。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能量密度较低,且提升能量密度的过程中,过高的压实密度导致卷绕过程内圈极片断裂,造成不必要的容量损失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兼具优异的压实密度和柔韧性的正极片,满足了实用化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965000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110144088.4
申请日:2021-02-01
Applicant: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1/39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池使用寿命的预测方法、装置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预设工况下电池模组内的气体力,并根据所述气体力确定预设工况下电池寿命周期内所述气体力的规律方程;获取预设工况下相邻电芯之间的膨胀力,并根据所述膨胀力确定预设工况下电池寿命周期内所述膨胀力的规律方程;根据所述气体力的规律方程和所述膨胀力的规律方程,计算预设工况下电池寿命周期内所述电芯的卷心力变化方程;根据所述卷心力变化方程确定预设工况下所述电池的使用寿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现有的电池的力学检测方法无法满足电芯安全的需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913130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200727.0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9J9/02 , C09J151/08 , C08F285/00 , C08F222/02 , C08F220/06 , C08F283/00 , C08F212/08 , C08F220/18 , C08F220/48 , H01M4/62 , H01M4/1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极乳液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第一功能单体和掺杂酸为原料进行种子乳液聚合反应,得到酸化掺杂的种子乳液;(2)以步骤(1)得到的酸化掺杂的种子乳液与第二功能单体为原料进行继续聚合反应,得到分散液;(3)将步骤(2)得到的分散液与有机酸混合,反应,得到所述负极乳液粘结剂;其中,所述第一功能单体包括三苯胺、苯胺或吡咯中的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第二功能单体包括苯乙烯和丙烯酸酯;所述第二功能单体还包括丙烯腈,本发明通过调整负极乳液胶的颗粒结构设计,引入导电聚合物,兼顾粘结和导电效果的负极乳液胶,从而改善石墨、导电剂间的电荷传导,提升锂电功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782882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114871.2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15 , H01M50/176 , H01M50/3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电芯顶盖,包括端子、上塑胶、顶盖片和防爆膜保护片;所述上塑胶以插槽方式分别与所述端子和顶盖片连接,防止转动同时提升了装配效率。所述顶盖片在防爆孔四周设有第三凸台,有效阻挡顶盖片与电芯铝壳焊接的焊渣飞溅、抵挡焊接的热量蔓延,还可以提升顶盖片的抗折弯性能。第三凸台上设有对称的卡口,防爆膜保护片上设有凸块,快速完成防爆膜保护片装配的同时保证电芯外观一致性。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新型电芯,所述新型电芯包括以上所述的新型电芯顶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新型电池包,所述新型电池包包括以上所述的新型电芯;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新型电芯顶盖、电芯及电池包的组装方法,用于组装新型电芯顶盖、电芯以及电池包。
-
公开(公告)号:CN113745631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011084.5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卷芯揉平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将电池卷芯放置在恒温箱中储存;S2、将S1中的电池卷芯从恒温箱中取出,对电池卷芯的端部进行揉平;S3、对S2中揉平后的电池卷芯的端部进行汇流盘的焊接。本发明的电池卷芯揉平方法能够减少揉平过程中的金属屑的产生,降低电池短路风险,电池卷芯结构变得更加密实,降低焊接汇流盘时电池卷芯被焊穿的风险,节约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471440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778801.0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62 , H01M4/4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氧材料、其制备方法及用途。所述硅氧材料的制备原料包括掺杂元素M掺杂的Si单质,所述掺杂元素M包括硼、铝、镓、铟、氮、磷、砷或锑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由于采用第三主族和/或第五主族的元素对Si单质进行掺杂,改变了硅单质的动力学性能,进而可以使Si单质在与SiO2等原料氧化还原反应制备硅氧材料时,硅氧材料形成界面团簇混合模型,其中的Si元素具有导体属性,从而使得到的硅氧材料具有较高的电导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178663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470561.8
申请日:2021-04-28
Applicant: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417 , H01M50/403 , H01M50/434 , H01M50/457 , H01M50/446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复合隔膜包括基膜,以及涂覆在所述基膜至少一侧的复合涂层,所述复合涂层包括相互分散的陶瓷和聚合物。所述陶瓷和聚合物相互分散,使得所述复合隔膜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电解液的浸润性,优异的机械性能,同时提升电池的硬度,使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得到极大的改善。所述陶瓷、聚合物和基膜的相互配合,使得所述复合隔膜具有较低的透气度值和较高的锂离子的传导率,有效降低锂离子电池的内阻,同时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和硬度,可广泛应用于动力离子电池等储能器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