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88222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61500.6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IPC: A61L26/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乏氧外泌体的智能响应水凝胶敷料的制备方法,利用高G含量的海藻酸钠进行醛基化改性,再进行苯基硼酸接枝,制得苯基硼酸接枝的醛基化海藻酸钠(PBA‑OSA);利用羧甲基壳聚糖进行单宁酸改性,制得单宁酸改性羧甲基壳聚糖(TA‑CMCS);利用PBA‑OSA的醛基与TA‑CMCS的氨基之间的席夫碱反应以及PBA‑OSA的苯基硼酸基团与TA‑CMCS的羟基的硼酸酯键形成力学性能及交联密度可调节的双网络结构多糖基水凝胶,并将干细胞来源的乏氧外泌体负载于多糖基水凝胶中,制备得到基于乏氧外泌体的智能响应水凝胶敷料,具有较好的力学强度和柔韧性,且根据糖尿病创面微环境的高糖和氧化应激水平,按需释放乏氧外泌体,达到持续促进创面血管再生和促进创面愈合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490336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09026.7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IPC: A61B18/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跖疣的液氮取用装置,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包括存储有液氮的基体、手动调节组件、执行组件、进气管道、阀门组件和控制单元;基体设置有出液口,阀门组件安装在出液口,用于控制出液口的启闭,进气管道设置在出液口并与阀门组件连通,执行组件与基体滑动连接,手动调节组件用于初步调节执行组件,此时执行组件与进气管道之间的距离为液氮使用量;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液氮的使用量驱动执行组件向阀门组件靠近,控制单元控制执行组件从起点运动到终点时能够对进气管道进行封堵,进而进气管道控制阀门组件关闭,且液氮使用量结束后能够及时关闭进液口,精准控制液氮的使用,达到按量治疗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477231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709028.6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自动关闭功能的输液夹,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包括夹持在输液管空气过滤管与针头之间的夹持模块、控制模块以及和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安装在夹持模块的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和角度调节组件;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输液管上侧,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夹持模块区域的输液管,所述第三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夹持模块底部的输液管区域,根据所述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和所述第三传感器检测数据综合变化趋势控制所述夹持模块夹紧输液管,通过设置若干组传感器来检测输液夹三个区域的折射率情况来判断输液的情况,提高控制模块的判断精度,能够保证输液的正常进行以及能够及时、准确地关闭输液管。
-
公开(公告)号:CN116688222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0761500.6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IPC: A61L26/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乏氧外泌体的智能响应水凝胶敷料的制备方法,利用高G含量的海藻酸钠进行醛基化改性,再进行苯基硼酸接枝,制得苯基硼酸接枝的醛基化海藻酸钠(PBA‑OSA);利用羧甲基壳聚糖进行单宁酸改性,制得单宁酸改性羧甲基壳聚糖(TA‑CMCS);利用PBA‑OSA的醛基与TA‑CMCS的氨基之间的席夫碱反应以及PBA‑OSA的苯基硼酸基团与TA‑CMCS的羟基的硼酸酯键形成力学性能及交联密度可调节的双网络结构多糖基水凝胶,并将干细胞来源的乏氧外泌体负载于多糖基水凝胶中,制备得到基于乏氧外泌体的智能响应水凝胶敷料,具有较好的力学强度和柔韧性,且根据糖尿病创面微环境的高糖和氧化应激水平,按需释放乏氧外泌体,达到持续促进创面血管再生和促进创面愈合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5626984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629524.8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氟化聚(β‑氨基酯)聚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在基因递送中的应用。本发明公开的功能性氟化聚(β‑氨基酯)是一种结构全新的聚合物且其制备方法简易、原料容易获得、聚合物结构和组成易于调节,可应用于DNA及mRNA的递送。所提供的功能性氟化聚(β‑氨基酯)聚合物结构可调,其主链包含多种组分的聚(β‑氨基酯),侧链经过氟化修饰,并形成或不形成烷基侧链的结构,末端结构包含伯氨、仲氨或叔胺,是一类结构全新的功能性的聚合物基因载体。其具有优异的基因转染效率和细胞相容性,在多种难转染性细胞(贴壁或悬浮培养)中可实现优异的DNA和mRNA递送。
-
公开(公告)号:CN115626984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629524.8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氟化聚(β‑氨基酯)聚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在基因递送中的应用。本发明公开的功能性氟化聚(β‑氨基酯)是一种结构全新的聚合物且其制备方法简易、原料容易获得、聚合物结构和组成易于调节,可应用于DNA及mRNA的递送。所提供的功能性氟化聚(β‑氨基酯)聚合物结构可调,其主链包含多种组分的聚(β‑氨基酯),侧链经过氟化修饰,并形成或不形成烷基侧链的结构,末端结构包含伯氨、仲氨或叔胺,是一类结构全新的功能性的聚合物基因载体。其具有优异的基因转染效率和细胞相容性,在多种难转染性细胞(贴壁或悬浮培养)中可实现优异的DNA和mRNA递送。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