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38510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310321328.2

    申请日:2023-03-29

    Abstract: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所述二次电池即便因充放电导致负极层的厚度有较大变化,且隔膜的负极层侧具有导电层,该导电层也不易与正极层及正极引线接触,正极层与负极层不易发生短路。二次电池具有:电极积层体,具有正极层、负极层、及配置在所述正极层与所述负极层之间的隔膜;电解液;外装体,收容所述电极积层体及所述电解液;正极端子及负极端子,设置在所述外装体;正极引线,将所述正极层与所述正极端子电连接;及负极引线,将所述负极层与所述负极端子电连接;所述隔膜具有超出与所述正极端子连接之侧的所述正极层的端部而向外侧延出的延出部;在所述隔膜的所述负极层侧的表面,将与所述负极层接触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设为设置有导电层的导电区域,将所述延出部的所述正极端子侧的端部的至少一部分设为未设置所述导电层的非导电区域。

    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和锂离子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2420980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010841346.X

    申请日:2020-08-20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和锂离子二次电池,即便在使电极高密度化时,仍然能够抑制电解液的浸透性降低,并能够抑制电阻增加。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中,在集电体与活性物质层之间,配置电解液的扩散速度比在活性物质层中更快的层。具体来说,是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其具备:集电体;及,电极活性物质层,其形成于集电体的至少单面,且含有电极活性物质;其中,在集电体与电极活性物质层之间配置导电层,所述导电层含有固体电解质粒子和导电粒子。

    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520305A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111382290.7

    申请日:2021-11-19

    Inventor: 西面和希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及锂离子二次电池,在重复充放电循环时也能够抑制容量下降,且对充放电循环具有优异的耐久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其具备电极合剂层,所述电极合剂层包括电极活性物质及高介电性无机固体,前述电极活性物质在表面具备与前述高介电性无机固体接触的部位、及与电解液接触的部位,前述高介电性无机固体为Na或Mg系高介电性无机固体。

    复合颗粒、复合颗粒的制造方法、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2154565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980033808.0

    申请日:2019-05-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颗粒、复合颗粒的制造方法、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及锂离子二次电池,能够实现一种如下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优异的耐久性,而且因减小内部电阻而具有较大的容量。锂离子二次电池具备:正极,其具备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和导电助剂的正极活性物质层;负极,其具备包含负极活性物质和导电助剂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及,电解液。该正极活性物质层或该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至少一层中,包含导电助剂‑锂离子传导性无机固体电解质复合体,所述复合体的锂离子传导性无机固体电解质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被导电助剂覆盖,该导电助剂的内部具有包含非水系电解液的空隙。

    复合颗粒、复合颗粒的制造方法、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2154565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1980033808.0

    申请日:2019-05-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颗粒、复合颗粒的制造方法、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及锂离子二次电池,能够实现一种如下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优异的耐久性,而且因减小内部电阻而具有较大的容量。锂离子二次电池具备:正极,其具备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和导电助剂的正极活性物质层;负极,其具备包含负极活性物质和导电助剂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及,电解液。该正极活性物质层或该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至少一层中,包含导电助剂‑锂离子传导性无机固体电解质复合体,所述复合体的锂离子传导性无机固体电解质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被导电助剂覆盖,该导电助剂的内部具有包含非水系电解液的空隙。

    锂金属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95735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306188.1

    申请日:2023-03-27

    Abstract: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锂金属二次电池,所述锂金属二次电池能够在控制锂的析出形态的同时,抑制高浓度电解液的分解而提高充放电循环特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锂金属二次电池(1),具备耐还原性高的电解液(16),每1L溶剂含有2~6mo1电解质,并且再溶解量相对于锂在铜表面的析出量的比例即锂析出溶解效率为98.5%以上,负极(10)的锂金属层(18)的相对密度为40~85%。另外,提供一种锂金属二次电池(2),具备耐氧化性高的电解液(26),每1L溶剂含有2~6mo1电解质,并且在对电极为锂、工作电极为铂时,电流密度为0.4mA/cm2的电压为5.5V以上,负极(20)的锂金属层(28)的相对密度为70~95%。

    正极及蓄电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927687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111486145.3

    申请日:2021-12-07

    Inventor: 西面和希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正极,具有正极集电器及正极复合材料层,前述正极复合材料层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及介电性颗粒,所述正极的峰值细孔直径为前述介电性颗粒的中值粒径以下。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电装置,具有所述正极、负极及电解液。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