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394676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833153.8
申请日:2017-09-15
Applicant: 杭州清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浙江杭州市余杭区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IPC: H02G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绝缘架空线路的避雷线保护角确定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利用所述线路的经验公式,确定所述线路的雷击跳闸率关于避雷线保护角的表达式;获取与避雷线保护角存在关联性的避雷线参数的约束条件;利用所述表达式计算雷击跳闸率,并在满足所述约束条件的情况下,将雷击跳闸率最小时对应的保护角选定为避雷线保护角的最终确定值。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绝缘架空线路的避雷线保护角确定方法,利用经验公式确定避雷跳闸率与避雷线保护角的关系式,在避雷跳闸率最小、满足约束条件的情况下,选定避雷线保护角,综合考虑了线路过电压幅值与雷电绕击线路概率,对避雷线保护角进行计算确定。
-
公开(公告)号:CN107035215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312453.1
申请日:2017-05-05
Applicant: 国网浙江杭州市余杭区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IPC: E04H12/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H12/3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两段式扶正的电杆校正装置,包括工作台、第一扶正手臂、推动第一扶正手臂的第一千斤顶、第二扶正手臂及推动第二扶正手臂的第二千斤顶,第二扶正手臂的底部固定于工作台上,第二扶正手臂的顶部与第一扶正手臂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扶正手臂的另一端与电杆抵触,操作第一千斤顶以推动第一扶正手臂以实现电杆的第一段扶正,操作第二千斤顶以推动第二扶正手臂,第二扶正手臂推动第一扶正手臂以实现电杆的第二段扶正。这样增加了电杆校正装置的工作行程,以弥补千斤顶自身行程较短的缺点,提升了电杆校正装置的适用范围,且通过两次对电杆的扶正,提升电杆扶正的准确度,保证电杆的校正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329066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10790940.9
申请日:2017-09-05
Applicant: 浙江群力电气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杭州市余杭区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IPC: G01R3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1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局部放电源的定位方法,包括获取局部放电现象的测量数据;根据测量数据构造局部放电源的位置坐标所满足的目标方程;利用遗传算法在实数域内对目标方程进行计算,生成初始坐标;利用牛顿迭代算法,以初始坐标为迭代初始值进行迭代计算,生成收敛坐标,将收敛坐标确定为局部放电源的位置坐标。本申请在遗传算法的计算结果上,通过牛顿迭代算法进一步确定出局部放电源的位置坐标,可以有效提高定位速度并保证定位精度。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局部放电源的定位装置,同样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589352A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710791570.0
申请日:2017-09-05
Applicant: 浙江群力电气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杭州市余杭区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局部放电源的定位方法,包括获取局部放电现象的测量数据;根据测量数据构造局部放电源的位置坐标所满足的目标方程;利用牛顿迭代法在复数域内对目标方程进行迭代计算,生成收敛坐标;利用网格搜索法,在以收敛坐标的实部为中心的实数区域内进行遍历搜索,将与局部放电源的位置坐标的误差最小的网格中心的坐标确定为局部放电源的位置坐标。本申请通过在牛顿迭代法的基础上进行网格搜索,可以有效地计算生成局部放电源的实际位置坐标,并保证定位结果的准确性。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局部放电源的定位装置,同样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06681468U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720497070.1
申请日:2017-05-05
Applicant: 国网浙江杭州市余杭区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IPC: E04H12/3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两段式扶正的电杆校正装置,包括工作台、第一扶正手臂、推动第一扶正手臂的第一千斤顶、第二扶正手臂及推动第二扶正手臂的第二千斤顶,第二扶正手臂的底部固定于工作台上,第二扶正手臂的顶部与第一扶正手臂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扶正手臂的另一端与电杆抵触,操作第一千斤顶以推动第一扶正手臂以实现电杆的第一段扶正,操作第二千斤顶以推动第二扶正手臂,第二扶正手臂推动第一扶正手臂以实现电杆的第二段扶正。这样增加了电杆校正装置的工作行程,以弥补千斤顶自身行程较短的缺点,提升了电杆校正装置的适用范围,且通过两次对电杆的扶正,提升电杆扶正的准确度,保证电杆的校正效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