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719641A
公开(公告)日:2006-01-11
申请号:CN200510079325.4
申请日:2005-06-17
Applicant: 桂林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杂非晶态氢氧化镍电化学活性纳米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1)以镍盐、碱或镍盐、碱和掺杂元素的氢氧化物或稀土盐为主要原料,以TX-100、正丁醇、环己烷为辅助原料;(2)将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按1∶5-25∶5-25的体积比混合,再将镍盐、碱或镍盐、碱和掺杂元素的氢氧化物或稀土盐增溶于其中,置于反应釜中,通过控制水浴温度在55-65℃之间,在强烈搅拌下进行合成反应。(3)将反应产物快速冷冻、过滤、乙醇洗涤、干燥、研磨分散,得到纳米非晶氢氧化镍电化学活性超细粉体材料。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易于控制条件;将产品制备的电极材料结构稳定,放电比容量高,循环性能好。
-
公开(公告)号:CN1252847C
公开(公告)日:2006-04-19
申请号:CN03132992.6
申请日:2003-07-25
Applicant: 桂林工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91 , C01G45/1242 , C01G51/54 , C01G53/54 , C01P2002/52 , C01P2002/54 , C01P2006/40 , H01M4/0471 , H01M4/5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合成方法,特别是分别掺杂钙、钛、镓等元素一种或两种盐合成复相锰酸锂粉体的相转移合成方法。(1)以醋酸锂盐、锰盐和掺杂元素的硝酸盐为主要原料,以有机白油、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辅助原料;(2)将主要原料按目标产物化学式计量配制成溶液置于反应釜中,通过控制70~80℃的温度,进行搅拌合成反应;(3)在反应产物体系中加入合适体积比量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白油,保温搅拌、静置、分相、过滤、弃水相、干燥、箱式电炉中于800~850℃灼烧12~15小时,随炉冷却后经研磨分散后即获得具有结构稳定和良好电化学性能的掺杂锰酸锂活性粉体材料。该合成方法操作简单,合成的产品电化学性能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571188A
公开(公告)日:2005-01-26
申请号:CN03132992.6
申请日:2003-07-25
Applicant: 桂林工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91 , C01G45/1242 , C01G51/54 , C01G53/54 , C01P2002/52 , C01P2002/54 , C01P2006/40 , H01M4/0471 , H01M4/5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合成方法,特别是通过分别掺杂镍、钙、钴、钛、镓等元素一种或两种合成掺杂锰酸锂粉体的相转移合成方法。(1)以醋酸锂盐、锰盐和掺杂元素的硝酸盐为主要原料,以有机白油、CTAB为辅助原料;(2)将主要原料按目标产物化学式计量量配制成溶液置于反应釜中,通过控制70℃-80℃的温度,进行搅拌合成反应;(3)在反应产物体系中加入合适体积比量的CTAB和白油,保温搅拌0.5小时后静置、分相、过滤、弃水相、干燥、箱式电炉中于800℃-850℃灼烧12-15小时,随炉冷却后经研磨分散后即获得具有结构稳定和良好电化学性能的掺杂锰酸锂活性粉体材料。该合成方法操作简单,合成的产品电化学性能良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