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533776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980051243.9

    申请日:2019-10-07

    Inventor: 西尾好司

    Abstract: 提供能够改善胎圈部的耐久性的充气轮胎。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在胎圈芯(5)的外周上配置有胎圈填胶(6),胎体层(4)的卷起端部(4e)配置于比胎圈填胶(6)的外径侧端部(6e)靠内径侧处,胎体层(4)的卷起端部(4e)从胎体层(4)的主体部分离,在各胎圈部(3)中在胎圈填胶(6)的宽度方向外侧配置有至少1层有机纤维加强层(12),从胎侧部(2)到胎圈部(3)配置有胎侧橡胶层(12),并且在胎圈填胶(6)与有机纤维加强层(12)之间以与胎体层(4)的卷起端部(4e)相邻的方式配置有内侧橡胶加强层(15),在有机纤维加强层(12)与胎侧橡胶层(13)之间配置有裂纹抑制层(16),裂纹抑制层(16)从相对于位于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的有机纤维加强层(12)重叠5mm以上的位置朝向外径侧延伸且在比胎圈填胶(6)的外径侧端部(6e)靠外径侧的位置处抵接于胎体层(4)的主体部,裂纹抑制层(16)的100%模量KcM100为胎侧橡胶层(13)的100%模量SM100的1.5倍以上。

    充气轮胎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177700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880006434.9

    申请日:2018-01-11

    Inventor: 西尾好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具备将胎圈钢丝111呈环状且多重地卷绕而成的一对胎圈芯11。此外,在胎圈芯11的径向剖视图中,胎圈芯11具有将一根或多根胎圈钢丝111以最密状态卷绕而成的六边形的钢丝排列构造。此外,六边形是所有顶点都具有钝角内角的凸六边形。此外,Y轴方向上的钢丝截面的层数M和X轴方向上的钢丝截面的排列数N的最大值N_max具有0.75≦M/N_max≦1.30的关系。此外,从位于轮胎宽度方向的最内侧的六边形的顶点P6到六边形的重心G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距离A和从位于轮胎宽度方向的最外侧的六边形的顶点P3到六边形的重心G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距离B具有1.05≦B/A的关系。

    充气轮胎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585018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1980055335.4

    申请日:2019-10-07

    Inventor: 西尾好司

    Abstract: 提供能够改善胎圈部的耐久性的充气轮胎。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在胎圈芯(5)的外周上配置有胎圈填胶(6),胎体层(4)的卷起端部(4e)配置于比胎圈填胶(6)的外径侧端部(6e)靠内径侧处,胎体层(4)的卷起端部(4e)与胎体层(4)的主体部分离,在各胎圈部(3)配置有钢加强层(11),从胎侧部(2)到胎圈部(3)配置有胎侧橡胶层(12),并且在胎圈填胶(6)与胎侧橡胶层(12)之间以覆盖胎体层(4)的卷起端部(4e)及钢加强层(11)的端部(11e)的方式配置有橡胶加强支承层(14),橡胶加强支承层(14)至少从胎圈芯(5)的侧方位置朝向外径侧延伸且在比胎圈填胶(6)的外径侧端部(6e)靠外径侧的位置抵接于胎体层(4)的主体部,橡胶加强支承层(14)的100%模量(KM100)相对于与橡胶加强支承层(14)相邻的胎圈填胶(6)的100%模量(BFM100)及胎侧橡胶层(12)的100%模量(SM100)分别为1.5倍以上。

    充气轮胎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533776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1980051243.9

    申请日:2019-10-07

    Inventor: 西尾好司

    Abstract: 提供能够改善胎圈部的耐久性的充气轮胎。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在胎圈芯(5)的外周上配置有胎圈填胶(6),胎体层(4)的卷起端部(4e)配置于比胎圈填胶(6)的外径侧端部(6e)靠内径侧处,胎体层(4)的卷起端部(4e)从胎体层(4)的主体部分离,在各胎圈部(3)中在胎圈填胶(6)的宽度方向外侧配置有至少1层有机纤维加强层(12),从胎侧部(2)到胎圈部(3)配置有胎侧橡胶层(12),并且在胎圈填胶(6)与有机纤维加强层(12)之间以与胎体层(4)的卷起端部(4e)相邻的方式配置有内侧橡胶加强层(15),在有机纤维加强层(12)与胎侧橡胶层(13)之间配置有裂纹抑制层(16),裂纹抑制层(16)从相对于位于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的有机纤维加强层(12)重叠5mm以上的位置朝向外径侧延伸且在比胎圈填胶(6)的外径侧端部(6e)靠外径侧的位置处抵接于胎体层(4)的主体部,裂纹抑制层(16)的100%模量KcM100为胎侧橡胶层(13)的100%模量SM100的1.5倍以上。

    充气轮胎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367635B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680073815.X

    申请日:2016-12-14

    Inventor: 西尾好司

    Abstract: 装接于15[°]锥度的规定轮辋的充气轮胎具备:胎圈芯、胎体、钢帘线增强层、胎圈橡胶层、有机纤维增强层以及第一增强橡胶层。第二线段与第三线段的距离为4[mm]以上且12[mm]以下,第一增强橡胶层的复弹性模数为6[MPa]以上且10[MPa]以下,第一增强橡胶层的断裂伸长率为300[%]以上且450[%]以下,第一高度与第二高度之差为3[mm]以上且15[mm]以下。

    充气轮胎
    6.
    发明公开
    充气轮胎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425575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280040288.8

    申请日:2022-03-28

    Inventor: 西尾好司

    Abstract: 一种充气轮胎,在钢加强层(10)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配置有有机纤维加强层(11、12),有机纤维加强层(11、12)各自包含向一个方向拉齐的多根有机纤维帘线,构成有机纤维加强层(11、12)的有机纤维帘线以在层间相互交叉的方式取向,有机纤维加强层(11)的外径侧端部(11i)位于比胎体层(4)的卷起端部(4e)靠轮胎径向外侧的位置,有机纤维加强层(12)的外径侧端部(12i)位于比胎体层(4)的卷起端部(4e)靠轮胎径向内侧且比线段(K)靠轮胎径向外侧的位置,有机纤维加强层(11、12)的内径侧端部(11i、12i)均位于比线段(J)靠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有机纤维加强层(11)的帘线角度θA处于20°≤|θA|≤45°或70°≤|θA|≤90°的范围,有机纤维加强层(12)的帘线角度θB处于20°≤|θB|≤45°或70°≤|θB|≤90°的范围。

    充气轮胎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177700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880006434.9

    申请日:2018-01-11

    Inventor: 西尾好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具备将胎圈钢丝111呈环状且多重地卷绕而成的一对胎圈芯11。此外,在胎圈芯11的径向剖视图中,胎圈芯11具有将一根或多根胎圈钢丝111以最密状态卷绕而成的六边形的钢丝排列构造。此外,六边形是所有顶点都具有钝角内角的凸六边形。此外,Y轴方向上的钢丝截面的层数M和X轴方向上的钢丝截面的排列数N的最大值N_max具有0.75≦M/N_max≦1.30的关系。此外,从位于轮胎宽度方向的最内侧的六边形的顶点P6到六边形的重心G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距离A和从位于轮胎宽度方向的最外侧的六边形的顶点P3到六边形的重心G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距离B具有1.05≦B/A的关系。

    充气轮胎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367635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680073815.X

    申请日:2016-12-14

    Inventor: 西尾好司

    Abstract: 装接于15[°]锥度的规定轮辋的充气轮胎具备:胎圈芯、胎体、钢帘线增强层、胎圈橡胶层、有机纤维增强层以及第一增强橡胶层。第二线段与第三线段的距离为4[mm]以上且12[mm]以下,第一增强橡胶层的复弹性模数为6[MPa]以上且10[MPa]以下,第一增强橡胶层的断裂伸长率为300[%]以上且450[%]以下,第一高度与第二高度之差为3[mm]以上且15[mm]以下。

    充气轮胎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585018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980055335.4

    申请日:2019-10-07

    Inventor: 西尾好司

    Abstract: 提供能够改善胎圈部的耐久性的充气轮胎。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在胎圈芯(5)的外周上配置有胎圈填胶(6),胎体层(4)的卷起端部(4e)配置于比胎圈填胶(6)的外径侧端部(6e)靠内径侧处,胎体层(4)的卷起端部(4e)与胎体层(4)的主体部分离,在各胎圈部(3)配置有钢加强层(11),从胎侧部(2)到胎圈部(3)配置有胎侧橡胶层(12),并且在胎圈填胶(6)与胎侧橡胶层(12)之间以覆盖胎体层(4)的卷起端部(4e)及钢加强层(11)的端部(11e)的方式配置有橡胶加强支承层(14),橡胶加强支承层(14)至少从胎圈芯(5)的侧方位置朝向外径侧延伸且在比胎圈填胶(6)的外径侧端部(6e)靠外径侧的位置抵接于胎体层(4)的主体部,橡胶加强支承层(14)的100%模量(KM100)相对于与橡胶加强支承层(14)相邻的胎圈填胶(6)的100%模量(BFM100)及胎侧橡胶层(12)的100%模量(SM100)分别为1.5倍以上。

    充气轮胎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843608B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1780064359.7

    申请日:2017-10-24

    Inventor: 西尾好司

    Abstract: 一种充气轮胎,防止胎趾部的翘起。在未安装于轮辋的状态下的子午剖面中,规定有:与胎圈芯21的轮胎径向最内侧的底边22平行且经过胎圈芯21的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的外侧突出点E的第一直线D、在外侧突出点E的位置与第一直线D正交的第二直线F、及与第一直线D正交且经过轮辋缓冲橡胶29的交点H的第三直线J,第二直线F与第三直线J的距离A为2.0mm以上且4.0mm以下,胎圈芯21的轮胎宽度方向最内侧的内侧突出点Q与胎体层6的胎体帘线的最短距离B为0.6mm以上且1.4mm以下,胎圈芯21的底边22的轮胎宽度方向最内侧端R与胎体层6的胎体帘线的最短距离C为1.2mm以上且2.2mm以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