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0528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093920.0
申请日:2025-01-21
Applicant: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设备气体排放装置、系统及方法,装置包括与压力容器连接的堆顶排气系统,堆顶排气系统包括正常排气管线,和堆顶事故排气系统,堆顶事故排气系统包括可打开和关闭的事故排气管线,核电站正常运行状态下,事故排气管线处于关闭状态,核电站处于事故运行状态下,事故排气管线处于开启状态。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堆顶事故排气系统以及冗余独立两列数字化控制系统来实现不可凝气体的排放,从工艺管线/设备配置和控制方案上实现了事故工况下排气功能的有效性和独立性,避免了事故工况下不可凝气体不能及时排出的问题,同时,避免了在压力容器顶部重新开孔的问题,确保了对原有设计影响的最小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757633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057494.3
申请日:2021-09-09
Applicant: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核电厂蒸汽发生器水位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控制机组的当前运行功率,判断所述当前运行功率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一运行功率阈值;若所述当前运行功率未超过预设的第一运行功率阈值,获取主汽压力值和给水压力值,基于所述主汽压力值和所述给水压力值,对给水调节阀进行阀位控制;若所述当前运行功率超过了预设的第一运行功率阈值,获取所述当前运行功率和给水泵运行状态,基于所述当前运行功率和所述给水泵运行状态,对给水泵的转速进行控制,同时基于所述当前控制功率对给水调节阀门的开度进行控制。采用本方法能够实现蒸汽发生器水位控制的自适应调节,提高对蒸汽发生器水位控制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16634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081206.5
申请日:2024-01-19
Applicant: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核电站机组设备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和系统。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操作任务的目标步骤序号;根据目标操作任务的目标步骤序号生成第一控制指令,并根据第一控制指令控制核电机组中的安全级设备执行与目标操作任务的目标步骤序号对应的第一目标操作。将目标操作任务的目标步骤序号发送给第二服务器,以使第二服务器根据目标操作任务的目标步骤序号生成第二控制指令,并根据第二控制指令控制核电机组中的非安全级设备执行与目标操作任务的目标步骤序号对应的第二目标操作。本申请中,通过根据第一控制指令控制安全级设备执行相应的操作以及根据第二控制指令控制非安全级设备执行相应的操作,从而可以提高核电站机组设备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757633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111057494.3
申请日:2021-09-09
Applicant: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核电厂蒸汽发生器水位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控制机组的当前运行功率,判断所述当前运行功率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一运行功率阈值;若所述当前运行功率未超过预设的第一运行功率阈值,获取主汽压力值和给水压力值,基于所述主汽压力值和所述给水压力值,对给水调节阀进行阀位控制;若所述当前运行功率超过了预设的第一运行功率阈值,获取所述当前运行功率和给水泵运行状态,基于所述当前运行功率和所述给水泵运行状态,对给水泵的转速进行控制,同时基于所述当前控制功率对给水调节阀门的开度进行控制。采用本方法能够实现蒸汽发生器水位控制的自适应调节,提高对蒸汽发生器水位控制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700414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675078.9
申请日:2013-12-10
Applicant: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IPC: G21D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站多样性驱动系统及方法,该核电站多样性驱动系统包括多样性驱动机柜,所述多样性驱动机柜包括判断模块和接口模块。本发明提供的核电站多样性驱动系统能够在数字化仪控系统发生软件共因故障时,使得反应堆停堆和汽轮机停机,降低了核电站因数字化仪控系统软件共因故障且发生预期瞬态及设计基准事故时,反应堆无法停堆、汽轮机无法停机并无法启动相应的专设缓解设施功能,进而产生超设计基准事件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3021489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21429.6
申请日:2012-12-07
Applicant: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站化学与容积控制系统下泄流温度的控制装置及方法,该控制装置包括:热交换模块,用于通过热交换来调节下泄流温度;温度测量模块,用于测量实际下泄流温度;参数生成模块,用于基于实际下泄流温度、以及实际下泄流温度与预设的基准下泄流温度的误差来生成控制参数;PID控制器,用于基于控制参数来控制热交换模块进行热交换。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的PI控制器,PID控制器原理简单、适应性强、鲁棒性强。进一步地,还采用补偿模块来补偿控制中产生的与时间有关的纯延迟,从而明显减少超调量和加速调节过程;采用模糊模块来实时整定控制参数,使得控制过程中控制参数达到最优,从而提高控制精度,改善控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575448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10944814.5
申请日:2015-12-15
Applicant: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IPC: G21D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电站反应堆保护系统及其中的安全控制方法,涉及核电站领域,能够降低保护系统维护、定期试验的方案复杂程度。保护系统具备:分为N个保护通道的紧急停堆系统,每个保护通道从信号预处理系统获取保护参数,进行阈值比较;与N个保护通道连接的专设驱动系统,接收阈值比较结果,并根据阈值比较结果进行专设驱动逻辑处理,输出第一专设驱动指令用于驱动核电厂设计基准事故发生后,反应堆达到可控状态前需要操作的执行机构;通过安全级环网与专设驱动系统连接的安全自动化系统,产生第一设备级控制指令用于对核电厂设计基准事故发生后,反应堆从可控状态到安全停堆状态过程中需要操作的执行机构进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5575448B
公开(公告)日:2017-10-31
申请号:CN201510944814.5
申请日:2015-12-15
Applicant: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IPC: G21D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电站反应堆保护系统及其中的安全控制方法,涉及核电站领域,能够降低保护系统维护、定期试验的方案复杂程度。保护系统具备:分为N个保护通道的紧急停堆系统,每个保护通道从信号预处理系统获取保护参数,进行阈值比较;与N个保护通道连接的专设驱动系统,接收阈值比较结果,并根据阈值比较结果进行专设驱动逻辑处理,输出第一专设驱动指令用于驱动核电厂设计基准事故发生后,反应堆达到可控状态前需要操作的执行机构;通过安全级环网与专设驱动系统连接的安全自动化系统,产生第一设备级控制指令用于对核电厂设计基准事故发生后,反应堆从可控状态到安全停堆状态过程中需要操作的执行机构进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5448368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10776451.9
申请日:2015-11-12
Applicant: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IPC: G21D3/0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核电站多样性驱动系统及方法和多样性保护系统。该核电站多样性驱动系统用于在反应堆保护系统失效时保护核电站的安全,包括: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检测信号;逻辑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检测信号进行逻辑处理以判断是否发生设计基准事故,并当所述判断为是时产生驱动信号;信号输出模块,用于将所述驱动信号输出至执行机构以驱动所述执行机构动作。本发明可实现对设计基准事故的自动检测并相应产生驱动信号以自动控制执行机构动作。
-
公开(公告)号:CN103700414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310675078.9
申请日:2013-12-10
Applicant: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IPC: G21D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站多样性驱动系统及方法,该核电站多样性驱动系统包括多样性驱动机柜,所述多样性驱动机柜包括判断模块和接口模块。本发明提供的核电站多样性驱动系统能够在数字化仪控系统发生软件共因故障时,使得反应堆停堆和汽轮机停机,降低了核电站因数字化仪控系统软件共因故障且发生预期瞬态及设计基准事故时,反应堆无法停堆、汽轮机无法停机并无法启动相应的专设缓解设施功能,进而产生超设计基准事件的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