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频域模式法的新能源系统次同步振荡溯源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569577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789949.7

    申请日:2019-08-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频域模式法的新能源系统次同步振荡溯源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建立目标系统的阻抗网络模型,并形成网络的节点导纳矩阵和回路阻抗矩阵,根据矩阵的行列式零点,求得系统的振荡模式,得到次同步振荡模式;基于频域模式分析,计算节点和支路对次同步振荡模式的参与因子,通过比较各节点和支路的参与因子,定位振荡的影响区域;根据次同步振荡的影响区域建立灵敏度矩阵,计算各元件的灵敏度,通过比较各元件的灵敏度,定位影响振荡的关键元件。最后,根据次同步振荡的影响区域和关键元件进行振荡溯源。该方法可以定位振荡的主要影响区域和影响振荡的关键元件,从而实现对次同步振荡的振荡源进行辨识。

    基于振荡模式可观性的阻抗网络聚合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873436A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910127382.7

    申请日:2019-02-20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振荡模式可观性的阻抗网络聚合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建立目标电力系统的阻抗网络模型,并形成阻抗网络模型的s域节点导纳矩阵和回路阻抗矩阵,获取各节点和各支路对各振荡模式的节点可观性矩阵和支路可观性矩阵,基于节点可观性矩阵和支路可观性矩阵,建立可聚合的节点集合和可聚合的支路集合,并计算出各节点的聚合指标和各支路的聚合指标,在可聚合的节点和可聚合的支路中选择聚合指标值最大的节点和支路,作为最佳聚合节点和最佳聚合支路,并获取最佳聚合节点的聚合阻抗和最佳聚合支路的聚合导纳,避免了从某些节点或支路进行聚合时丢失部分电力系统信息的情况,保证了聚合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基于振荡模式可观性的阻抗网络聚合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873436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910127382.7

    申请日:2019-02-20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振荡模式可观性的阻抗网络聚合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建立目标电力系统的阻抗网络模型,并形成阻抗网络模型的s域节点导纳矩阵和回路阻抗矩阵,获取各节点和各支路对各振荡模式的节点可观性矩阵和支路可观性矩阵,基于节点可观性矩阵和支路可观性矩阵,建立可聚合的节点集合和可聚合的支路集合,并计算出各节点的聚合指标和各支路的聚合指标,在可聚合的节点和可聚合的支路中选择聚合指标值最大的节点和支路,作为最佳聚合节点和最佳聚合支路,并获取最佳聚合节点的聚合阻抗和最佳聚合支路的聚合导纳,避免了从某些节点或支路进行聚合时丢失部分电力系统信息的情况,保证了聚合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双高电力系统暂态电压波动的抑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89123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100447.4

    申请日:2025-01-2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高电力系统暂态电压波动的抑制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在检测到电力系统中风电机组额定出力下的并网点电压小于或等于预设电压时,激活电力系统的暂态电压波动抑制策略,然后计算风电机组满足抑制电压波动条件所输出的最大有功功率和最小无功功率,进而确定风电机组的桨距角调整值和发电机转速参考值,以利用桨距角调整值调整风电机组的桨距角,并基于发电机转速参考值,将风电机组的网侧变流器由定功率控制模式切换至直流电压控制模式,以抑制电力系统暂态电压波动。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无法抑制由反复低穿引起的电压波动,具有引发脱网的风险,危害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等问题。

    基于量子退火算法的新型振荡阻尼优化控制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4282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510182971.0

    申请日:2025-02-1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量子退火算法的新型振荡阻尼优化控制装置及方法,本发明的装置包括:模拟量采集模块与母线、模数转换模块相连,完成交流母线的电压模拟量的采集,并完成模数转换。带阻滤波器、带通滤波器、比例移相模块和限幅模块构成多通道阻尼控制器。量子退火智能优化模块完成比例和补偿参数的优化,为附加并联变流器补偿电流。最后,将附加并联变流器的输出抑制电流注入母线中,完成新型振荡抑制。本发明能充分发挥多通道阻尼控制器的协调控制作用,通过设置不同的动态阻尼比阈值来实现多通道阻尼控制器参数的协调优化,实现多模态振荡的最优抑制。

    宽频振荡多阻尼控制器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97094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129872.8

    申请日:2024-08-1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力系统运行和稳定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宽频振荡多阻尼控制器的配置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采集电力系统的目标参数,并基于目标参数建立电力系统的阻抗网络模型;基于阻抗网络模型,建立多阻尼控制器的第一优化模型;结合阻抗网络模型和第一优化模型,建立多阻尼控制器的第二优化模型,并根据第一优化模型和第二优化模型得到多阻尼控制器的期望参数,以基于期望参数生成满足一定现实条件和/或目标情景的多阻尼控制器的配置参数。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单机等值模型无法精确刻画系统动态行为的缺陷,和多机系统中若不采用协调设计方法由相互作用诱发的新的振荡问题。

    逆变器动态功率解耦控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67700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739989.1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发电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逆变器动态功率解耦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构建基于电压定向控制VOC策略的功率耦合矢量图;基于矢量图计算逆变器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动态耦合分量;基于动态前馈功率补偿,将耦合分量补偿到逆变器外功率控制环的功率参考中,得到逆变器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动态解耦结果。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测量PCC处电压相位角的动态特性变差,逆变器输出有功无功动态耦合程度加深,且在解耦模块中的频率分量采用额定值,忽略了弱电网中PLL锁相动态误差对解耦的影响,可能导致功率波动、电压不稳定,降低电力系统稳定性等问题。

    新型电力系统稳定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572728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828028.8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新型电力系统稳定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采集目标电力系统的至少一个目标测量点的宽频量测信号;基于宽频量测信号得到目标电力系统在振荡模式下的多个振荡特征;利用多个振荡特征生成相应的参数调节策略,并利用参数调节策略调节目标电力系统中目标变流器的电流,以抑制目标电力系统的宽频振荡。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难以在实际复杂能源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多变、模型维数极高条件下,对频率从数Hz到数kHz宽广范围的宽频振荡进行有效抑制抑制的技术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