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11387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080027650.9
申请日:2020-04-01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IPC: H01M4/134 , H01M50/531 , H01M4/1395 , H01M10/052 , H01M4/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二次电池及制造该锂二次电池的方法。该锂二次电池包括负极,该负极的特定区域包括未涂覆负极活性物质的未涂覆部分。该锂二次电池包括对在充电和放电期间负极活性物质的体积膨胀引起的劣化具有提高的抵抗性的负极,因此能够表现出高容量和优异的寿命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5546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261586.2
申请日:2023-09-27
IPC: H01M4/485 , H01M4/6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电池用硅氧化物基负极活性物质、制备该负极活性物质的方法以及包含该负极活性物质的二次电池用负极。本具体实施方案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包含:包含金属硅酸盐的硅氧化物颗粒;以及所述硅氧化物颗粒上的烃涂层,其中,对所述负极活性物质进行FT‑IR光谱分析时检测到2880‑2950cm‑1处的峰Pa和2800‑2865cm‑1处的峰Pb。根据所述具体实施方案,通过在硅氧化物颗粒上形成具有特定组成的烃涂层,可以防止硅氧化物颗粒中的残留金属的溶出,从而可以提高浆料稳定性,特别地,即使长时间放置浆料,也可以显著减少浆料气体的产生量,因此可以提高浆料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697817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503586.3
申请日:2021-05-10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IPC: C01B33/113 , H01M4/1391 , H01M4/1397 , H01M4/48 , H01M4/58 , H01M10/052 ,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极活性物质,其包括:负极活性物质颗粒,所述负极活性物质颗粒包括:硅氧化物(SiOx,0
-
-
公开(公告)号:CN114057199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0503604.8
申请日:2021-05-10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IPC: C01B33/113 , H01M4/48 , H01M4/58 , H01M10/42 , H01M4/1397 , H01M4/1391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括负极活性物质颗粒的负极活性物质、其制备方法、负极和包括负极活性物质的锂二次电池,该负极活性物质颗粒包括:硅氧化物(SiOx,0
-
公开(公告)号:CN114057198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0503505.X
申请日:2021-05-10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IPC: C01B33/113 , H01M4/1391 , H01M4/1397 , H01M4/48 , H01M4/58 , H01M10/052 ,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极活性物质、负极和包括该负极的锂二次电池,负极活性物质包括:负极活性物质颗粒,其包括:硅氧化物(SiOx,0
-
公开(公告)号:CN11779070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035058.5
申请日:2023-08-17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根据示例性的实施方案的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包含多个复合颗粒,所述复合颗粒包含硅基活性物质颗粒和碳涂层,所述碳涂层形成在硅基活性物质颗粒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其中,对多个复合颗粒中的50个彼此不同的复合颗粒分别测量的由式1定义的拉曼光谱的G/Si峰强度比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50%以下。通过使碳均匀地涂覆在硅基活性物质颗粒上,可以改善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的寿命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3801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0321537.7
申请日:2023-03-29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04 , C01B33/3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包含锂‑硅复合氧化物颗粒,所述锂‑硅复合氧化物颗粒包含Li2SiO3和Li2Si2O5中的至少一种,并且Li2SiO3和Li2Si2O5的相分数比为1.0以下。相对于锂‑硅复合氧化物颗粒的总体积,锂‑硅复合氧化物颗粒中粒径小于3μm的颗粒的含量为5体积%以下。负极活性物质中包含少量的锂且Li2SiO3的比例增加,因此可以改善寿命特性和容量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25402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0667597.4
申请日:2023-06-07
IPC: H01M4/587 , H01M4/38 , H01M4/36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其制备方法及含其的锂二次电池。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包括:分别包括气孔的多个碳系颗粒及形成在多个碳系颗粒各自的气孔的内部或多个碳系颗粒各自的表面上的含硅涂层,对多个碳系颗粒中50个不同的碳系颗粒分别测量的用式1定义的拉曼分光光谱的D/G峰强度比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0%以下。碳系颗粒之间的结晶化度差异得到缓解,因此可改善寿命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51822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111381811.7
申请日:2021-11-22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58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及制备该负极活性物质的方法,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包括:硅‑碳材料复合物,其包括多孔性碳材料、位于所述多孔性碳材料上的硅涂层;金属化合物层,其位于所述硅‑碳材料复合物上,并且包含金属氧化物、金属氮化物或作为它们的混合物的金属化合物;以及碳涂层,其包覆所述硅‑碳材料复合物和位于硅‑碳材料复合物上的金属化合物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