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固体二次电池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699583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1980012797.8

    申请日:2019-03-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固体二次电池,其中,具备正极活性物质层、负极活性物质层、以及位于它们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层,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和上述负极活性物质层中的至少一方具有磷酸钒锂,上述固体电解质层具有磷酸锆锂,在具有上述磷酸钒锂的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或上述负极活性物质层与上述固体电解质层之间,具备:第一中间层,其具有含锆的磷酸钒锂,位于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或上述负极活性物质层侧;和第二中间层,其具有含钒的磷酸锆锂,位于上述固体电解质层侧。

    固体电解质和全固体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0494931B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1880021434.6

    申请日:2018-03-29

    Abstract: 本发明的固体电解质的构成含可移动离子的物质的元素的一部分被取代,在上述含可移动离子的物质的价带与导带之间具有被电子占有的占有杂质能级或未被电子占有的非占有杂质能级,占有杂质能级之中能量最高的能级与LUMO能级的能量差和非占有杂质能级之中能量最低的能级与HOMO能级的能量差的、较小的一个能量差大于0.3eV。

    全固体电池
    4.
    发明公开
    全固体电池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1868997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80019303.9

    申请日:2019-03-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高循环特性的全固体电池。根据本发明的全固体电池包括:正极集电体层;正极活性物质层;负极集电体层;负极活性物质层;设置在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之间的由固体电解质构成的固体电解质层;形成在所述正极集电体层与正极活性物质层之间的第一中间层、以及形成在负极集电体层与负极活性物质层之间的第二中间层中的至少一方。

    全固体锂离子二次电池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495009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880021002.5

    申请日:2018-03-2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因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导致电池容量降低,并且具有高的可靠性的全固体锂离子二次电池。该全固体锂离子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电池素体,其在正极层及负极层之间具有电解质层;一对端子电极,其在所述电池素体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正极层及负极层连接;以及防湿层,其设置在成为所述端子电极的面除外的面上,所述防湿层包含组合物的固化物,所述组合物包含高分子化合物和金属化合物颗粒。

    电池及电池的制造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670863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280008367.0

    申请日:2022-03-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100),其包含电池元件(10),所述电池元件(10)具备正极(11)、负极(13)及位于所述正极(11)与所述负极(13)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层(15),所述电池(100)进一步具备包覆所述电池元件(10)的包壳体(20),所述正极(11)、所述负极(13)及所述固体电解质层(15)中的至少一者包含Li3+a-eE1-bGbDcXd-e(1)所表示的固体电解质,所述电池元件(10)与所述包壳体(20)之间的收纳空间(K)中的水分量小于1100ppmv。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