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73205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639169.2
申请日:2022-12-20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G18/66 , C08G18/40 , C08G18/42 , C08G18/12 , C08G18/48 , C08G18/32 , C08G18/72 , C08G18/73 , C08G18/75 , C09J175/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性聚氨酯分散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增稠的聚氨酯或聚氨酯‑脲水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聚氨酯或聚氨酯‑脲是通过以下各组分反应得到的:(a)聚合物多元醇;(b)异氰酸酯;(c)单官能度的聚醚,是由组分c1、组分c2和组分c2经反应制得的嵌段共聚物;其中,组分c1为醇;组分c2为C3及以上的环氧烷烃;组分c3为环氧乙烷;以及该嵌段共聚物中所含的三种不同的聚合物链段排列顺序为c1‑c2‑c3;(d)含有2~3个NCO反应基团的亲水化合物;(e)官能度为1~3的含有氨基和/或羟基的小分子化合物。本发明制得的聚氨酯或聚氨酯‑脲水分散体能够优化水分散体乳液的增稠能力而基本不影响乳液其他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805783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10059940.8
申请日:2021-01-18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G65/28 , C08G65/337 , C08G18/66 , C08G18/48 , C08G18/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亲水扩链剂的制备方法及扩链剂在水性聚氨酯中的应用。所述亲水扩链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1)使扩链剂与羧基保护试剂反应,得到中间产物A;2)使中间产物A与环醚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开环反应,得到中间产物B;3)通过酸处理或氢解使中间产物B脱保护,得到水性聚氨酯亲水扩链剂。本发明首先对DMPA进行羧基保护再与活性单体聚合开环,最后脱保护得到稳定的亲水扩链剂产品,通过简单的处理手段制备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低熔点亲水扩链剂。通过本发明制备的亲水扩链剂不存在纯度低、易失效的问题,而且储存稳定,不会水解,具有广泛的工业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72878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644308.6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挥进料二合一装置、溶液聚合装置、聚合方法,所述脱挥进料二合一装置的内部设置有可旋转的表面分布装置,用于将物料分布于所述装置的内壁表面;外表面设置有加热夹套;顶部设置有气体出口管路和物料进口管路;底部设置有单螺杆输送装置,用于将脱挥后的物料输送至下一处理部件内。本发明所述脱挥进料二合一装置兼具脱挥和进料的功能,脱挥效率高,进一步形成的溶液聚合装置可实现对多种高沸点溶剂的脱除,尤其适用于高玻璃化转变温度值,高粘度的固体聚合物生产,能够减少聚合物高温热储时间、防止聚合物变色、变质,同时满足对生产自动化和高效化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551373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210929777.0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万华化学(广东)有限公司
IPC: C09D133/12 , C09D133/08 , C09D5/29 , C08F220/14 , C08F220/18 , C08F220/06 , C08F212/08 , C08F230/08 , C08F2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性多彩涂料连续相乳液的制备工艺,该工艺更改引发剂的加入方式,使其在聚合反应之前一次性加入至反应釜中,并缩短反应时间保证聚合活性,从而大幅降低引发剂的用量;同时将第一阶段聚合反应得到的部分乳液提前转移至后处理釜中,再加入预乳液II进行第二阶段聚合,所得乳液最终在后处理釜中混合,可以降低高Tg聚合物过多分散在乳胶粒表面造成的负面影响,在保持冻融稳定性的情况下提高乳液耐水白性和保护胶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214438903U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23004880.X
申请日:2020-12-14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高效自清洗装置的反应釜。所述装置为设有气相出口和凝液进口的反应釜,反应釜内部设有环瀑式自清洗器、气相出口连接可伴热及保温的蒸汽输送管,蒸汽输送管另一端连接换热器气相进口,换热器设有防液泛挡板,换热器另一端连接可伴热及保温的凝液输送管,凝液输送管设有U型弯用于液封,凝液输管末端连接至反应釜的凝液进口。本实用新型装置可实现反应釜的连续生产,提升产品转化率,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