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4324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38561.7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赵国亮 , 孙华东 , 李卫国 , 徐云飞 , 栾晓明 , 乔光尧 , 赵兵 , 李文锋 , 靳艳娇 , 卢娟娟 , 郑超 , 李青平 , 石秋雨 , 陆振纲 , 胡锴 , 刘海军 , 关镭镭 , 刘宗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网支撑型储能电站及运行方法,所述储能电站与外部的高压交流母线连接,储能电站包括:并网储能一体机、储能直流变换器、低压直流母线以及电压强度支撑型装备;并网储能一体机连接于高压交流母线;储能直流变换器一侧连接并网储能一体机,另一侧连接低压直流母线;电压强度支撑型装备连接于低压直流母线;电网正常运行期间,通过并网储能一体机按照调度指令进行功率充放电;电网故障期间,通过电压强度支撑型装备转换并网储能一体机提供的低压直流电为高压交流母线提供稳定的电压支撑;本发明能够与现有储能电站兼容,不影响原有电站运行方式,且能够实现电网的电压强度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1723460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010399183.4
申请日:2020-05-1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新能源并网影响的连锁故障相继开断扰动设置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构建基于运行条件严苛性要求的电网严重故障仿真计算方式边界条件向量;构建基于并网新能源相关性要求的电网相继开断初始元件集向量;构建计及新能源电源故障穿越特性的相继开断元件触发条件集向量;基于所述电网严重故障仿真计算方式边界条件向量、所述电网相继开断初始元件集向量和所述相继开断元件触发条件集向量设计计及新能源并网影响的连锁故障相继开断扰动设置流程;基于所述连锁故障相继开断扰动设置流程获取计及新能源并网影响的连锁故障相继开继扰动最终严重故障集。
-
公开(公告)号:CN119093322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012788.8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力系统暂态功角稳定控制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暂态公角稳定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采集电力系统的网络电气量信息数据;根据所述网络电气量信息数据,确定所述电力系统的关键支路;获取所述关键支路的响应特征;对所述响应特征进行数据拟合,获取拟合结果;根据所述拟合结果,对所述电力系统的功角稳定性进行判别;若判别所述电力系统功角失稳,确定暂态功角失稳控制决策,通过暂态功角失稳控制决策,对电力系统进行暂态功角稳定控制。本发明具有较强的抗噪声性,能够定量求解控制决策量,可有效防止系统暂态功角失稳现象的危害进一步扩大。
-
公开(公告)号:CN11897100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436161.5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提升构网型SVG变流器电压支撑能力的重塑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基于虚拟励磁控制的SVG变流器模型,得到SVG变流器的内电势相位和内电势幅值,基于内电势相位和内电势幅值,将SVG变流器等效成一个电压源串联阻抗的形式,以作为SVG变流器简化模型,基于SVG变流器简化模型,得到可调控参数,以及调节可调控参数以提升SVG变流器电压支撑能力。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及装置,能够提高暂态期间SVG变流器输出无功的速率,能够提升SVG变流器的电压支撑能力,使得电力系统的电压强度得到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897100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436159.8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构网型储能变流器重塑控制器进行电网支撑的方法,包括:构建构网型储能变流器的电压重塑控制器模型,并构建电压重塑控制器模型的电压支撑能力判据;构建构网型储能变流器的频率重塑控制器模型,并构建频率重塑控制器模型的频率支撑能力判据,其中频率重塑控制器模型包括虚拟调频控制以及虚拟惯量和阻尼控制;构建构网型储能变流器的暂态功角重塑控制器,并构建暂态功角重塑控制器模型的功角稳定控制启动判据;根据电压重塑控制器模型、频率重塑控制器模型以及暂态功角重塑控制器模型,构建构网型储能变流器的重塑控制器模型;根据重塑控制器模型的电压支撑能力判据、频率支撑能力判据以及功角稳定控制启动判据对电网进行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249969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111422676.6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H02J3/46 , H02J3/48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交直流外送电网新能源送出能力的确定方法,包括:将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最小运行功率作为初始运行功率;根据预先构建的电网机电暂态仿真计算模型,对交流外送输电断面所包含的交流通道分别进行故障校核,获取所述交流外送输电断面的暂稳极限和送端电网新能源总有功出力;根据预先构建的电网稳态潮流仿真计算模型,对交流外送输电断面中的双回线路进行故障校核,获取所述交流外送输电断面的稳控极限和送端电网新能源总有功出力;根据所述暂稳极限和稳控极限,获取当前直流送电功率下交流外送输电断面的极限功率;将所述送端电网新能源总有功出力作为新能源最大接纳容量。解决现有的方法无法准确评估新能源送出能力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312702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03413.8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马鑫 , 李宏强 , 吕思卓 , 王小立 , 郑超 , 李旭涛 , 宋瑞华 , 薛飞 , 刘文焯 , 周雷 , 杨大业 , 顾文波 , 陈怡君 , 顾雨嘉 , 郁舒雁 , 张汉花 , 邓嘉卿 , 张宁博 , 连攀杰 , 许克
IPC: G06F17/11 , H02J3/28 , H02J3/38 , G06F17/16 , G06F30/18 , G06F30/20 , G01R31/00 , G01R31/52 , G06F111/10 , G06F113/04
Abstract: 计及构网型储能设备短路电流的短路比计算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电网系统的机电暂态模型,当任一储能并网点发生短路故障时,获取故障并网点的短路电流峰值、电网系统的节点阻抗矩阵以及各节点电压;利用故障并网点短路电流峰值和额定电压计算故障并网点短路容量;从节点阻抗矩阵中提取各节点自阻抗和互阻抗;采集储能并网点和非储能并网点注入功率;利用节点电压比值与自阻抗和互阻抗比值构造非储能并网点注入功率折算因子,对非储能并网点注入功率进行折算;以储能并网点短路容量与储能并网点注入功率和非储能并网点注入功率折算值之和的比值,作为短路比。计及了构网型储能在最大过流能力下的短路电流分量,实现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准确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6014692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310108321.2
申请日:2023-02-0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压矢量动态追踪控制的构网型VSC故障电流抑制方法及系统,包括:判断GFM‑VSC系统的端口电压是否满足预设启动判据,获取判断结果;当所述判断结果指示满足所述启动判据时,确定内电势幅相直接补偿数据;将所述内电势幅相直接补偿数据输出前馈至GFM‑VSC控制系统的内电势生成环节,以直接改变GFM‑VSC系统的内电势,抑制暂态电流。本发明的方法省去了GFM VSC控制系统所需的电压电流内环控制环节;直接改变GFM VSC系统的调制波,无需考虑控制带宽引起的延迟,动态响应速度快;GFM VSC系统的功率同步控制外环始终作用,避免了外环控制器饱和、暂态失稳等问题;前馈补偿不影响GFM VSC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同时能够优化系统的暂态响应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800340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11340406.5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构网型VSC暂态稳定的限幅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系统稳态下的最大功率波动值确定功率外环输出相位;基于所述功率外环输出相位和最大功率波动值确定电流分配系数;基于所述电流分配系数对限幅环节进行改进,确定限幅环节输出的内环电流参考值,以基于限幅环节输出的内环电流参考值进行控制,增强VSC的暂态稳定性。本发明在明确了大扰动下易于触发的限幅环节对暂态稳定的影响的机理上,通过附加电流分配系数的方法,改变限幅后d轴与q轴电流的分配,能够有效地提升GFM‑VSC系统的暂态稳定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7424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06808.X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CLCC高压直流系统的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确定高压直流系统送受端的拓扑结构和控制策略,基于所述拓扑结构和控制策略,确定所述高压直流系统逆变侧换流站是否进入CLCC工作模式;若是进入CLCC工作模式,则实时检测所述高压直流系统换流母线的交流电压有效值,基于所述交流电压有效值,判断是否允许启动最大触发角提升策略;若是允许,则确定所述交流电压有效值是否在运行范围内,若是,则启动所述最大触发角提升策略,以对所述高压直流系统进行优化控制。本发明提升了CLCC向交流系统注入的有功功率,并减小了换流阀消耗的无功功率,加快了系统交流电压的恢复,改善了交流电网的恢复特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