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8874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311018097.4
申请日:2023-08-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线自动除渣管道过滤器,包括壳体、过滤网及除渣机构,壳体设有输入管道和输出管道,壳体内设有过滤腔,过滤腔分别与输入管道及输出管道连通;过滤网设于过滤腔内,过滤网能够遮挡输入管道和/或输出管道,以使输入管道与输出管道通过过滤网分隔设置;除渣机构包括滤网刷和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滤网刷刮刷过滤网。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过滤器内的固体杂质,解决过滤器由于固体杂质堆积导致前后压差增大、流通能力降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5542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923828.4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 G06F18/2431 , G06F18/22 , E21B47/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集抽油机单冲次周期连续电参数据的方法,本发明通过持续获取抽油机的最大平衡功率以及驱动系统中电机的负载值,计算针对周期段的系统扰动表征参数,在实际情况中,机电系统存在偶发扰动,抽油机工作环境恶劣,部分情况下电参数据存在一定的振动特征,持续获取驱动系统变频器输出端的电参数据,获取抽油机完成单个冲程的时间节点,确定各冲程周期对应的电参数据,基于系统扰动表征参数确定周期段的系统扰动类别,以对周期段内所采集的电参数据进行处理,本发明考虑抽油机系统对电参数据采集带来的噪声数据,适应性的对所采集的电参数据进行处理,提高所采集电参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3309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310880862.7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田井下气液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页岩油井下多级旋转碟式气液分离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的一端连接进液接头,另一端连接分流接头;壳体和进液接头内部设置有旋转轴,在旋转轴外壁上沿轴线套设有若干级碟式分离轮;进液接头内部设置有用于使气液混合液向分流接头方向运动,且使气液混合液围绕旋转轴转动的增压机构;碟式分离轮的本体为圆台形,其直径较大的一端朝上,碟式分离轮的顶端设置有顶部气相导流口,侧壁上设置有底部气相导流口,顶部气相导流口位置靠近旋转轴,底部气相导流口位置靠近碟式分离轮底端。以解决以往进行气液分离时因气体体积含量过高,导致现有的分离器效率急剧下降,从而影响潜油电泵工作性能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4949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26845.8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昆仑制造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集成砂液气分排装置、撬装及联锁分排方法,包括:分离容器,顶部分开设置有进气接口、排气接口,底部分开设置有排砂接口、排液接口,排砂接口位于进气接口下方,排液接口位于排气接口下方;在分离容器内部,进气接口下方设置旋流装置,在排气接口下方设置丝网隔离组件,排砂接口和排液接口之间设置有下部挡板,下部挡板将分离容器分为排砂接口所在侧的固相腔体和排液接口所在侧的液相腔体;固相腔体设置第一液位计,液相腔体设置第二液位计和第三液位计;气相计量管线,排砂管线,排液管线。本发明实施例降低了占地面积和投资,避免了排液管线阀门刺漏而快速失效。
-
公开(公告)号:CN111963151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010904552.0
申请日:2020-09-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7/06 , E21B47/047 ,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抽油机悬点静载荷确定地层压力的方法,具体步骤为:步骤一,对抽油机悬点所受静载荷进行分析,建立悬点处于上冲程所受载荷的平衡方程;步骤二,通过油套环空确定沉没压力;步骤三,根据步骤一中的平衡方程和步骤二中的得到的沉没压力得到油井动液面,根据油井动液面数据变化绘制动液面恢复曲线;步骤四,根据动液面恢复曲线,在动液面恢复到静液柱高度后,此时的井底流压就等于地层压力;步骤五,通过结果发布单元对所有数据进行存储和网页信息发布。根据静载荷变化反推动液面恢复规律,在动液面恢复到静液柱高度后,此时的井底流压就等于地层压力,改变了人工到现场进行油井地层压力测试的工作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1767001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210996886.4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Q50/02 , E21B4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气开采环保管控监督系统,包括用于对待测区域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环境风险评估模块、环保一张图地图系统、智能分析统计模块与环境监督模块;环境风险评估模块包括三块独立单元,分别是钻井环境风险控制单元、受体敏感评估单元与风险物质数量检测单元。所述环境风险评估模块根据评估结果,将三者评估结果综合输出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分类为一般环境风险、较大环境风险与重大环境风险三个等级;并通过环保一张图地图系统生成生态环境一张图用于展示;智能分析统计模块根据环境风险评估模块的结果形成风险评估报告推送至管理人员;将待测区域的风险等级结果推送至环境监督模块,生成生态环境保护监督任务。
-
公开(公告)号:CN112901151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110181098.5
申请日:2021-02-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7/047 , E21B47/009 , G06F17/10
Abstract: 一种利用悬点载荷判断油井供液能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当抽油机驴头运行到上死点,产生悬点载荷的力包括抽油杆柱重力和柱塞上、下流体压力;步骤2,抽油机驴头停到上死点,连续监测抽油机驴头悬点载荷,第i时刻的抽油机驴头悬点载荷Wj1i,油套环空液面逐渐恢复,则第i+1时刻抽油机驴头悬点增加的载荷与油套环空液面恢复高度△h产生的力相当;步骤3,得到第i+1时刻动液面恢复高度△h,从而计算第i时刻到第i+1时刻△t时间内,动液面恢复速度v。本发明通过抽油机驴头悬点载荷了解油井动液面恢复的快慢,可以间接了解油井地层供液能力的大小,为确定油井合理工作制度提供了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835281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110143345.2
申请日:2021-02-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9/00 , C02F1/56 , C02F1/66 , C02F1/44 , C02F103/10
Abstract: 本申请关于一种页岩气返排液的处理方法和页岩气返排液的处理装置,涉及油气田开采过程中的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通过沉降单元对页岩气返排液进行沉降过滤处理;对一级过滤液体进行杂质过滤,得到二级过滤液体;对二级过滤液体进行反渗透处理,得到外排液体。对于页岩气的返排液依次进行了沉降、杂质过滤以及反渗透过滤的处理,在沉降处理过程中,去除了返排液中的成垢离子;在杂质过滤的过程中,使液体的污染特性降低;在反渗透处理的过程中,使液体达到最终的排放标准。通过对于液体的逐级处理,使液体中的金属离子,污染物质以及微型颗粒被逐步排出,最终使页岩气返排液达到了排放标准,提高了页岩气返排液排出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104478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111327411.8
申请日:2021-11-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7/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实测电功率的示功仪故障诊断方法,采用传感器故障诊断系统对抽油机控制柜输入端的电压和电流数据进行采集并计算得到控制柜输入端的实测输入功率;采集载荷位移传感器悬点的功图数据,并结合油井的动静态参数,以实测悬点示功图为基础计算仿真输入功率;将实测输入功率与仿真输入功率分别绘制曲线并进行对比,若两个曲线的吻合度大于设定值,则判断载荷位移传感器的实测悬点示功图的载荷存在漂移;传感器故障诊断系统发送预警信号至控制终端,本发明考虑了抽油机的实际平衡装置参数以及抽油机地面装置能量流向、瞬时传动效率的影响,具有较高的仿真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710575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011374853.3
申请日:2020-12-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现场用清防蜡剂防蜡率简易评价装置及评价方法,包括搅拌手柄(1)、降温盒(2)、搅拌盖(3)、搅拌棒(4)和烧杯(6),所述烧杯(6)为多个,多个烧杯(6)分别竖直固定于降温盒(2)内,其中降温盒(2)和烧杯(6)的空隙内填装有蓄冷剂或制冷剂,所述搅拌盖(3)放置并限位于降温盒(2)顶部,其中搅拌盖(3)上端面固定安装有齿轮组件,其中搅拌手柄(1)一端与齿轮组件中心连接,所述搅拌棒(4)为多个,多个搅拌棒(4)分别一一对应设置于烧杯(6)内,其中搅拌棒(4)一端靠近烧杯(6)底部,搅拌棒(4)另一端穿过搅拌盖(3)与齿轮组件固定连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