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87680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284832.X
申请日:2019-12-1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N3/3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应力强度校核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弯曲应变产生装置及其应用,装置包括:底座,两个施力点均呈圆弧形的施力件,以及推动组件;底座的两端相对底座上表面凸出并设有螺孔,用于作为支撑点通过螺孔固定样品待检测区域的两端;两个施力件分别垂直设置于底座上表面上方且两个施力点与两个螺孔共线并构成四点点对称,用于同步在推动组件的控制下垂直于底座上表面运动时,通过两个施力点对待检测区域施加相同大小的力。该装置结合推动组件的控制器和驱动器实现四点弯曲测量。本发明克服了传统三点弯曲法弯曲分布不均匀的缺点,其中间区域弯曲均匀,有利于产生准确、稳定、可调节且重复的弯曲应变,极大改善了四点弯曲法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646716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0957900.8
申请日:2019-10-1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超导带材过流冲击实验装置,属于超导电工领域,包括:升流器、大功率电阻、大电流电缆、晶闸管、单片机和交流互感器;升流器与交流电源连接,用于将交流电源输出电流转换为大电流;大功率电阻通过大电流电缆并联在升流器两端,用于在高温超导带材未接入电路时使电源输出设定电压;晶闸管通过大电流电缆与高温超导带材连接,用于控制高温超导带材承受过流冲击的时间;单片机与晶闸管连接,用于控制晶闸管的导通时间和关断时刻;交流互感器与大电流电缆连接,用于采集高温超导带材承受过流冲击时的电流。本发明利用自动化控制技术,精确控制冲击电流大小和持续时间,实现所有开关的自动控制,实验精度和安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307914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644731.2
申请日:2019-07-1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K1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光纤温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光纤、内护套以及外护套;所述内护套包裹于光纤上,所述内护套的材料为耐低温的热塑性弹性体或耐低温的热固性弹性体,使得所述内护套在低温下仍保持弹性,且所述内护套还用于消减外护套材料低温下收缩变形对光纤的影响;所述外护套包裹于内护套上,用于增强光纤温度传感器的机械强度。本发明提供的光纤温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使用耐低温硅胶作为光纤内护套,其导热性能良好、低温下保持弹性和柔软度,有效消减了外护套低温下收缩变形对光纤的影响;所述耐极低温紧套光纤温度传感器采用非金属封装,不会对超导电缆、超导磁体等装置产生电磁干扰、不影响装置绝缘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845187B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810606759.2
申请日:2018-06-13
IPC: G01R2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铁心高温超导磁体交流损耗的获取方法,包括:(1)确定含铁心超导磁体结构和各组成部分材料参数;(2)根据超导磁体模型的结构和各组成部分材料参数建立交流损耗计算模型;(3)构建电流密度约束条件和相对磁导率约束条件;(4)根据电流密度约束条件和相对磁导率约束条件对交流损耗计算模型进行求解获得超导绕组在t时刻的电流密度J和电场强度E;(5)根据所得电流密度和电场强度获得超导绕组的交流损耗数值。本发明实现了交流损耗的有效计算;具有计算速度快、收敛性好以及对较大规模磁体适应性强的特点,且计算结果与传统方法相比误差小,建模过程不复杂,对实际工程超导磁体在设计时评估交流损耗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8959755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679798.5
申请日:2018-06-27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旋缠绕高温超导通流导体的仿真建模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确定超导导体垂直于轴向的截面结构参数;(2)根据确定的截面结构参数构建导体截面的二维几何模型;(3)对二维几何模型各部分的材料特性参量进行赋值;(4)根据赋值后的二维几何模型获得二维电磁仿真模型。本发明中的二维建模简单快速,相比三维模型,计算量得到极大缩减,大大提高了模型的求解效率;本发明中的二维模型计及了导体三维空间结构的影响,计算结果更加准确可信,并且能为超导电缆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本发明考虑了超导带材的分层结构,在不同的通流水平下,对导体的仿真分析结果都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802499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936858.7
申请日:2018-08-1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R27/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27/269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测量超导磁体交流工况下的交流损耗的测量装置及方法,该装置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和处理及显示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的核心组件是数据采集卡,用其来采集待检超导磁体工作时的电压电流信号;通过LabVIEW软件实现数据采集卡与处理及显示模块的软硬件联机控制,将采集到的电压电流信号传送到处理及显示模块中;在处理及显示模块中利用能量计算公式,即电压电流积分公式处理接收到的数据,利用计算得到的超导磁体总的能量变化减去待检超导磁体等效电感的能量变化,即可以得到待检超导磁体的交流损耗测量结果。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交流损耗测量方法速度慢、操作复杂、只能测量小线圈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634735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10741936.3
申请日:2017-08-2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3H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温超导磁体有效失超信号提取的小波滤波器,包括AD转换模块、小波分析模块、控制模块和DA转换模块。本小波分析模块用于对高温超导磁体的失超信号进行滤波;控制模块用来调节装置的滤波系数,通过控制模块可以控制输出信号实现从0%,10%……100%共11个等级范围内的自由调节。本发明可以实现对失超信号的在线滤波。结果证明,采用本发明提出的小波滤波器,可有效滤除因为电流波动而耦合在失超信号上的电压波动。这种方法应用于超导磁体的失超保护系统中,可有效地防止电压波动而造成的保护误动作。这对于超导设备的长时间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3831500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410078491.1
申请日:2014-03-05
Applicant: 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力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23K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导磁体出线端的焊接方法,用于高温超导磁体电流引线中的超导磁体出线端和过渡铜编织带之间的焊接。首先将超导磁体出线端的表面绝缘剥离,将焊锡丝紧密地螺旋缠绕在超导带材表面,然后装入铜编织带的套管中。固定好位置后,用环氧挡板将焊接部分与超导磁体隔开,用电烙铁从铜编织带的一端逐渐向后移动,反复几次,使内部的焊锡完全熔化,起到固定带材与铜编织带的作用。待焊锡完全冷却后,将铜编织带的另一端与电流引线连接。最后将铜编织带固定在环氧筒上。本发明操作简单可靠,既能做到有效保护超导带材,又能焊接牢固,保证接头电阻小,发热率低。
-
公开(公告)号:CN104867644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295721.4
申请日:2015-06-0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导饼拆装更换装置,该装置包括下底板、上盖板、铜环导体和定位支撑杆,多个定位支撑杆安装在下底板上,上盖板穿装在定位支撑杆上;铜环导体的数量为多个并且这些铜环导体均位于下底板和上盖板之间,相邻的两个铜环导体之间存在间距;每个铜环导体上均设置有多个定位孔,每个定位孔均竖直设置,每个定位支撑杆分别从对应位置处的一定位孔穿过所述的铜环导体;所述铜环导体上开设有多个引线孔。本装置将多个饼式子线圈通过铜环导体联接在一起,可以实现并联或串联,而没有直接将接头焊接在一起,提高了故障饼式子线圈的可更换性与饼式子线圈的利用率,简化了装置的维修方法,降低了整个超导线圈装置的维修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2760539B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210211488.3
申请日:2012-06-26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材上绝缘装置,该装置包括裸露带材缠绕支架,绝缘带材缠绕支架,绝缘材料模块和带材上绝缘模块;绝缘材料模块位于裸露带材缠绕支架与绝缘带材缠绕支架之间,带材上绝缘模块位于绝缘材料模块与绝缘带材缠绕支架之间。绝缘基板的中部开有水平方向贯穿的带材沟槽;在绝缘基板上安装有至少二个绝缘压板;绝缘压垫通过固定板安装在绝缘基板上,用上下位置可调;绝缘材料模块位于裸露带材的下方,而裸露带材位于绝缘压板的下方。带材上绝缘模块主要包括绝缘压板、固定板、绝缘基板和绝缘压垫。本发明可以使上完绝缘后的带材的绝缘更加均匀,符合实际材位于绝缘的上面,可以实现带材均匀、严密的上绝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