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配件的用电管理控制方法及智能配件及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309338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287236.3

    申请日:2013-07-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配件的用电管理控制方法及智能配件及控制系统。其方法主要包括:A、服务器接收至少一个电气设备的数据信息;B、根据用户预先制定的用电管理控制策略以及该数据信息,分析获得各电气设备的用电情况及用电能效评估结果;C、根据用电情况及用电能效评估结果、以及用电管理控制策略,判定是否需要控制各电气设备;D、如果步骤C的判定结果为是,则根据用电管理控制策略,向智能配件下发控制命令,以供智能配件控制各电气设备执行相应的操作。应用本技术方案,用户可以查看家中各电气设备的用电情况,个性化制定用电管理控制策略,优化家庭用电,降低电力成本,对电气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减少电量损耗。

    电力无线通信系统
    9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023534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06799.2

    申请日:2012-1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无线通信系统,包括:设于网关的无线接入单元,用于接收无线通信终端上发的上行数据信号,将协议转换后的下行数据信号发送至无线通信终端;网关单元,用于进行通信协议的转换;第一调制解调单元,用于对数据信号进行调制和解调;设于后方通信网的第二调制解调单元,用于从电力线路上解调数据信号或将数据信号加载到电力线路上。本发明的技术,在通信网关上实现了数据线和电源线的整合,无线通信网关设备无需通信数据线,减少了布线成本和维护费用,使得网关设备可以布置在通信数据线没有到达的区域,扩展了电力无线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提高了无线通信的质量和可靠性。

    一种智能微电网柴储配合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16486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210371717.8

    申请日:2012-09-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智能微电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微电网柴储配合控制方法。柴储配合控制分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柴储不切换,柴油发电机一直做系统主电源,储能起辅助调节作用,此时储能工作于PQ方式。另一种是柴储切换,当柴油发电机做主电源时,储能工作在PQ方式,当储能充电至SOC上限时,主电源由柴油发电机切换至储能系统,此时储能工作在VF方式,当储能放电至SOC下限时,主电源由储能切换至柴油发电机。本发明解决了微电网稳态控制问题,可以有效提高新能源利用率和运行经济性,提高微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一种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系统的综合误差修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14969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210372014.7

    申请日:2012-0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系统的综合误差修正方法,该方法包括风电场功率输出环节误差修正和数值天气预报环节误差修正,风电场功率输出环节误差修正步骤,计算功率输出模型的最佳建模粒度,用多台风机建模替代单机建模后累加,利用倍方差法剔除功率输出模型散点图上的异常数据点,利用相关因子修正功率输出模型的系统误差。数值天气预报环节误差修正步骤,通过对比实测风速和不同时空发生数值天气预报风速的相关系数和系统误差修正,得到主导数值天气预报风速序列,利用相关性分析法校正冷锋到达的时滞误差。本发明针对现有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系统输入数据质量较低的问题,对于各类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方法,具有普遍适用性,且便于应用于工程实际,能显著提高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的建模精度和预测精度。

    变电站以太网通信网络监测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833113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10322485.7

    申请日:2012-09-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电站以太网通信网络监测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和系统是基于SNMP协议的,其方法包括步骤:分别读取变电站以太网通信网络中各网络设备对应的节点下oid的值,通过解析所述节点下的oid值获取对应网络设备的邻居设备的信息,并分别存入各网络设备对应的结构体中;根据各所述结构体获得网络拓扑图,并对所述网络拓扑图进行显示。本发明可实现自动探测和描绘整个变电站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能够实时的、直观的显示整个网络的通信状态。

    一种大容量电池换流器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47285A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110303679.8

    申请日:2011-10-1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大容量电池换流器及其控制方法。本发明的换流器包括相互并联的若干分支单级式DC/AC换流器模块,各蓄电池簇(BatteryCluster,BC)分别通过各分支单级式DC/AC换流器模块将能量汇集到交流母线,经变压后与交流电网并网或独立带负载运行。本发明解决了电池组串并联带来的环流与均流问题,采用“模块组合,轮换均衡”技术,有效提高低功率下的系统效率和交、直流侧电能质量,实现电池组均衡使用。各蓄电池支路可进行智能充放电管理,控制功能和保护功能完全独立配置,保证系统的最大可用性。本发明结构简单,体积较小,能量损耗小,易于模块化,且可靠性较高,输出谐波小,系统扩展性好,单元故障时可降容量运行,对换流器的绝缘水平要求低。本发明大容量电池换流器的控制方法操作简单方便,易于实现。

    一种基于等离子体模型的先导放电通道温度计算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121173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111371681.9

    申请日:2021-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等离子体模型的先导放电通道温度计算方法及系统,包括:S1获取先导放电通道的电流瞬态值;S2设定先导放电通道的初始热半径,计算先导放电通道内的电场;S3计算先导通道内单位质量产生的焦耳热,获取热传导和辐射所消耗的热量,基于热量守恒计算当前时刻先导通道的平均温度;S4基于先导放电通道内的电场、温度计算通道内电子密度的变化;S5基于先导放电通道内的电场、温度计算通道内的正、负离子密度变化;S6获取先导放电通道的扩散半径,重复S1‑S5步骤,计算下一时刻先导放电通道的温度。本发明计算简单,精度高,效率高,可以更好地应用于工程实际。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