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533501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510020793.8
申请日:2015-01-15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E21F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F13/1033 , B01F13/1072 , B01F2215/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降尘的泡沫发生装置,其包括进风主管,其中,进风主管的一端通过文丘里发散机构与一发泡壳体相连通,发泡壳体另一端连通有一泡沫输出管;发泡壳体内设置有纵向布置的中空的补风杆,补风杆上依次设置有能转动的动力叶片与网式旋流器,补风杆在设置有多个补风杆出风管,补风杆出风管沿补风杆的周向均匀布置;补风杆在近泡沫输出管的一端设置有补风杆出风口,补风杆出风口处呈喇叭口状,补风杆出风口与泡沫输出管相对应;补风杆上设置有补风杆进风管,补风杆进风管分别与补风杆出风口、多个补风杆出风管相连通。对泡沫除尘剂溶液进行三次发泡,大幅度提高发泡率,提高泡沫发生装置运行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531075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510019252.3
申请日:2015-01-15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C09K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用除尘泡沫发生剂,其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0.1%~1%的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0.2%~0.9%的十六烷基磺酸钠、0.005%~0.08%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0.2%~0.6%的α-烯基磺酸钠、0.2%~0.4%、全氟辛基季胺碘化物、0.01%~0.03%的硅树脂聚醚乳液、0.1%~0.2%的聚天冬氨酸、0.006%~0.3%的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与0.005%~0.2%的羟乙基纤维素、0.4%~0.6%的氯化钙,然后余量为水。能够长时间保持均匀细腻状态,确保泡沫抑尘效率;该矿用除尘泡沫发生剂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环保系数与安全系数都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531074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510019059.X
申请日:2015-01-15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C09K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型泡沫除尘剂,按照重量百分比其包括以下组分:0.2%~0.3%的月桂酰胺丙基氧化胺、0.3%~0.5%的α-烯基磺酸钠、0.01%~0.03%的十二烷基硫酸钠、0.03%~0.05%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3%~0.4%的全氟辛基季胺碘化物、0.02~0.04%的椰油酰胺丙基羟磺基甜菜碱、0.01%~0.02%的十二烷基二羟乙基氧化胺、0.01%~0.03%的硅树脂聚醚乳液、0.02%~0.03%的脂肪酸聚氧乙烯酯与0.1%~0.2%的季戊四醇油酸酯,余量为水。该泡沫除尘剂中由于加入了季戊四醇油酸酯做缓蚀剂,对机电设备的腐蚀性大大降低,有效改善高浓度粉尘作业场所的作业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4497985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510019261.2
申请日:2015-01-15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C09K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式捕尘用泡沫发生剂,其中,其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0.2%-6%的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0.15%-0.3%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0.4%-1.3%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1%-2%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2%-0.8%的十二烷基苯甜菜碱、0.2%-0.9%的脂肪酸甘油脂、0.4%-2%的聚丙烯酸钾、1.5%-2.4%的全氟辛基磺基四乙基铵盐、0.5%-1.5%的蔗糖脂肪酸酯和0.3%-1.2%的二辛基磺基琥珀酸钠,余量为水。能够在地面长时间粘结粉尘,避免粉尘因地面干燥伴随风动再次扬起,能够长时间的对粉尘器捕捉作用,而且湿式捕尘用泡沫发生剂所产生的泡沫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无论环保系数还是安全系数均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390898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633350.1
申请日:2014-11-12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G01N1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流场下喷雾降尘规律的模拟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其实验过程中,主要通过抽吸风机在模拟实验装置内形成稳定的风流场;通过发尘装置,在气流的作用下,向模拟实验装置内输送粉尘;通过与供水泵连接的喷雾杆上的喷嘴,在模拟实验装置内形成稳定的水雾;通过激光雾滴粒径测定仪和PM2.5粉尘采样器分别测定不同情况下、不同测点处的雾滴粒径及雾滴速度以及通过雾滴场前后的粉尘浓度,并将数据传输至所述计算机,从而得出粉尘与雾滴耦合过程中颗粒速度、粒度和浓度之间的关系。本发明具有仿真度高、实验结果准确、真实可靠,以及装置结构紧凑、实验操作简便、调节灵活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198344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06969.9
申请日:2014-08-19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G01N1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流-雾滴-粉尘三相介质耦合沉降的实验装置及方法,其包括由有机玻璃制成的模拟管道,该模拟管道设置有入风口与出风口,模拟管道靠近入风口处设置有粉尘发射器,模拟管道另一端设置有与粉尘发射器相向布置的水雾喷嘴,模拟管道在与耦合沉降区域对应处均匀布置有多个间隙,每个间隙形成激光检测区,模拟管道两侧分别设置有激光多普勒干涉仪,激光多普勒干涉仪能扫描对应的激光检测区。能够模拟大气环境中喷雾场下的风流-雾滴-粉尘三相介质耦合沉降的状况,能够测试不同类型喷嘴的降尘效果,为研发高效喷嘴提供技术支持;可以选择性开启喷嘴的数量及位置,为研发高效喷雾设备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4196534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06960.8
申请日:2014-08-19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E21C3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综掘工作面的三维多向旋流风幕降尘装置及方法,其包括综掘机,该综掘机上部设置有延伸至综掘工作面之掘进迎头上方的压入式风筒,压入式风筒前端设置有一多向旋流风幕发生装置,多向旋流风幕发生装置包括与压入式风筒相适配的筒体,筒体上部设置有轴径比调节板,筒体下部设置有多个内置导流网,相邻内置导流网之间形成多个径向出风间隙;筒体底部设置有出风口,综掘机底部设置有湿式除尘风机,该湿式除尘风机设置有一抽出式风筒,抽出式风筒延伸至综掘工作面之掘进迎头下方。多向径向气流碰撞巷道壁面,在附壁效应的作用下,沿巷道壁面以一定的旋转速度吹向整个巷道断面,形成能够覆盖整个巷道断面的多向旋流风幕。
-
公开(公告)号:CN102230392A
公开(公告)日:2011-11-02
申请号:CN201110145586.7
申请日:2011-06-01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E21F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采煤面移架自动喷雾负压二次降尘方法及装置,包括传感器、电动喷雾增压泵及喷雾负压二次除尘器;传感器安装在自移式液压支架的伸缩部上,用于检测是否有移架动作,当自移式液压支架有移架动作时,能立即发出检测信号,检测信号传送至一主控制器;喷雾负压二次除尘器设置在自移式液压支架的顶梁上,其设置有喷嘴组与矩形吸风口,电动喷雾增压泵通过连接管路连接喷嘴组,通过电动球阀接入供水管路。本发明不仅能够提高采煤面移架时除尘自动化运行程度,还将喷雾封闭沉降与负压沉降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两次有效沉降。经测定,本发明对移架产尘的降尘率能达到90%以上,有效提高了降尘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1845961A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1010185562.X
申请日:2010-05-28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工作面支架喷雾降尘仿真模拟装置,其包括仿真封闭式试验箱,仿真封闭式试验箱的前端设置有一入风口,后端设置有一出风口;该仿真封闭式试验箱内设置有用于模拟煤矿工作面的风速、压力条件的风流动力提供装置、用于模拟煤矿工作面粉尘产生状况的粉尘发生装置、用于模拟煤矿工作面支架喷嘴喷雾状况的喷雾装置与检测系统,风流动力提供装置设置在入风口;粉尘发生装置设置在仿真封闭式试验箱的前部,位于入风口的后方;喷雾装置与检测系统分别设置在仿真封闭式试验箱的中部。本发明采用仿真封闭式试验箱,通过检测系统收集并分析仿真封闭式试验箱的相关数据,为煤矿工作面科学合理的安装喷嘴提供了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1761337A
公开(公告)日:2010-06-30
申请号:CN200910256090.X
申请日:2009-12-29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掘面空气幕封闭除尘系统,其包括综掘机机体,该综掘机机体上设置有空气幕产生装置,该空气幕产生装置位于该综掘机机体的掘进迎头与该综掘机的司机之间,其能向该综掘机机体左右两侧以及竖直向上方向喷射气流,形成一与该综掘机掘进方向垂直的封闭空气幕,该封闭空气幕与该综掘机机体的综掘面形成一用于容纳综掘机机体掘进时产生粉尘的封闭空间;该综掘机机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吸走该封闭空间内粉尘的除尘装置。本发明在综掘机机体上设置空气幕产生装置与除尘装置,使粉尘被有效封闭在一个无人作业的空间内,提高了对掘进迎头粉尘的吸尘效率,减少了对操作人员视线的影响,操作人员能够清晰的看到掘进程度,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