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暂态仿真中计算节点间的通信任务分配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344389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1009313.4

    申请日:2022-08-2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电磁暂态仿真中计算节点间的通信任务分配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确定电磁暂态仿真系统中每个计算节点与其他计算节点互联通信的个数,根据每个计算节点的CPU线程总数与互联通信数目,确定串行传输通信任务的传输次数,分析每个计算节点串行传输通信任务对应的传输次数,确定每个计算节点串行传输通信任务的节点通信时间,向节点通信时间最短的计算节点,分配通信任务。由此可见,通过分析每个节点的各个CPU和每个CPU的各个线程,确定该计算节点对该通信任务的传输能力,从而得出该计算节点串行传输该通信任务的节点通信时间,从通信时间上优化了通信任务向计算节点的分配,提高电磁暂态仿真性能。

    电力仿真建模连线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29423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779754.6

    申请日:2022-07-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力仿真建模连线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方法包括:根据各个元件矩形的位置建立平面坐标系,再确定包围所有元件矩形的目标矩形;然后任意选定两个元件矩形,并分别在两个选定的元件矩形的边上选取一个连接点,作为第一、第二连接点;基于两个连接点在目标矩形上划分出多条横线与竖线,形成一个覆盖所有元件矩形的网格,得到网格划分出的各个交点,并根据当前交点相邻的各个候选交点与第二连接点的候选距离,确定第一、第二连接点间的目标路径。显然,划分网格后,连接点之间可以在网格划分出的可选连线路径上进行连线,保证了两个连接点间的连线是横平竖直的、是规整的。

    电磁暂态仿真中列降阶模型的执行时间计算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238465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724705.2

    申请日:2022-06-2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电磁暂态仿真中列降阶模型的执行时间计算方法和装置,通过对电磁暂态实时仿真的等值电导矩阵进行列降阶处理,生成对应的列降阶模型。根据等值电导矩阵或列降阶模型,确定所述等值电导矩阵中含有非零电导的总行数、所述等值电导矩阵的行非零电导最大数和所述等值电导矩阵包含的非零电导总数。结合电磁暂态实时仿真的相关参数,依次确定列降阶模型的数据传输时间,列降阶模型的存储访问时间以及列降阶模型的数据运算时间,最终确定列降阶模型的执行时间。本申请可对列降阶后等值电导矩阵的执行时间进行计算,量化列降阶后模型的计算性能,对电力系统的电磁暂态实时仿真提供支撑。

    一种台区异常线损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205067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727828.1

    申请日:2022-06-2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台区异常线损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待识别台区对应的多个电量数据;基于电量数据,计算待识别台区中的各台区用户对应的挥发系数;基于挥发系数,从台区用户中选取若干第一用户作为社团中心;根据第二用户和各社团中心的隶属度关系,构建各社团中心对应的初始社团,第二用户为台区用户中除第一用户以外的台区用户;根据初始社团之间的关联系数,对初始社团进行合并,并将合并后剩余的孤立台区用户作为异常线损台区用户。解决了现有对于台区异常线损的识别方法,采用逐个台区用户、逐条线路进行分析,导致识别周期较长的技术问题。

    电网仿真中行降阶模型的执行时间计算方法、装置和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065049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724714.1

    申请日:2022-06-2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电网仿真中行降阶模型的执行时间计算方法、装置和设备,通过对电磁暂态实时仿真的等值电导矩阵,或者行降阶处理后生成的行降阶模型,确定所述等值电导矩阵中的非零电导数量,结合获取得到的所述电磁暂态实时仿真本身的参数,依次确定所述行降阶模型的数据传输时间、存储访问时间和数据运算时间,生成行降阶模型的执行时间。本申请可在未进行行降阶前,对电磁暂态实时仿真的等值电导矩阵进行分析,从而确定行降阶后的行降阶模型的执行时间,以辅助衡量行降阶的效果,也可直接基于行降阶模型确定执行时间。对行降阶后等值电导矩阵的执行时间进行计算,量化行降阶后模型的计算性能,对电力系统的电磁暂态实时仿真提供支撑。

    一种电子式互感器测量系统测量偏差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913145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010594143.5

    申请日:2020-06-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式互感器测量系统测量偏差的测试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步骤:当需要进行单一元件测量偏差测试时,将被测试的控制保护装置与冗余通道连接,将其余的控制保护装置与非冗余通道连接;获取预先搭建好的仿真模型;其中,仿真模型的输出端分别与非冗余通道、冗余通道连接;分别调节非冗余通道的变比和冗余通道的变比,使非冗余通道的输出变比和冗余通道的输出变比均跟直流输电工程的输出变比一致;将仿真模型调整至预设工况,以使仿真模型进行正偏差测试和负偏差测试;获取所有控制保护装置的响应。本发明不仅可测试、校核直流工程二次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和响应特性,还可分析单一元件测量偏差对HVDC控制保护系统的影响。

    交直流混联电网协同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977181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203564.X

    申请日:2022-0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交直流混联电网协同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根据交流电网和直流电网中的功率控制器,构建交直流混联电网的协同控制模型;根据协同控制模型确定交直流混联电网协同控制的稳定衡量因子,稳定衡量因子包括多个控制变量权重系数和多个状态变量权重系数;分别调节控制变量权重系数、状态变量权重系数直至系统偏离稳定态,分别求解与控制变量权重系数、状态变量权重系数对应的多个稳定衡量因子特征值集;根据多个稳定衡量因子特征值集确定交直流混联电网协同控制的稳定范围。本发明能有效地简化稳定性分析流程,能得到可靠的交直流混联电网协同控制系统稳定边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