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气环境与碳排放协同增效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62974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210680271.0

    申请日:2022-06-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气环境与碳排放协同增效效果的评价方法,包括:分别获取协同效果指数和协同路径指数;分别确定协同效果指数的一级指数和二级指数以及协同路径指数的一级指数和二级指数的各自的权重;计算大气环境‑碳排放协同指数;以及基于所获得的大气环境‑碳排放协同指数ACSI来评价大气环境与碳排放协同增效的效果。根据本发明的大气环境与碳排放协同增效效果的评价方法,通过准确地计算大气环境与碳排放协同指数,实现对协同增效效果和措施进展的定量化跟踪、评估和反馈。

    一种水生植被覆盖度的水生态调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9194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501995.0

    申请日:2022-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生植被覆盖度的水生态调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水生态系统中沉水植物、非沉水植物的影像,基于所述影像获取水生植被的覆盖度;S2、获取水生态系统中水样的水质指标数据;S3、获取水生态系统中各类生物的生物指标数据;S4、根据水生植被的覆盖度、水质指标数据、生物指标数据生成水生态调查结果。本发明中通过对水生态系统沉水植物、非沉水植物、水质指标数据、生物指标数据进行调查记录,使得调查报告的填写更加精准,有助于调查人员根据水生植被覆盖度评估水生态状况,及时进行水生态治理。

    一种河流断面水质浓度污染贡献率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96062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111053836.4

    申请日:2021-09-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河流断面水质浓度污染贡献率计算方法,用以评估污染源对河流的预定断面处水质的影响程度,包括步骤:获取流域内污染源清单,设定污染源排放情景;构建河网水动力水质模型;根据河网水动力水质模型计算污染源排放情景中所有情景案例;计算得到所有污染源的第一污染物总量X1,根据河网水动力水质模型,计算剔除待测污染源后其他污染源的第二污染物总量X2;根据第一污染物总量X1和第二污染物总量X2计算待测污染源对预定断面水质的贡献率Y,其中Y=[(X1‑X2)/X1]×100%。其能够方便、快捷地对污染源对河流的预定断面处水质的影响程度做出判断。

    地下水污染源位置识别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541834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0985381.8

    申请日:2022-08-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地下水污染源位置识别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通过第一抽水井得到多个第一水样,通过第二抽水井得到多个第二水样;检测多个第一水样的污染物浓度,生成第一污染物浓度时间序列;检测多个第二水样的污染物浓度,生成第二污染物浓度时间序列;基于第一污染物浓度时间序列确定第一污染物运移时间,基于第二污染物浓度时间序列确定第二污染物运移时间;根据第一污染物运移时间、污染物移动速率及第一抽水井位置,确定第一区域;根据第二污染物运移时间、污染物移动速率及第二抽水井位置,确定第二区域;根据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的重合区域确定污染源位置。本发明降低识别污染源位置的成本,提高识别污染源位置的效率。

    一种活塞式地下水取水装置
    10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646501A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210121437.5

    申请日:2022-02-09

    Inventor: 周鲲鹏 丁贞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塞式地下水取水装置,其包括筒体、弹簧、活塞组件、出水组件和抽拉组件;筒体的底部设置有进水孔,其顶部配置有出水孔;弹簧及活塞组件自上而下设置于筒体中;出水组件包括设置于出水孔的出水连接器,连接于出水连接器的出水管将水输送至筒体外部;抽拉组件包括抽拉器,设置于抽拉器的钢绳经由弹簧连接于活塞组件的钢绳连接板;活塞组件还包括密封圈、进水漏斗和活塞回止球,钢绳连接板同心设置于进水漏斗的上侧,密封圈设置于钢绳连接板与进水漏斗之间,活塞回止球设置于进水漏斗的内部。本发明提供的地下水取水装置,适用于地下水监测井的慢速洗及污染物的连续采样,实现低扰动取水,避免采样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的逸出。

    一种自下而上预测城市二氧化碳总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54759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656871.5

    申请日:2021-12-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城市二氧化碳的预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自下而上预测城市二氧化碳总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某一年产业结构,将全国多个地级城市分成7类;步骤2)根据初始预先设定的全国未来某一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预测区间,获得未来某一年预测的某一类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然后将所有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加,得到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判断该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否在初始预先设定的全国未来某一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预测区间;步骤3)如果不在预测区间,对每一类城市的各个部门重新设定标杆值,重复步骤2),获得全国未来某一年预测的每一类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并累加起来,得到新的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

    一种建筑二氧化碳排放的预测方法及预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742817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923911.1

    申请日:2021-08-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二氧化碳排放量预测和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局预测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建筑二氧化碳排放的预测方法及预测系统,该方法包括:将待测区域在空间上划分为多个10km×10km的空间基准网格,结合人口分布预测结果和人均建筑面积预测结果,核算该空间基准网格内不同建筑子部门的人均建筑面积和人口数量;根据不同建筑子部门的单位面积能耗的历史数据,估算未来年份每个基准网格中不同建筑子部门的单位面积能耗;采用Kaya identity方法,利用空间演化模型,基于上述核算结果和估算结果,获得未来目标年份每个基准网格的居住建筑二氧化碳排放量和未来目标年份每个基准网格的公共建筑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二者汇总后,作为建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预测结果。

    一种陆生哺乳动物与鸟类的监测方法及其监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074224B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1610987505.0

    申请日:2016-11-09

    Inventor: 张丽荣 金世超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监测领域,公开了一种陆生哺乳动物与鸟类的监测方法及其监测装置。本发明中的陆生哺乳动物与鸟类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预定栖息地区域;夜间自动连续监测;在监测到有生物进入预定区域时,获取一组连续红外影像,连续红外影像包含多帧画面;分析连续红外影像;若连续红外影像中包含陆生哺乳动物与鸟类,则从每帧画面中提取陆生哺乳动物与鸟类的个体特征;根据个性特征,在每帧画面中标识陆生哺乳动物与鸟类个体;跟踪每帧画面中的陆生哺乳动物与鸟类个体,获取对应每个陆生哺乳动物与鸟类个体的行为特征;根据行为特征和预设的物种识别模型,识别陆生哺乳动物或鸟类个体对应的种类。

    一种太阳能碳纤维一体化膜生物反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003876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52036.9

    申请日:2021-0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碳纤维一体化膜生物反应装置,所述太阳能碳纤维一体化膜生物反应装置包括污水输送模块、碳纤维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以及太阳能供电模块;所述碳纤维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的壳体由导流隔板分割为厌氧反应室、好氧反应室以及集水室。本发明通过特定设置厌氧反应室以及好氧反应室内的填料,提高了对生活污水的除磷除氮效果;同时,通过太阳能供电模块的设置,使所述太阳能碳纤维一体化膜生物反应装置节能环保。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