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合并单元异常大数的线路电流差动保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72667B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410116652.1

    申请日:2014-03-26

    IPC分类号: H02H7/26 H02H3/26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合并单元异常大数的线路电流差动保护方法。首先比较线路两侧一周波的电流采样值,选出其中幅值最大的点,若该点大于异常门槛,则差动不动作,否则在最大点同侧选择幅值次大点,然后根据逻辑分别修改最大点和次大点位置的电流采样值,并进行全周傅立叶变换求取两端电流相量值,最后构造电流差动保护判据实现故障判断。本发明通过对采样值大数的处理,能够有效防止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异常大数导致差动保护误动的情况,提升线路保护可靠性。

    一种基于和差阻抗的电流差动继电器

    公开(公告)号:CN106602506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510664560.1

    申请日:2015-10-15

    IPC分类号: H02H3/32 H02H7/2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和差阻抗的电流差动继电器,通过和差阻抗继电器和改进电流差动继电器确定;所述和差阻抗继电器包括稳态量和差阻抗继电器Z和突变量和差阻抗继电器△Z;所述改进电流差动继电器包括相电流差动继电器相电流差动继电器零序电流差动继电器D01和杂交电流差动继电器Dzj。本申请技术方案利用线路区内外故障容抗差异建立和差阻抗判据,通过与改进的电流差动保护配合,实现区内故障的快速切除,该差动继电器无需进行电流补偿,具有高灵敏度、快速性显著优于现有差动保护。

    一种适用于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网集成保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72665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410116613.1

    申请日:2014-03-26

    IPC分类号: H02H7/26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网集成保护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分别计算计入逆变器型分布式电源接入和不计逆变器型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网电流保护定值;将计算出的配电网电流保护的两套定值单载入本地保护装置,并判断是否满足检测限定条件。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考虑了不同容量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后对配电网电流故障特性的影响,通过基于本地信息的自适应调整定值,使得配电网电流保护采用相应定值能够快速的切除故障,减轻短路配电网的影响,且避免了对配电网的大规模改造,可不借助通讯或者非实时通讯就能使其电流保护达到较好的性能,可行性强且节省投资,在工程实践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一种振荡闭锁的距离保护整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45782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310492668.8

    申请日:2013-10-18

    IPC分类号: H02H3/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振荡闭锁的距离保护整定方法,包括下述步骤:采集保护安装处三相电流和三相电压;判断是否进入振荡闭锁状态;若且转至下一步;否则,转至步骤下下步;若振荡中心电压中任一满足时,延时开放距离保护,并设定相间距离保护动作区和接地距离保护动作区;若电流不对称度m≥0.65,开放距离保护,并设定相间距离保护动作区和接地距离保护动作区;若电流不对称度m<0.65,且延时开放接地距离保护,并设定接地距离动作保护区。本发明通过平面分析振荡中故障的特征,对不同故障特征设定不同的距离保护动作区,提高接地距离保护的耐过渡电阻能力,在不降低动作性能的前提下,减少振荡中对称开放的时间。

    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946089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210420934.1

    申请日:2012-10-29

    IPC分类号: H02H7/22 H02J13/00

    CPC分类号: Y02B90/2653 Y04S40/126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系统。包括以下组成部分:(1)工业无线交换机;(2)无线同步时钟设备;(3)无线合并单元装置;(4)无线智能终端装置;(6)无线保护装置;所述无线继电保护装置包括:无线插件、管理板插件、保护插件和电源插件等。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无线传输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系统,可以有效减少变电站中二次接线使用的光缆和铜缆等建设材料、缩短建设周期、节约建设投资、减化二次回路、防止因二次回路问题导致的保护闭锁和误动、提高保护系统的可靠性、方便安装调试,以及减轻维护人员的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