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逆变器的运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90446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310438875.5

    申请日:2013-09-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Y02E10/58 Y02E4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逆变器的运行控制方法,属光伏发电技术领域。本发明根据光伏电池板的输出功率控制光伏逆变器运行在相应的模式,当光伏电池板的输出功率大于设定的功率值时控制光伏逆变器运行在最大功率跟踪模式或者有功功率调度模式,否则控制光伏逆变器运行在纯无功模式。本发明的光伏逆变器运行控制方法能够在并网发电的同时,实现对电网无功补偿,当电池板输出能量较低时,通过逆变器对电网补偿一定的无功电流,实现了装置的多功能使用,不但改善了电网的电能质量,又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利用率,同时由于光伏发电装置始终并网运行无需反复启停,实现了智能无缝平滑过渡。

    一种光伏逆变器的运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90446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438875.5

    申请日:2013-09-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Y02E10/58 Y02E4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逆变器的运行控制方法,属光伏发电技术领域。本发明根据光伏电池板的输出功率控制光伏逆变器运行在相应的模式,当光伏电池板的输出功率大于设定的功率值时控制光伏逆变器运行在最大功率跟踪模式或者有功功率调度模式,否则控制光伏逆变器运行在纯无功模式。本发明的光伏逆变器运行控制方法能够在并网发电的同时,实现对电网无功补偿,当电池板输出能量较低时,通过逆变器对电网补偿一定的无功电流,实现了装置的多功能使用,不但改善了电网的电能质量,又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利用率,同时由于光伏发电装置始终并网运行无需反复启停,实现了智能无缝平滑过渡。

    一种非隔离型及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软并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59282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10119725.8

    申请日:2013-04-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隔离型及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软并网方法,本发明根据电网电压和滤波电容大小,给出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无功电流参考值,并将有功电流参考值设为0,分别作为q轴电流调节器和d轴电流调节器的参考信号,并将根据Park、Clark变换得到的电流信号作为q轴电流调节器和d轴电流调节器的反馈信号,将反馈信号与参考信号进行比较,并经过PI调节器之后的电流信号,经过PWM脉宽调制控制光伏并网逆变器输出无功电流,对滤波电容进行预充电,当光伏并网逆变器输出的电压和电网电压一致时,闭合交流接触器,实现软并网。解决了现有软并网方法只能针对隔离型逆变器进行并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并网过程复杂的问题。

    一种非隔离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

    公开(公告)号:CN205622539U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620380582.5

    申请日:2016-04-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隔离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包括H桥电路,H桥电路的直流侧连接有串联的两个分压电容,H桥电路的交流侧连接有续流支路,续流支路由两个反向连接的开关管构成,两个反向连接的开关管的连接点与两个分压电容的连接点之间连接有箝位支路,箝位支路由一个箝位开关管构成,箝位开关管就能够将续流电压箝位至太阳能电池电压的二分之一。除去全桥中的开关管,只需另外增加三个开关管即可实现现有技术中的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功能,较现有技术中的逆变器减少了一个开关管,降低导通损耗和投入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