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杉木桩处理淤泥软基础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08729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618732.1

    申请日:2022-06-01

    摘要: 本申请涉及软基础处理方法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杉木桩处理淤泥软基础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准备,测算淤泥层深度,设计杉木桩的长度,将杉木桩细小端削成尖头;S2.测量放样,在淤泥层放中心线、宽度边线和顶面线;S3.块石挤淤,向淤泥层的宽度边线之间抛投块石形成块石层,抛石方向为沿渠道边坡向渠中心依次展开,以将淤泥层的淤泥逐层挤出;S4.打桩,二次测量放线后,在块石层中心线标记打桩桩位,控制杉木桩竖直度并将杉木桩在块石层中下压至设计标高,保持杉木桩头端凸出块石层;S5.联系梁施工,在块石层上浇筑包裹杉木桩头端的联系梁。本申请具有工法简单、施工效果好且施工成本低的效果。

    施工便道路基的加固结构及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34770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656867.9

    申请日:2021-12-30

    IPC分类号: E01C3/00 E01C3/04 E02D5/2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施工便道路基的加固结构及加固方法,加固结构包括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具有容置腔的多个第一壁体及填充于每个容置腔内的填充件;加固组件位于支撑组件的上方且设置在目标位置,目标位置为目标物途径的位置;加固组件包括加固件及多个依次连接的第二壁体,多个依次连接的第二壁体与加固件连接。通过将轮胎的胎体的第一壁体填充填充物后设置为支撑组件,将胎体的第二壁体设置为加固组件不仅可以实现废旧胎体的回收利用,还可以增加施工便道的抗压抗剪强度,使得建设整个施工便道的时间大大缩减、成本低。另外,加固组件设置在支撑组件上方的目标位置,可以进一步增加整个施工便道的抗压抗剪强度,防止施工便道受损变形等。

    一种渠道拆模装置
    1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851422B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010684590.X

    申请日:2020-07-16

    发明人: 赵六鱼

    IPC分类号: E02B5/02 E02D5/26 E02D9/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渠道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渠道拆模装置。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渠道拆模装置。一种渠道拆模装置,包括履带机构,拆除机构,双向分离机构,固定翻转机构,控制屏,电动伸缩杆,收集箱和工作台;工作台下方设置有履带机构;工作台依次与拆除机构、双向分离机构、固定翻转机构和收集箱相连接;工作台上方设置有电动伸缩杆;工作台靠近拆除机构的上方一侧设置有控制屏;拆除机构与双向分离机构相连接;双向分离机构与固定翻转机构相连接;电动伸缩杆与收集箱相连接。本发明实现了对渠道木桩的拆卸和分离并且对木桩进行了整理。

    堤岸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1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049077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911050.0

    申请日:2020-09-02

    发明人: 刘艳清 吴晶

    IPC分类号: E02B3/12 E02D5/26 E02D29/0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堤岸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该堤岸支护结构包括支护基础、混合填充层、挡墙基础层和挡墙;支护基础包括多个间隔分布的松木桩,多个松木桩按照预设排列顺序分别插入至持力层;混合填充层填充在多个间隔分布的松木桩之间形成基础砼;挡墙基础层浇筑在支护基础和混合填充层的上方;挡墙设置在挡墙基础层上;其中,混合填充层填充在多个间隔分布的松木桩,从而,混合填充层结合多个松木桩形成基础砼,提升基础砼的结构强度,挡墙设置在挡墙基础层上,在基础砼的结构强度的保障下,挡墙及挡墙基础层的结构强度也得到保障,并且,采用较少的松木桩,具有实施难度低、质量可控的优点。

    一种快速安装的古建筑木桩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676958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497210.1

    申请日:2020-06-04

    发明人: 耿蕴

    IPC分类号: E02D5/26 E02D27/1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安装的古建筑木桩结构,其包括基台和设置于基台上的插桩筒,所述基台对称设置有四个,相邻两个所述基台之间设置有连接台;所述基台的顶壁且朝向连接台方向的一侧开设有第一燕尾槽,所述第一燕尾槽的长度方向沿基台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连接台的两端一体设置有第一燕尾块,所述第一燕尾块与第一燕尾槽相互适配;所述基台的上表面开设有供插桩筒进行插设的插孔,所述插孔的内侧壁与插桩筒的外侧壁相互贴合,所述基台内设置有与插孔相互连通的注浆腔;本发明具有快速对木桩结构进行安装施工,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时间的效果。

    一种边坡加固结构
    1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826213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208400.4

    申请日:2019-03-19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边坡加固结构,包括用于铺设在边坡表面的防护管网,防护管网包括若干横向输送管及若干与横向输送管交错固定在一起的纵向输送管,在横向输送管上设置有排液孔,每一根横向输送管都有一根纵向输送管的下末端与之连通,防护管网还包括位于顶部的给液管,每一根所述纵向输送管的上末端与给液管连通。本发明利用可降解材质的植物纤维管作为防护管网的主体,防护管网除了为中期的混合土提供足够的固持力,防止混合土流失,还为前期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营养输送通道,又可以为后期的植物生长输送水与养分,覆盖混合土之后,被混合土覆盖的防护管网逐渐分解,为供植物生长提供养料,促进植物生长,环保又方便。

    一种利用苔藓钟乳石混合灌浆加固砂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12856B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710337183.X

    申请日:2017-05-14

    发明人: 郭舒洋 林晨

    CPC分类号: Y02A40/234

    摘要: 本发明属于固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苔藓钟乳石混合灌浆加固砂土的方法。本发明利用空心树桩提供注浆孔道,首先利用“冰劈”原理得到钟乳石粉末,以钟乳石粉末为晶种,苔藓为宿体,微生物通过取食苔藓和树桩完成新陈代谢,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脲酶,脲酶将淋洒的碳酰胺溶液水解产生二氧化碳,在高湿环境下钟乳石晶种和二氧化碳以及水发生反应,晶种不断生长向周围的砂土缝隙中延伸,将砂土缝隙填堵密实,形成海胆状高强度加固柱,并且孔道表面长出的苔藓还可以美化环境,整个加固过程能耗小、安全无毒、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加固后的砂土承载力达到400~500kPa。

    一种利用苔藓钟乳石混合灌浆加固砂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12856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337183.X

    申请日:2017-05-14

    申请人: 郭舒洋

    发明人: 郭舒洋 林晨

    摘要: 本发明属于固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苔藓钟乳石混合灌浆加固砂土的方法。本发明利用空心树桩提供注浆孔道,首先利用“冰劈”原理得到钟乳石粉末,以钟乳石粉末为晶种,苔藓为宿体,微生物通过取食苔藓和树桩完成新陈代谢,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脲酶,脲酶将淋洒的碳酰胺溶液水解产生二氧化碳,在高湿环境下钟乳石晶种和二氧化碳以及水发生反应,晶种不断生长向周围的砂土缝隙中延伸,将砂土缝隙填堵密实,形成海胆状高强度加固柱,并且孔道表面长出的苔藓还可以美化环境,整个加固过程能耗小、安全无毒、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加固后的砂土承载力达到400~500kPa。

    一种建筑木桩安装结构
    11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005405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179671.9

    申请日:2014-04-30

    发明人: 黄启盛

    IPC分类号: E02D5/26

    摘要: 本发明一种建筑木桩安装结构,包括木桩本体;所述木桩本体底部浇注有圆台形底座;所述圆台形底座左右两端分别从上往下贯穿设置有排水孔组;所述排水孔组设置有两组及以上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下端向外延伸设置,且内部四周加筑有防水钢板;所述排水孔上端设置有凹形槽;所述凹形槽内活动安装有挡网板;所述圆台形底座上端与木桩本体连接处设置安装有弧形板架;其通过在木桩底部浇注有圆台形底座,结构稳定牢固,而且可以很好地通过排水孔将雨水排出,避免了建筑木桩因长期雨水浸润而引起的根部腐烂的现象,给建筑木桩的使用安装带来了较大的方便。

    一种适合萤火虫栖息的护岸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21345443U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23039951.3

    申请日:2023-11-1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合萤火虫栖息的护岸结构,涉及生态环境保护与水利工程领域,包括河床,及位于河床两侧的护坡,其中一个护坡为干砌石护坡,另一个护坡为石笼护坡,干砌石护坡和河床之间,及石笼护坡与河道之间均设有沿河道长度方向分布且密排布设的松木桩,干砌石护坡上设有扦插柳枝,护坡远离河床的一侧设有小挡墙,松木桩之间设有连接机构,扦插柳枝自护坡坡底向上并沿水流方向纵横交错排布,该适合萤火虫栖息的护岸结构,构造简单,取材方便,经济合理,在不影响河湖岸坡稳定安全的情况下,能够满足萤火虫生长繁殖的生境条件,达到逐步恢复萤火虫的目的,为生物多样性提供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