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14135B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0910182170.5
申请日:2009-07-15
申请人: 中国矿业大学
IPC分类号: E21F7/00
摘要: 一种钻、爆、抽三位一体瓦斯抽采方法,最适用于高瓦斯低透气性煤层区域性的瓦斯抽采。在采煤或掘进工作面前方的煤层上交替布置顺层或穿层抽放孔和爆破孔孔位;逐一对抽放孔进行施工作业,并进行割孔和瓦斯抽采;逐一施工爆破孔,并进行爆破作业,通过爆破孔内爆生气体尖劈作用,使炮孔周围产生柱状的压缩粉碎圈和一沿爆破孔和抽放孔连心线方向的贯穿爆破裂隙体,使地应力转移、煤体透气性增大,煤体内部卸压、有利于煤体中瓦斯的排放。煤体透气性可提高20~50倍左右,单孔瓦斯抽采量平均可提高5-10倍,瓦斯抽采浓度≥50%,回采工作面瓦斯抽放率≥80%,钻爆抽卸压增透后,预抽瓦斯时间可缩短一半,瓦斯抽放钻孔数减少20~30%。实现高瓦斯低透气性突出煤层瓦斯的安全、高效、均匀抽采。
-
公开(公告)号:CN101614134A
公开(公告)日:2009-12-30
申请号:CN200910182169.2
申请日:2009-07-15
申请人: 中国矿业大学
IPC分类号: E21F7/00
摘要: 一种钻、爆、抽三位一体卸压防突方法,最适用于高瓦斯低透气性突出煤层区域性卸压防突。在采煤或掘进工作面前方的煤层上交替布置顺层或穿层的控制孔和爆破孔孔位;先逐一对交替布置的控制孔进行施工作业,并对煤层进行瓦斯抽采卸压;再逐一施工交替布置的爆破孔,放置乳化炸药,引爆起爆线进行起爆,直至完成该工作面的所有爆破孔作业,进行下一工作面的循环作业。该方法可使煤体透气性可提高20~50倍,整体卸压充分,起到防止突出的有效作用,为工作高效、安全开采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其方法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608544A
公开(公告)日:2009-12-23
申请号:CN200910031851.1
申请日:2009-06-26
申请人: 中国矿业大学
IPC分类号: E21B47/06
摘要: 一种下行孔煤层瓦斯测压水压剔除装置及方法,适用于下行孔煤层瓦斯测压过程中出现水压的。它包括插入钻孔的测压管,压力表,封孔注浆泵和注浆管,在测压管侧设置与其绑为一体的管,放水管出水端设有放水阀门,放水管进水端放至煤层底板岩孔内,测压管进气端的位置高水管的进水端位置2m以上。当煤层瓦斯压力测定过程中钻孔内出现水压,水在自重作用下积钻孔底部;煤层内的瓦斯气体不断流进钻孔内,瓦斯气体在水的上部产生压力,水在压力作用进放水管;定期进行放水,及时将钻孔内积聚的水排出,即可有效避免水压对瓦斯压力读数的,从而准确可靠地测定煤层瓦斯压力。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效果好,成本较低,准确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598030A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200910182117.5
申请日:2009-07-14
申请人: 中国矿业大学
IPC分类号: E21F7/00
摘要: 一种突出危险煤层石门快速揭煤方法,尤其适用于煤矿中有强突出危险性石门的快速揭煤。通过在石门周边制造一定厚度的固强圈和一个为加固强圈厚度1~2倍的弱圈,形成一个强弱强的保护结构。弱圈能有效吸收揭煤过程中深部地应力释放而产生的能量,能量吸收率可达到50%~90%,有效缓冲对巷道周边的冲击,同时使得巷道周围的原始地应力降低40%~90%,而加固强圈只须抵抗揭煤过程中残余应力对巷道造成的突出和冲击,确保安全。本方法在确保安全揭煤的条件下,能减少消突工程量20%~30%。减少瓦斯抽放时间,缩短施工周期,安全揭煤速度提高20%~50%。
-
公开(公告)号:CN11882165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55674.3
申请日:2024-06-28
申请人: 中国矿业大学
IPC分类号: G06F30/28 , E21B47/00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层多参数反演测定煤层原始瓦斯压力与渗透率方法,先依据目标煤层地质特性与现场工况,确定钻孔周围瓦斯流动数学模型;将预先通过实验室与现场试验确定的相关参数及假定的压力、渗透率值输入到PLC控制器,并构建地质几何模型及其边界条件。随后,在井下煤层施工钻孔,利用手动泵向胶囊注水,使其膨胀以实现快速封孔,避免巷道空气流入钻孔,流量计通过快速接头与抽采管连接,间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流量值,数据采集仪将数据传输至PLC控制器。当现场瓦斯流量测定完成后,在PLC控制器中根据流量实测值与模拟模块计算出的模拟值建立目标函数,采用优化算法对目标函数优化后即输出反演得到的煤层原始瓦斯压力及渗透率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79401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995964.8
申请日:2024-07-24
申请人: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动态防回火和防倾斜燃烧功能的燃烧装置及方法;涉及防回火和防倾斜燃烧的燃烧用具技术领域,包括第一燃烧器,第一燃烧器上端设有多个第二燃烧器,第一燃烧器下端设有管道组件,且第一燃烧器上端设有蓄热组件和检测组件;本发明通过第一燃烧器和第二燃烧器叠加的配合,便于解决常态燃烧情况下由于燃料流速或浓度影响出现的回火,从而实现燃烧的相对稳定状态;通过聚气管道和第一管道的配合,便于实现燃料运输过程中的均匀分布;通过电机和调节阀体的配合,便于动态控制燃烧气体的流量和流速;该装置解决常态燃烧情况下由于燃料流速或浓度影响出现的回火,实现燃料运输过程中的均匀分布,一定程度防止倾斜燃烧状态的出现。
-
公开(公告)号:CN118582194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91201.1
申请日:2024-06-19
申请人: 中国矿业大学
IPC分类号: E21B43/26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页岩气储层多分支井甲烷原位燃爆压裂方法,综合地质勘探及测井资料优选页岩气储层,进行分支井设计及钻井平台搭建;接着在主水平井的侧部向周围页岩气储层施工分支井;依次对各个分支井进行甲烷原位燃爆压裂,形成具有高度自支撑能力的复杂立体裂缝网络,最终完成页岩气储层的燃爆压裂改造;上述燃爆压裂所需的甲烷采用两种甲烷补注方案,其一是通过井上甲烷储罐向分支井内补注甲烷,其二是通过由已压裂的分支井向待改造分支井补注甲烷,这种方式能大大降低井上长距离运输补充的方式,通过两种甲烷补注方式相结合,保证了甲烷原位燃爆压裂对各个分支井持续压裂的效果,最终能形成所需的复杂立体裂缝网络,且整个过程无需水力压裂。
-
公开(公告)号:CN118501957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459589.5
申请日:2024-04-17
申请人: 中国矿业大学
摘要: 一种基于面波探测的地下储氢空间探测及可视化建模方法,通过采用半航空瞬变电磁探测技术对目标区域进行整体探测,圈定空洞、含水层发育区域,通过主动源面波探测法和被动源面波探测法对空洞、含水层发育区域进行精准探测,获取空洞、含水层的范围、规模,得到空洞、含水层发育区的最终位置,对主动源面波探测法和被动源面波探测法探测得到的二维剖面视横波速度数据进行三维坐标系转换及插值处理,得到储氢空间三维地质模型。本发明综合利用半航空瞬变电磁技术和面波探测技术,高效快速地实现了对潜在储氢空间的精准识别;将主动源面波探测结果与被动源面波探测结果联合,实现对地层不同深度地质结构的全覆盖探测,为后期储氢工作提供了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7189035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311155701.8
申请日:2023-09-08
申请人: 中国矿业大学
IPC分类号: E21B43/00 , E21B43/26 , E21B43/26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煤层气储层直井甲烷原位燃爆压裂方法,属于深部煤层气储层燃爆开采领域,通过封隔器向分支井内注入定量液态氧气,低温致使煤岩体产生裂缝,通过液态氧气气化,大量的氧气体积膨胀,再次对煤岩体产生膨胀压裂产生裂缝;当分支井内甲烷浓度达到目标范围值,通过封隔器的点火器,对分支井里甲烷‑氧气混合气体进行燃爆,造成二次压裂,形成缝网。本发明能够实现对于助燃剂的多次利用,对煤岩体多次至裂,从而尽可能多的收集煤层气,利用原位燃爆的方法,促进裂缝的发育,形成煤层气复杂缝网,促进煤层气的高效获取和有效采集。
-
公开(公告)号:CN113447514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110711074.6
申请日:2021-06-25
申请人: 中国矿业大学 , 苏州纽迈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分类号: G01N24/0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质体含水量测量的微型核磁共振装置,包括设在探测钻孔入口处的提升单元,探测钻孔内设有用防护套管与提升单元相连的由射频单元、接收单元、控制单元和通讯单元集成的测试装置;控制单元与射频单元、接收单元、通讯单元和提升单元之间通信连接,射频单元产生静磁场与射频磁场,使孔隙水极化;接收单元将孔隙水的回波信号放大、滤波、A/D转换;提升单元能将装置提升至钻孔不同深度;通讯单元能从地面上位机下载测试指令传递给控制单元,并将控制单元保存的测试数据上传至上位机。将本装置布置在小直径的地质探测钻孔中,能够实时监测地质体探测钻孔周围不同深度的含水量变化,为水缘性灾害的监测与预警提供准确的信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