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29034B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110036675.8
申请日:2011-02-11
IPC: G01R31/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直流输电MMC阀的故障电流运行试验方法;该方法的步骤是给衰减电流注入回路、正弦电流注入回路和高电压注入回路的直流电容器充电;产生谐振电流,由衰减电流注入回路产生衰减电流;正弦电流注入回路产生正弦电流;之后衰减电流继续与正弦电流叠加施加于试品阀上;控制关断可关断器件G,将衰减电流注入回路从电路中退出,正弦电流过零后,正弦电流注入回路从电路中退出,触发双向控制阀V3将高电压注入回路投入,将反向电压施加于试品阀上;该方法使被试换流阀耐受同实际故障工况相当的暂态电流、暂态的热与损耗强度,实现对被试阀故障运行工况的试验考核,对于不同试验方式的实现方便、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2299512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110200372.5
申请日:2011-07-18
IPC: H02H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BOD元件的大容量电容器过电压保护电路,过压保护电路包括大容量BOD1元件、储能电容C1和C2、二极管D1和D2、分压电阻R1和R2、回路放电电阻R3、限流电阻R4和R5以及晶闸管Q1;R1和R2并联;在R1和R2之间的连接线上依次连接有二极管D1、BOD1元件、R4和R5;C1连接在二极管D1的左侧;R3连接在BOD1元件和R4之间;C2连接在R4和R5之间;D2连接在R5的左侧;R2、C1、R3、C2和D2依次并联;Q1和D2并联;本发明提供的电路可在保护电压值时连续触发。
-
公开(公告)号:CN103023132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469883.1
申请日:2012-11-19
IPC: H02J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能变流控制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储能变流器实现被动离网无缝切换控制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确定储能系统的能量转换系统PCS处于并网状态;(2)记录第N次电网三相线电压采样值;N为自然数;(3)确定第N次电网三相线电压采样值与第N-M次电网三相线电压采样值之间差值;(4)判断电网三相中任一相涉及的步骤(3)中差值是否大于额定线电压最大值的15%;(5)当计数器K大于或者等于3,被动离网标志位置位;(6)当被动离网标志位置位时,储能系统的能量转换系统PCS进入离网状态。本发明实现微网由并网转向离网独立运行无缝切换,确保微网内电压、频率连续稳定不间断供电,提高了微网内负荷供电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299512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110200372.5
申请日:2011-07-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H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BOD元件的大容量电容器过电压保护电路,过压保护电路包括大容量BOD1元件、储能电容C1和C2、二极管D1和D2、分压电阻R1和R2、回路放电电阻R3、限流电阻R4和R5以及晶闸管Q1;R1和R2并联;在R1和R2之间的连接线上依次连接有二极管D1、BOD1元件、R4和R5;C1连接在二极管D1的左侧;R3连接在BOD1元件和R4之间;C2连接在R4和R5之间;D2连接在R5的左侧;R2、C1、R3、C2和D2依次并联;Q1和D2并联;本发明提供的电路可在保护电压值时连续触发。
-
公开(公告)号:CN102129034A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1110036675.8
申请日:2011-02-1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直流输电MMC阀的故障电流运行试验方法;该方法的步骤是给衰减电流注入回路、正弦电流注入回路和高电压注入回路的直流电容器充电;产生谐振电流,由衰减电流注入回路产生衰减电流;正弦电流注入回路产生正弦电流;之后衰减电流继续与正弦电流叠加施加于试品阀上;控制关断可关断器件G,将衰减电流注入回路从电路中退出,正弦电流过零后,正弦电流注入回路从电路中退出,触发双向控制阀V3将高电压注入回路投入,将反向电压施加于试品阀上;该方法使被试换流阀耐受同实际故障工况相当的暂态电流、暂态的热与损耗强度,实现对被试阀故障运行工况的试验考核,对于不同试验方式的实现方便、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2097926A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1110007987.6
申请日:2011-01-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M1/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位取能电源的故障保护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取能电源从直流侧电容获取能量,分别为上、下管IGBT驱动和中控单元提供电源;监测故障;处理失电故障;处理带电故障;故障监测包括输入电压幅值和电压上升变换率du/dt监测和三路输电电压幅值监测;失电故障处理是指在功率模块启动失败时,电源无输出,功率模块控制器失电所实施的关联保护;带电故障处理是指电源已有输出电压,功率模块带电工作期间,发生电源故障所实施的关联保护;本发明提供的方案在常规电源控制保护之外添加了与功率模块其他部分相关联保护,有效实施取能电源输出失电故障及输出带电故障时高压IGBT换流阀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9093768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0987710.1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 , 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抽水蓄能技术经济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脉冲信号生成电路和静止变频器。脉冲信号生成电路可以包括第一采样模块、第二采样模块、控制模块和处理模块。第一采样模块用于采集机组电压信号,得到第一数字信号并传输给控制模块。第一采样模块用于采集机组电压信号,得到第二数字信号并传输给控制模块。处理模块用于计算脉冲宽度和脉冲相位并传输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生成脉冲信号。本申请通过第一采样模块和第二采样模块对不同电压等级的机组电压信号进行采集,能够尽可能避免产生脉冲误触发,大大降低了机端电流的畸变可能性,进而提高静止变频器换相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430089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1910542653.5
申请日:2019-06-2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一种电池储能电站物理接口一致性测试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电池储能电站的系统框架,针对通信路径和电路交直流母线依次执行测试策略;如果所有策略都通过,则完成一致性测试;所述测试策略包括:通信测试、逻辑测试、故障测试、基本功能测试和运行测试;从弱电物理接口以及强电物理接口层面,建立了即插即用电池储能电站中各设备部件接入电池储能电站的标准测试方法;即插即用电池储能电站整体接入电网的标准测试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606596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21341.4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17/10 , H02J3/28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区域电网新型储能可调能力计算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包括:获取各类型新型储能电站的运行数据;根据所述运行数据及运行特性进行计算,得到各类型新型储能电站的可调节能力;基于同一聚合条件下的各类型新型储能电站的可调节能力进行聚合,得到总的可调节能力;本发明针对不同调节性能的新型储能电站的可调节能力进行计算,得到了更精确的可调节能力计算结果;本发明对指定电网区域或电压等级下的新型储能的可调节能力进行聚合汇总,为电力系统提供了更精确的新型储能的调节能力信息,有效解决了新型储能技术类型多样、接入电压等级分布广泛、装机功率和时长差异导致的缺乏区域电网中新型储能可调能力计算方法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412839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325866.3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2J3/00 , G06F30/20 , H02J3/28 , H02J3/30 , H02J3/32 , G06F111/04 , G06F113/04 , G06F119/06 , G06F119/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能运行模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多类型储能暂稳态运行模拟方法及装置,包括:S101求解待分析电力系统对应的规模化储能静态并网运行模型,得到待分析电力系统的静态模拟优化结果;S102利用静态模拟优化结果设置待分析电力系统对应的频率响应时域仿真系统的相应参数后进行暂态仿真,得到待分析电力系统的暂态模拟优化结果;S103判断系统调频备用容量是否超过系统调频所需响应功率,若是,则输出待分析电力系统的静态模拟优化结果和暂态模拟优化结果,否则,按预设比例提高系统调频所需响应功率后返回S101。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建立了考虑电网拓扑结构的规模化储能并网运行模拟机组组合模型,模拟分析规模化储能支撑电网的暂稳态运行特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