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64312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2010505712.4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高温电容器用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聚丙烯基膜层以及分别设置在聚丙烯基膜层两个面的耐高温层以及耐候层,并在耐高温层添加Mn元素以及纳米石墨烯,并制备成蜂窝状结构,有助于提高聚丙烯薄膜整体的耐高温性能,且聚丙烯基膜层在在制备的过程中添加金属离子,有助于在后续的升温扩散处理步骤中,聚丙烯基膜层与镀锌层的紧密度,使得镀锌层与镀铝层不仅能形成致密的镀层,达到耐候的效果,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镀层容易脱落,不耐磨和热变形的问题。且制备的聚丙烯薄膜应用在电容器制备中,耐高温层含有的纳米石墨烯能提高电容器的电气性能,还具有电容器承受电流能力高、寿命长发,易储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336112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889509.6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呼吸状态的加热控制方法及免维护吸湿器,方法包括:将流量监测装置、温湿度监测装置安装在吸湿器本体与变压器连通的管道上,分别监测变压器的呼吸状态和吸湿器本体的内部温湿度;根据采集的呼气速率、温湿度,判断是否开启吸湿器本体的硅胶再生程序,以启动吸湿器本体内部的加热装置恢复吸湿器本体内变色硅胶吸附剂的吸水能力,并利用变压器的呼气状态,将加热装置除湿时产生的蒸汽水排出。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免维护吸湿器本体在硅胶再生过程中所产生的热蒸汽向上侵入储油柜内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48169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031931.6
申请日:2025-01-0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判相防错型接地处置装置及方法,涉及配电管理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前置断路器、故障选相模块以及故障选线模块,配电系统母线引出的三相线路与前置断路器相连,故障选相模块与前置断路器串联后接地,故障选线模块与故障选相模块并联;故障选相模块包括消弧分相断路器、限流电阻以及消弧开关,消弧分相断路器中多个分相开关的输入端分别与前置断路器的多相输出线路相连,限流电阻的一端同时与多个分相开关的输出端相连,限流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消弧开关并联于限流电阻上;限流电阻和消弧开关共同的接地线路上装配有第一电流互感器。本申请能够在面对单相接地永久性故障时,维持配电系统非故障在一段时间内的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134245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20358.4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抑制电力系统中铁磁谐振的消谐装置及方法,涉及电力系统安全防治技术领域。该用于抑制电力系统中铁磁谐振的消谐装置,包括:消谐模块,用于消耗铁磁谐振产生的能量;采集模块;检测模块,用于实时检测电压互感器中性点与高压阻尼电阻之间的励磁涌流;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励磁涌流的上升沿斜率,计算中性点对地的偏移电压;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模块继续判断实时检测到的励磁涌流的上升沿斜率和中性点对地的偏移电压的数值大小分别与各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判断系统是否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控制模块,控制消谐模块的投入。该消谐装置能够准确、快速消除铁磁谐振,有效提高铁磁谐振的消谐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53532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28532.X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计算等效高度的GIS特高频内置传感器的校验方法,旨在解决GIS局部放电装置校验工作中针对内置传感器标定、校验困难的问题。该方法通过测量可方便拆卸的外置传感器的等效高度,结合GIS内特高频电磁波的一般衰减规律和同一位置同一脉冲下外置传感器与内置传感器的输出电压,间接计算出内置传感器的等效高度,并根据等效高度的均值及最小值完成校验。解决了局部放电特高频内置传感器校验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5384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26304.7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田腾 , 仇茹嘉 , 赵龙 , 耿佳琪 , 王恩惠 , 袁一玮 , 宋东波 , 胡啸宇 , 陈嘉 , 王庆军 , 张淑娟 , 朱太云 , 丁国成 , 陈庆涛 , 陈凡 , 郑浩 , 李坚林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量子雷达的电力系统广域网预警防护系统、方法,系统包括:若干节点监控模块、远程传输模块和中央处理总机;若干节点监控模块分布在电力系统中需要进行雷电监测的设施周边;远程传输模块用于传输若干节点监控模块输出的探测电信号;中央处理总机接收远程传输模块传输的探测电信号,并对探测电信号进行数据处理,进行雷电预警,本发明依靠量子激光雷达的高空间分辨率的监测效果,可以实现雷暴在什么地点、什么时间发生的准确预报。
-
公开(公告)号:CN11916776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229478.1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7 , H02J3/06 , G06N10/20 , G06N10/6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在当前有限的量子硬件资源下,提供了一种基于子空间变分量子算法的量子牛顿‑拉夫逊潮流计算方法和系统。所述变分量子线性求解器较经典线性求解器有指数级加速效果,实现了现阶段真实量子计算机与潮流计算技术的结合,匹配现有有限的NISQ计算机硬件资源,完成了潮流计算16节点算例在真实量子计算机的实验,且结果与经典计算结果对比吻合,误差可以忽略不计。另外,引入随机拟设参数策略和动态学习策略,避免陷入局部极值,造成算法效率降低的问题,加快了对线性系统的求解速度,增强了求解线性系统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13424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620358.4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抑制电力系统中铁磁谐振的消谐装置及方法,涉及电力系统安全防治技术领域。该用于抑制电力系统中铁磁谐振的消谐装置,包括:消谐模块,用于消耗铁磁谐振产生的能量;采集模块;检测模块,用于实时检测电压互感器中性点与高压阻尼电阻之间的励磁涌流;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励磁涌流的上升沿斜率,计算中性点对地的偏移电压;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模块继续判断实时检测到的励磁涌流的上升沿斜率和中性点对地的偏移电压的数值大小分别与各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判断系统是否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控制模块,控制消谐模块的投入。该消谐装置能够准确、快速消除铁磁谐振,有效提高铁磁谐振的消谐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940994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211367618.2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保定天威新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PC: H04B1/7163 , H04B1/7183 , H04B1/7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换流变空间相位触发无线装置及方法,其包括依次电连接的射频传感器RF、信号调理电路、同步信号处理电路及无线发射电路;射频传感器RF,将换流变向空间辐射的脉动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信号调理电路包括滤波单元、包络检波单元及放大单元;滤波单元,根据换流变现场干扰选定对应的滤波频带,用于滤除干扰;包络检波电路,对滤波单元滤波后的信号进行处理,将射频传感器输出振荡信号的特高频成分滤除,保留信号的幅值和相位信息;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878413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153300.3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耿佳琪 , 田腾 , 王恩惠 , 仇茹嘉 , 赵龙 , 董王朝 , 宋东波 , 胡啸宇 , 孙伟 , 邹知炜 , 李圆智 , 朱太云 , 翟玥 , 谢涛 , 罗超 , 王海伟 , 张亚洲
IPC: H04J3/06 , H04B10/07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时间同步校准方法、远程及本地终端及天地一体化系统,方法包括获取具有本地时差测量模块的光纤授时本地端设备发送的下行光信号;将所述下行光信号分为两路信号;一路信号包括第一时间信号、第一时码信息和双向时间比对数据;另一路信号包括第一载波信号;将第一载波信号进行锁相净化后,作为时钟源;并获取第三时间;将解调出的第一时间信号、第一时码信息和双向时间比对数据与第三时间进行对比,获取第一对比结果;根据第一对比结果,对光纤授时节点端的输出信号进行修正,获取第二时间信号;将第二时间信号进行编码并转换为光信号,获取上行光信号;发送上行光信号至光纤授时本地端设备。本发明能够实现稳定可靠的低延时通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