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82593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111316333.1
申请日:2021-11-08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高强钻井井壁及制作超高强钻井井壁的方法。构筑所述井壁的材料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成分组成:水泥30%~32%、硅灰8%~9%、石英砂35%~37%、石英粉13%~14%、水7%~8%、减水剂1%~1.5%、钢纤维4%~5%。该超高强钻井井壁克服了传统钢板或钢筋混凝土复合井壁结构在地下水矿化物高的地层中易被锈蚀而导致承载力下降的缺陷,利用活性粉末纤维混凝土具备超高强、高耐久的特性,在高温蒸压的环境下可实现强度的快速提升,从而显著提高井壁的混凝土的强度与耐久性能,提升工程质量和加快工程建设效率。同时,特别是在冬季也能够对超高强钻井井壁进行蒸压养护。
-
公开(公告)号:CN115391942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011241.7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17/13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层开采地表动态沉降预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一、获取地质参数和开采参数,所述地质参数包括:松散层厚度、基岩层厚度和平均采深;所述开采参数包括:地表最大沉降量、工作面开采速度;步骤二、将所述地质参数和所述开采参数输入至地表动态沉降预测模型中,实现对地表动态沉降值的预测。该方法与现场监测值基本吻合,仅需获得该矿区的地质参数和开采参数即可进行预测,不需要大量的现场监测数据;仅含一个模型参数,容易确定且便于现场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446040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110841412.8
申请日:2021-07-21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E21D2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填充展开式巷道支护装置及施工方法,包括支护层、支撑带,所述支撑带设置为条型囊状结构,所述支护层设置为可硬化或固化的柔性片状层,所述支护层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带的外端面上,所述支撑带上设置有注入口,通过所述注入口向所述支撑带内注入填充物;本发明在所述支撑水带未填充填充物以及所述支护层在未硬化或固化前,所述支护层和所述支撑水带可进行折叠收纳,节省空间,方便井下狭小空间运输安装。
-
公开(公告)号:CN115018201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793724.0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层开采引起的地表最大沉降速度预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地质参数和开采参数,所述地质参数包括:松散层厚度、基岩层厚度和平均采深;所述开采参数包括:煤层厚度、下沉系数、煤层倾角和工作面开采速度;根据所述地质参数和所述开采参数得到地表最大沉降速度。针对任意一个矿区,仅需获得该矿区的地质参数和开采参数,将参数带入地表最大沉降速度预测函数中,即可得到地表最大沉降速度,计算方式简便,大大减小了工作量;且结果精度高,适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4993654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67283.X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钻井法竖井滚刀破岩排渣效率影响因素研究试验系统,包括备用箱、破岩排渣装置、浆渣分离装置、计量装置、监测组件和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备用箱通过输浆管与所述破岩排渣装置连接,所述破岩排渣装置通过外排渣管与所述浆渣分离装置连接,所述破岩排渣装置产生的岩渣液体通过所述外排渣管输送至所述浆渣分离装置内;利用所述计量装置能够对岩渣进行烘干以及称重;所述监测组件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利用该试验系统能够对不同岩性配置的泥浆性能参数、滚刀类型的选择及机械参数、钻压、刀盘转速、滚刀转速及滚刀的刀间距优化布置、排渣口位置的布置等影响因素对钻井法竖井滚刀破岩排渣效率的影响进行研究,提升破岩排渣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462251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147430.0
申请日:2022-02-17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冻融滞后性的分凝冻胀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确定弯曲界面的曲率与液相水的冻结温度之间的关系;S2建立毛细管冻结的力学模型;S3建立毛细管融化的力学模型;S4建立冻融滞后三角形模型;S5控制分凝冻胀。将冻融滞后三角形力学模型引入到冻结缘理论中,获得了分凝冻胀的控制机理。发现可根据过冷冻结与回温方式,控制分凝冰的生长发育。即:通过过冷冻结在温度区间[Ts,τ,Ts,mτ]内挂数层分凝冰,由于该温度区间内的分凝冰既不融化,也不生长发育,因此可有效阻隔未冻水从未冻区向已冻区迁移,从而规避较大的分凝冻胀。
-
公开(公告)号:CN114263466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564553.6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寒地区钻井井壁冬季预制施工温度裂缝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测定混凝土热物理参数;S2混凝土强度测定及施工步骤数值模拟;S3钢筋笼绑扎与测温元件布设;S4混凝土浇筑准备;S5混凝土浇筑;S6蒸汽养护;S7自然养护。本发明设计合理、冬季施工方法步骤简单且操作方便、信息化、自动化特点明显,可操作性强,在西部严寒地区冬季所成型的混凝土钻井井壁质量好,所浇筑的混凝土不会遭受冻害,并且钻井井壁表面不会出现温度应力过大引起的温度裂缝。
-
公开(公告)号:CN113847036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243138.0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E21D5/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深钻井井筒破除井壁底后双壁座结构,涉及钻井施工技术领域,所述双壁座结构设于钻井段井壁的下方,包括:辅壁座,所述辅壁座与所述钻井段井壁的下端相连接;过渡段井壁,所述过渡段井壁的上端与所述辅壁座的下端连接;主壁座,所述主壁座与所述过渡段井壁的下端连接,所述主壁座位于所述辅壁座的下方;其中,所述辅壁座的厚度小于所述主壁座的厚度,本发明有效避免了位于厚松散层薄基岩条件的钻井井筒因下部马头门多次破坏修复,引发上部钻井井壁在多个节间出现拉开的现象,防止涌水溃砂淹没矿井,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587985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828972.X
申请日:2021-07-21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钢索式巷道围岩收敛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包括钢索、张紧装置、滑轮、倾角传感器,在巷道内壁上设置有若干测点,在所述测点上对应设置有一滑轮,所述钢索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张紧装置连接,且所述钢索依次与各所述测点上的所述滑轮贴合设置,所述倾角传感器对应各所述测点设置,所述倾角传感器检测对应所述测点上所述钢索的夹角;本发明数据可靠,使用倾角传感器,精度更高,采集的数据更可靠;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员要求,相较于传统方法,读取数据操作易掌握,有效减少后期人员现场采集数据的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794737B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010568569.3
申请日:2020-06-19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 安徽理工大学 ,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第一勘探队 , 临沂矿业集团菏泽煤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厚松散层底含疏水沉降立井井筒偏斜机理模型试验装置及方法,模型试验装置包括箱体、立井井筒、液压加载系统和数据监测系统,其中,所述箱体用于容纳土体,所述土体在所述箱体内自上而下依次包括上覆地层和底部含水层,所述底部含水层的底部铺填有煤层水袋;所述立井井筒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液压加载系统包括油缸,所述油缸位于所述土体的上方,所述油缸能够为所述土体提供压力;所述数据监测系统包括第一光纤、第二光纤、土压力盒和数据采集器,所述土压力盒通过数据线与所述数据采集器通讯连接。模型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对揭示厚松散层底含疏水沉降立井井筒偏斜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