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546762B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710939067.5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链路延时控制方法及装置,涉及输电技术领域,减小控制链路延时时间。该链路延时控制方法包括第一控制模块在当前控制周期,根据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电学参数,得到第一控制参数;第二控制模块将当前控制周期的第一控制参数以及上一控制周期的第二控制参数进行叠加,得到叠加结果,脉冲分配模块根据叠加结果生成控制信号控制各个功率模块,而第二控制模块则根据上述电学参数,得到第二控制参数并进行存储以在下一控制周期中使用。所述链路控制装置用于实现上述链路延时控制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链路延时控制方法及装置用于减小链路控制延时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7482667B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710835519.5
申请日:2017-09-1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设备过压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涉及输配电技术领域,能够解决由于直流电压测量值异常偏低所引起的设备过压问题,防止设备由于过压而损坏。其中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实时判断整流侧换流站直流电压的测量值相对于实际值是否异常偏低,若是,则切换直流控制系统;判断切换直流控制系统后整流侧换流站直流电压的测量值相对于实际值是否异常偏低,若是,则调整整流侧换流站的直流电压环参数。上述控制方法应用于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
-
公开(公告)号:CN107968588B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711358313.4
申请日:2017-12-1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级联换流阀、直流输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级联换流阀在直流侧串联的高压阀组和低压阀组,高压阀组为第一换流器,低压阀组包括两个并联的第二换流器和第三换流器,在所述换流器中至少有一个为混合型多电平输出换流器,第一换流器的交流侧与第三换流器的交流侧通过变压器并联构成级联换流阀的第一交流端,第二换流器的交流侧构成级联换流阀的第二交流端。级联换流阀具备多种工作模式和交流系统接入方式,在降低直流系统总体制造成本、占地面积的前提下能够同时实现高电压,大容量,远距离直流功率传输以及受端交流网络的分层接入与异步分区互联,从而提高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本发明适用于多直流馈入落点的电力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7490749B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710828857.6
申请日:2017-09-14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4S10/52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启动回路的故障检测方法和装置,能够对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充电回路的启动回路的故障准确检测,该装置包括:第一电流测量模块用于测量交流电网的输出端与第一开关间的第一电流值;第二电流测量模块用于测量启动电阻与第一节点间的第二电流值;第三电流测量模块用于测量联接变压器与阀的输入端间的第三电流值;电压测量模块用于测量第二节点与接地端间的三相电压值;处理模块连接上述各个模块以获取第一电流值、第二电流值、第三电流值和三相电压值,并根据第一电流值、第二电流值、三相电压值和第三电流值判断启动回路出现故障时的故障种类,并发出相应的告警信息,同时控制充电回路停止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7565521B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710868357.5
申请日:2017-09-2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H7/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清除柔性直流电网直流侧短路故障的方法,涉及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领域,能够在避免整个柔性直流电网停运的前提下,解决直流断路器失灵所引起的短路故障无法彻底清除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向全部第一目标直流断路器发送跳闸指令,并向全部第二目标直流断路器和全部目标交流断路器发送备用指令;检测各第一目标直流断路器是否在预设时间内成功跳闸,如果至少有一个第一目标直流断路器未在预设时间内成功跳闸,则向邻近未跳闸的断路器的第二目标直流断路器和目标交流断路器发送跳闸指令,且将邻近未跳闸的断路器的目标直流换流器闭锁。上述方法应用于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柔性直流电网中。
-
公开(公告)号:CN105226725B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510446653.7
申请日:2015-07-24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运行时发电机和储能系统之间的功率分配和协调方法。针对储能系统用于电力系统二次调频的问题,采用滤波器将AGC功率指令在发电机和储能系统之间进行分配。以最小化发电机和储能系统执行调频任务的日均成本为目标,建立调频容量的优化模型。通过优化滤波参数得到总日均成本最低的最优调频容量,为储能系统容量配置提供最优方案。根据运行时发电机和储能系统各自的调频能力对调频任务进行调整。根据储能系统剩余能量对储能系统的调频任务进行调整的策略,可以将储能系统剩余能量维持在合理区间。储能系统参与AGC能够极大的提高整个系统对AGC功率指令的响应能力,降低发电机的爬坡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599884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11427087.5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立柔性直流换流器阻抗模型方法与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电网中的基波电压电流信息、电阻电抗值以及若干个频率下的第一电压谐波向量和第一电流谐波向量;对基波电压电流信息、第一电压谐波向量和第一电流谐波向量进行控制回路模块处理,得到相应频率下的第二电压向量;对电阻电抗值、第一电压谐波向量和第一电流谐波向量进行计算得到相应频率下的第三电压向量;根据第二电压向量和第三电压向量,计算整合得到柔性直流换流器的阻抗模型。该方法在建立柔性直流换流器阻抗模型时,能够结合柔性直流换流器中的各个控制回路模块的动态特性,准确地分析柔直系统在分析各频段的动态特性,从而准确地分析直流输电系统中存在的振荡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896492B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610440001.7
申请日:2016-06-1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IPC: H02H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式直流断路器,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混合式直流断路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动态均压困难的技术问题。该混合式直流断路器包括直流电抗器和并联连接在所述直流电抗器上的主支路、转移支路以及吸收支路;其中,所述主支路包括串联连接的高速机械开关和负载电流转移电路,所述高速机械开关与所述直流电抗器连接,所述负载电流转移电路包括级联的n1个桥式子电路;所述转移支路包括级联的n2个桥式子电路,其中,n2>n1。本发明可应用于直流输电的直流线路故障清除。
-
公开(公告)号:CN109066758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893878.0
申请日:2018-08-0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能管理调控装置,包括:电能调控模块和至少两个能量供需监测模块;所述电能调控模块分别与所述能量供需检测模块信号连接;所述能量供需监测模块用于实时监测所监测区域内的电网状态,并将所述电网状态的信息发送至所述电能调控模块;所述电能调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能量供需监测模块提供所述电网状态的信息,调节直流传输效率。本发明能在电网处于紧急运行状态时控制直流输电系统根据送/受端电网实时供/需水平传输电能功率,调节直流传输效率,以满足送/受端电网的电力需求,从而提高直流输电系统所在电网的可靠性与经济性,进而提高直流送端系统电源的能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038518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952698.5
申请日:2018-08-2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H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端直流线路保护的定值整定及动作配合方法,定值整定方法包括两端运行定值整定方法和多端运行定值整定方法,动作配合方法包括构建多端直流输电系统、基于上述的多端直流线路保护定值方法对已构建的系统进行定值以及当系统中的整流站接到线路保护动作、汇流母线差动保护动作及极保护动作信号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换流阀强制移相、极停运或重启操作;该定值方法能够解决多端直流线路保护在定值整定和保护动作选择性方面的难题,基于该定值整定和动作配合方法,可保证设备和人身安全,提高了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