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邻近输电线路间雷击屏蔽效应的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03381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845114.X

    申请日:2017-09-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邻近输电线路间雷击屏蔽效应的计算方法,首先获取重要输电通道所在地区雷害状况和线路、杆塔参数,并确定仿真计算中采用电气几何参数和雷电相关参数;再基于改进EGM模型,建立重要输电通道内两条或多条、超高压或特高压、交流或直流以及单回或多回线路并行架设的仿真模型,判断各线路各相导线弧的相互位置关系,计算不同雷电流幅值和雷电入射角下各弧投影宽度,并判断各弧投影优先级,进而计算考虑屏蔽效应的各线路各相导线的雷电绕击率,并引入雷电屏蔽因子,定量评估不同线路间的雷击屏蔽关系。本发明适用于重要输电通道内邻近线路间雷击屏蔽效应计算,为重要输电通道内线路雷害评估和线路改造提供依据。

    一种基于分段地形的导线跳闸率计算及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17010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410477649.2

    申请日:2014-09-17

    Abstract: 一种基于分段地形的导线跳闸率计算及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地形数据挖掘分析;2)杆塔横向引雷范围等比划分;3)地面倾角值分段计算;4)杆塔雷击跳闸率逐相计算;5)雷害风险等级评估;6)治理方案专项制定。步骤1)建立完整的地理信息数据库,步骤2)~3)实现地面倾角精确分段计算,步骤4)~5)完成针对导线的跳闸率计算及风险等级评估,步骤6)生成线路差异化防雷评估及治理策略防雷改造。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修正输电线路防雷计算中传统地面倾角唯一值的概念,提升地面倾角值影响因素的精度,并以导线为单位计算杆塔雷击跳闸率,获取更准确的杆塔雷击跳闸率,实现雷害风险等级的准确评估,进而提高整个改造方案的经济性。

    组合式复合材料杆塔防雷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92055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410708546.2

    申请日:2014-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复合材料杆塔防雷优化设计方法:包括1、获取杆塔结构信息;2、建立地线横担和塔身的波阻抗模型,建立接地引下线的分段集中电感模型;3、根据塔头结构确定可能发生闪络的路径,建立基于先导法的绝缘闪络模型;4、建立考虑雷电流冲击效应的接地电阻模型;5、依据上述几个模型,连接形成整基复合杆塔的雷击仿真模型,6、耐雷水平和雷击跳闸率的计算,7、迭代计算与参数更新。本发明通过迭代的手段不断改进复合材料杆塔的几何结构,从而提高复合材料杆塔在保证耐雷性能的前提下的技术经济性。

    电网雷害风险评估方法
    18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26305A

    公开(公告)日:2012-04-25

    申请号:CN201110257179.5

    申请日:2011-09-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网雷害风险评估方法,其采用需要进行评估的各条线路信息,通过计算机仿真计算得到各条线路的雷击跳闸率、雷击重合闸成功、重合失败但强送成功、重合失败且强送失败这三部分的概率值,并在此基础上采用计算机建立电网雷害分布自动评估系统,针对不同线路雷击跳闸后对电网供电和输电设备造成的损失进行量化评估,获得电网内多条线路的雷害风险评估结果。优点是,对电网内各线路的雷害风险评估基于电网雷害风险评估模型进行,以雷击跳闸率为基础,考虑雷击跳闸后对电网运行、输电设备造成的一系列损失进行综合评估,获得对电网内各线路雷害风险的评估结果,由于对多种因素的影响给以充分考虑,使得电网雷害风险评估结果真实可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