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41708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372588.9
申请日:2020-05-06
Applicant: 广东纬德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4L2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力配电的身份认证方法,由认证服务器执行,包括:接收由客户端发出的认证请求指令,认证请求指令包括用户名称和客户端IP地址;响应于认证请求指令,根据客户端IP地址在用户数据库中查询客户端是否为合法用户;当确定客户端为合法用户时,生成随机数并将随机数作为认证码发送至客户端,以及通过预设算法对用户名称和随机数进行计算,生成第一字节串;接收由客户端响应于认证码而生成的第二字节串,将第二字节串与第一字节串进行对比,当确定第一字节串与第二字节串对比一致时,确定客户端身份认证通过,向客户端发送认证通过信息并建立连接;否则,客户端身份认证失败,向客户端发送认证失败信息并断开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0619695B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910830249.8
申请日:2019-09-04
Applicant: 广东纬德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FC智能锁、NFC终端、巡检系统和巡检方法,所述NFC智能锁包括NFC通信模块、存储模块、控制模块和电子锁执行模块,其中所述控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NFC通信模块获取巡检请求,从所述存储模块读取巡检计划信息,并验证所述巡检请求与所述巡检计划信息的匹配性,对于匹配的情况,生成开锁指令;所述电子锁执行模块用于在平时保持在闭锁状态,在响应所述开锁指令时切换至开锁状态。所述NFC智能锁可以实现对巡检人员进行识别和审批的功能,从而防止违规巡检操作,实现对巡检人员的监督,避免出现巡检人员怠工、不按巡检计划表执行巡检任务等情况,保证巡检工作质量。本发明广泛应用于电子锁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1211901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319828.9
申请日:2020-04-22
Applicant: 广东纬德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5G的配网通信安全传输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业务数据K,根据所述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将所述业务数据K拆分为N个字符串;获取N个随机数,根据所述随机数对所述字符串进行置乱,生成N个置乱字符串;分别对所述置乱字符串以及随机数集合G进行加密,得到N个加密字符串和加密随机数集合G′,并将所述加密字符串和所述加密随机数集合G′分别接入N+1个5G网络切片;通过所述5G网络切片将所述加密字符串和所述加密随机数集合发送至配电终端。本发明在利用5G网络提高配网数据传输效率的同时,大大增强了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可广泛应用于信息安全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479156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41330.X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广东纬德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4W12/0433 , H04W12/06 , H04W12/03 , H04W12/0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计量终端的通信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设备,通过获取由通信安全模块传输的安全信息,根据所述密钥版本、密钥数据和更新转加密授权数据,进行密钥版本判断和身份认证判断;若密钥版本为更新密钥且身份认证成功,则基于所述密钥数据和所述更新转加密授权数据进行所述电力计量终端的数据更新操作;若密钥版本为原始密钥且身份认证成功,则与所述电力计量终端进行数据交互;若身份认证失败,则重新获取由通信安全模块所传输的安全信息,并对重新获取的安全信息进行密钥版本判断和身份认证判断。相比于现有电力计量终端直接进行数据传输,本发明提高了电力计量终端的通信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525689B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010335082.0
申请日:2020-04-24
Applicant: 广东纬德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准双定位配电终端监测管理系统,包括:公网采集服务器组、密钥管理子系统、监测管理服务器、内网接入交换机组、公网防护设备、外网接入交换机组、路由器组、双定位加密设备和配电终端设备;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在每一个配电终端设备处分别设置一个同时具备北斗定位和GPS定位的双定位功能,以及具备对配电终端设备输出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的功能的双定位加密设备;利用实时定位信息可以对配电终端的精准定位,以及通过对加密后的配电终端设备采集数据进行远程网络加密传输对配电终端实现远程数据监测,使得电网工作人员可以实时掌握故障点的精确位置,并实现对配电通信终端运行状况进行及时准确的掌控。
-
公开(公告)号:CN111541708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010372588.9
申请日:2020-05-06
Applicant: 广东纬德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4L9/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力配电的身份认证方法,由认证服务器执行,包括:接收由客户端发出的认证请求指令,认证请求指令包括用户名称和客户端IP地址;响应于认证请求指令,根据客户端IP地址在用户数据库中查询客户端是否为合法用户;当确定客户端为合法用户时,生成随机数并将随机数作为认证码发送至客户端,以及通过预设算法对用户名称和随机数进行计算,生成第一字节串;接收由客户端响应于认证码而生成的第二字节串,将第二字节串与第一字节串进行对比,当确定第一字节串与第二字节串对比一致时,确定客户端身份认证通过,向客户端发送认证通过信息并建立连接;否则,客户端身份认证失败,向客户端发送认证失败信息并断开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4302258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570879.X
申请日:2021-12-21
Applicant: 广东纬德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4Q9/00 , H04L67/12 , H04L9/40 , H04L9/32 , G01F15/06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燃气表安全抄表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将通讯根密钥和签名根密钥存储于加密机中,依据通讯根密钥和签名根密钥,生成智能燃气表通讯密钥和智能燃气表签名密钥,并将智能燃气表通讯密钥和智能燃气表签名密钥写入智能燃气表中,智能燃气表通过智能燃气表签名密钥对和智能燃气表通讯密钥向抄表系统传输数据;通过设置加密机,并通过将通讯根密钥和签名根密钥存储于加密机中,能够生成智能燃气表通讯密钥和智能燃气表签名密钥,智能燃气表通过智能燃气表签名密钥能够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防止了数据被篡改和窃取,智能燃气表通过智能燃气表通讯密钥向抄表系统传输加密后的数据,进一步提高了传输数据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556064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010373197.9
申请日:2020-05-06
Applicant: 广东纬德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力网关的密钥管理方法,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生成签名密钥对和加密密钥对,验证签名密钥对和加密密钥对在安全网关中是否正常,当验证正常,即一致时,完成对签名密钥对和加密密钥对的初始化,从而完成对安全网关的初始化,实现在对安全网关进行初始化前对设备密钥进行管理验证,避免安全网关设备的配置参数出现误差,提高安全网关进行加密处理和解密处理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038093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302782.0
申请日:2021-11-04
Applicant: 广东纬德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智能锁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配电网智能锁具管理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故障指示模块、监控服务模块、数据终端和智能钥匙;所述故障指示模块包括数个故障指示器,所述故障指示器用于监控配电网故障,根据所述配电网故障生成故障告警,并发送至所述监控服务模块;所述监控服务模块用于根据资产台账和所述故障告警生成设备检修工单,并发送至所述数据终端;所述数据终端用于根据所述检修工单生成智能锁具的数字签名,并发送至所述智能钥匙;所述智能钥匙用于打开所述数字签名对应的所述智能锁具。本发明能够在授权允许情况下使用一把钥匙打开所有配网锁具,并且提供锁具日志,提高配网工作效率,保证运维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3506388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642245.4
申请日:2021-06-09
Applicant: 广东纬德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7C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锁具安全管控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管控方法包括:服务器根据授权根密钥和锁具ID计算每一锁具对应的授权密钥,将授权密钥写入到锁具中;服务器根据通讯根密钥和锁具ID计算得到每一锁具对应的通讯密钥,并将通讯密钥写入到锁具中,并在开锁装置注册时将通讯根密钥写入开锁装置中;服务器根据授权密钥对授权信息进行加密得到授权凭证,并将授权凭证发送至开锁装置;锁具通过自身通讯密钥与开锁装置进行加密通讯,通过自身授权密钥对授权凭证进行解密验证,在验证通过后执行开锁动作。本发明实施例不仅能够有效防止授权信息被恶意篡改以及仿冒,还能够有效提高锁具和开锁装置之间通讯的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