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外中继器的密封壳体及室外中继器

    公开(公告)号:CN111107446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11310695.2

    申请日:2019-12-18

    Inventor: 王任泉 宦益国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外中继器的密封壳体及室外中继器,其包括抗压筒、用于安装光电器件的筒体和两个端盖,所述筒体组设于所述抗压筒内,所述筒体包括上筒体和下筒体,且所述上筒体和下筒体一侧活动连接,以使所述上筒体可相对下筒体开合;两个端盖分别组设于所述抗压筒两端,所述端盖上设有用于光电器件的电缆穿出的水密接头,以及用于光电器件的光纤穿出的密封组件。本发明可以将光电器件密封在抗压筒内,可在室外坑道、人井、室外机柜等各类室外环境下使用,实现野外人井、铁路坑道、无人山区等较恶劣环境下快速布放,而无需建设专用机房,解决用户征地建设机房以及后期机房维护管理等难题。

    一种海底光缆及其制造方法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2830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166271.2

    申请日:2025-02-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海底光缆及其制造方法,多个绞合光单元和绞合加强件均与中心光单元外表面接触,并绕中心光单元绞合形成缆芯;两个绞合加强件和一个绞合光单元形成位于缆芯外表面上的避让槽;绞合光单元的外表面为避让槽的槽底,以上缆芯的避让槽表示绞合加强件和绞合光单元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使绞合加强件提供一定强度的抗拉力,避免绞合生产过程中光单元被拉断,另外也避免后续生产过程中与阻水带和铜管直接接触,减少光单元变形,以满足阻水带绕包式海缆和带导电体的海缆的生产需求。再者以上多个绞合光单元和一个中心光单元的绞合方式可以满足将多种光纤放置在一根海缆中的要求,也便于后续使用过程中的续接,不会对续接的光纤产生损坏,减少衰减。

    一种大芯数海底光缆馈电层连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25450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777866.7

    申请日:2024-06-1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大芯数海底光缆馈电层连接方法,剥除后露出的光纤使用端口打磨装置对露出的不锈钢管的端口进行打磨,以除不锈钢管内壁的去毛刺同时,保证光纤不被损害;熔接光纤后内插套管与不锈钢管连接为一体;在内插套管在改变尺寸的同时,将原本内插管和套管合二为一,既减少连接结构也可以保证继续使用内插钢管的方式进行续接大芯数的海底光缆;内铠钢丝先退回至绞合点再连接,连接后重新绞合,通过设计尺寸的续接铜带,将续接铜带的宽边,然后定径合缝焊接,避免进行在弯曲面上进行焊接的操作,减少焊接难度,使铜管环向补点弯曲强度增加,达到过导轮不断裂、护套不起空包性能指标。

    一种接地电极设备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39187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862201.6

    申请日:2024-06-2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接地电极设备,其包括海缆固定结构和电极组件,所述海缆固定结构的一端设置有供海缆安装固定的容纳腔,另一端设置有金属箍,所述金属箍伸入所述容纳腔并用于连接由海缆引出的接地缆;所述电极组件包括接地电极和电极保护罩,所述接地电极一端安装于所述海缆固定结构端部,并与所述金属箍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极保护罩套设于所述接地电极外,所述电极保护罩上开设有保护罩通孔。由于是连接从通信设备引出的海缆,所述接地电极设备的接地电极与接地缆接通后,接地电极设备可以置于通信设备旁侧即可,即使接地电极在电流作用下产生氢气,所产生的氢气也难以侵害通信设备内部的光纤。可见,本申请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氢损问题。

    一种耐氢侵蚀的光纤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2609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701215.X

    申请日:2024-05-3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耐氢侵蚀的光纤,涉及光信息技术领域。所述耐氢侵蚀的光纤,包括:芯层;以及包层,所述包层围绕在所述芯层的外侧;其中,所述芯层的材料包括掺氟二氧化硅,所述芯层的折射率在径向上,自芯层中心向远离芯层中心的方向呈递减设置,所述芯层的轴心与二氧化硅的相对折射率差为Δ1,其中,‑0.15%≤Δ1≤‑0.05%。通过将芯层的材料设置为掺氟二氧化硅,一方面,氟可以愈合二氧化硅中的缺陷,减少缺陷与氢的结合,减少杂质吸收峰的出现,提高光纤的耐氢损能力,提高了光纤对氢气和辐照环境的抵抗能力,提高信号传输的准确性。另一方面,通过在二氧化硅中掺氟,还可以进一步降低芯层的折射率,提高光纤的空间分辨率。

    一种海缆不同铠装结构的缆型过渡接头及其在线过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30282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111562200.2

    申请日:2021-12-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缆不同铠装结构的缆型过渡接头及其在线过渡方法,该接头其自内向外依次包括护套缆芯(LW)、第一层铠装海缆(SA)、第二层铠装海缆(DA)、强力纤维胶带以及最外层的聚丙烯外披层,护套缆芯贯穿整个海缆,缆型过渡接头的过渡段包括第一层铠装海缆和第二层铠装海缆之间的相互过渡以及护套缆芯和第一层铠装海缆之间的相互过渡,第一层铠装海缆和第二层铠装海缆的过渡钢丝与相邻的钢丝进行焊接,并且通过连接管填充去掉钢丝所产生的缝隙。应用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的不同缆型的海缆的连接方式的不足等问题,能够实现DA、SA、LW等海底光缆之间的在线过渡,从而保证大段长海底光缆缆芯的完整。

    一种用于分支器的光纤盘纤组件及海底光缆无源分支器

    公开(公告)号:CN11633888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1581074.X

    申请日:2022-12-0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分支器的光纤盘纤组件及海底光缆无源分支器,光纤盘纤组件包括:盘纤单元,其包括过渡存储托盘和分别位于过渡存储托盘两端的光纤存储托盘,以及位于过渡存储托盘和光纤存储托盘的上下两侧,并将过渡存储托盘和光纤存储托盘连成整体的光纤弯曲限制器;固纤单元,其包括固定在光纤弯曲限制器上的光纤支撑块,光纤支撑块上排布有若干个光纤热缩套管,以及固定在光纤支撑块的表面将若干光纤热缩套管固定在光纤支撑块外表面的光纤固定带。本申请的光纤存储托盘和过渡存储托盘之间采用上下两个光纤弯曲限制器连接,过渡存储托盘和光纤弯曲限制器的数量可根据光纤需求容量进行模块化拓展,使盘纤单元满足大容量光纤的储存需求。

    一种大容量深海光缆接头盒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56857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211603921.8

    申请日:2022-12-1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大容量深海光缆接头盒,涉及海底光缆连接技术领域。其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托盘和至少一盘纤单元,盘纤单元择一可拆卸地设于两个第一托盘之间,并与两个第一托盘均活动相连,以使盘纤单元可以沿光缆的长度方向在预设范围内相对两个第一托盘来回移动。本申请提供的大容量深海光缆接头盒,第一托盘为对半式结构,通过盘纤单元与其两侧的第一托盘均活动相连以产生松配合连接,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后续插座与保护内筒之间的连接,降低了插座与保护内筒连接时的配合精度,从而适当降低了制造精度,简化结构的同时降低了装配难度;另外,松配合连接也保证了装配时避免内部结构受力,尽可能地保护光纤接头。

    一种海缆抗高压穿舱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91416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73803.X

    申请日:2022-1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缆抗高压穿舱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其包括:密封体,所述密封体内具有密封容腔,所述密封容腔用于收容被测试海缆;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安装于所述密封体,且将所述密封体的端部密封;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安装于所述密封装置,且所述固定装置用于锁定所述被测试海缆,阻止所述被测试海缆向穿入或者穿出所述密封容腔的方向移动;以及光电测试仪器,所述光电测试仪器用于与所述被测试海缆串接,对所述被测试海缆的光电性能参数指标进行监控和测试。由于在密封装置上设置了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可以将被测试海缆锁定,使被测试海缆相对于密封体不易发生纵向移动,因此,能够降低压力泄露的风险。

    一种盘具废线材处理方法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560356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301974.8

    申请日:2022-03-24

    Inventor: 张以登 王巡 吴露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盘具废线材处理方法及设备,涉及线材切割回收领域。本盘具废线材处理方法首先将切刀调整至预设位置,以预设速度下降所述切刀,在预设时间段内获取所述切刀靠近废线材的一端所受的实际压力值,然后判断所述实际压力值是否小于预设压力值,若是,则判断所述切刀下降的距离是否等于第一预设距离,若是,则驱动所述切刀切割所述废线材,再重复步骤S1和S2,若否,则直接重复步骤S1和S2,最后若所述实际压力值大于等于所述预设压力值,则将所述切刀提升第二预设距离,再驱动所述切刀切割所述废线材。本申请提供的盘具废线材处理方法在切割过程中能精确的感应盘具,解决了在剥离盘具表面的废线材时往往容易划伤盘具表面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